二次开发教材:让教材适合生本课堂

2018-04-18 03:24张芸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生本课堂苏教版

张芸

[摘 要]为了对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让教材适合生本课堂,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通过改编例题情境、改编习题内容、调整教学顺序等途径,让教材更适合学生学习。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开发;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8-0086-01

每套教材都是教材编委在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教学体系,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自己的教学进度,适度对数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课堂更加体现生本课堂理念。

一、改编例题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有趣

教材中的一些例题虽然贴近生活,但不能强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绘本、魔术等情境把学生带进数学课堂,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教材给出的是“每个班领24根跳绳,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这样的生活问题,而我对比问题进行了修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黑一白两个骰子,现在我随意抛这两个骰子,然后用黑色骰子上面的数乘白色骰子上面的数,黑色骰子上面的数乘白色骰子下面的数,黑色骰子下面的数乘白色骰子上面的数,黑色骰子下面的数乘白色骰子下面的数,最后把这4个数得相加,你发现了什么?

生1:2×3=6,2×4=8,5×3=15,5×4=20,所以6+8+15+20=49。

生2:2×3+2×4=14,5×3+5×4=35,所以14+35=49。

(学生产生疑问:每次答案都是49吗?)

师:非常好,我们学习数学就是先有自己的猜想,接下来请大家在小组里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通过对例题情境的改编,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数学的神秘有趣,又能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識。

二、改编习题内容,让学生思维更有深度

数学习题的作用不仅让学生能够巩固当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还让他们将碎片化的数学知识建立联系。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精心改编了教材中的习题,以题组的方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作业套餐,让他们各有所获。

基础题:1.小黑板的长是9分米、宽是6分米,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拓展题:1.一块长方形窗帘布长5米、宽3米,这块窗帘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这块窗帘布照下图所示剪去2米,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70米,洒水宽度是9米。洒水车行驶5分钟,洒水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提高题:1.王爷爷用18根1米的木棒围成一个长方形苗圃,怎么围面积最大?(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3.张阿姨要了一块18平方米的菜地,怎么围这块菜地才能使用的木棒最短?

教师将数学习题改编为分层作业,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跳一跳”,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调整教学顺序,让教材符合学生思考

教材的逻辑、学生的逻辑和课堂的逻辑,三者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很难统一在一起,因此教师可以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让教材更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如我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时,教材出现的是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46÷2,而我在课堂上选择了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47÷2。

生1:我是摆小棒算的,47里面有4个十和1个7,40÷2=20,7÷2=3……1,所以47÷2=23……1。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十位上4除以2,商是2;个位上7除以2,商是3,余数是1。所以47÷2=23……1。

师:我们一起来算一算47÷2,40÷2=20,7÷2=3……1,20+3=23,所以47÷2=23……1,这就是有余数除法,既有商又有余数;如果正好整除的话,那就只有商没有余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算一算46÷2。

教师调整教材,先让学生探究理解复杂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再让学生练习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这就简化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总之,教材为我们教学带来了方便,但是我们要学会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实践,让教材更加适合学生学习。

【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教材二次开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DKT2015112。】

(责编 麦雪莉)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生本课堂苏教版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