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8-04-20 09:58郑家森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郑家森

[摘 要] 近些年,核心素养已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在良好的数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提出了基础性、整合性与前瞻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数学教育的本质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有相应的体现。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很多不同,应试教育主要以考试为主,而素质教育最终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要内容。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在教学中可以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与方法,以便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容中,也曾明确要求各学科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要将大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主要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因此创建核心素养体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通常,我们将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实践与认识活动,从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掌握的基本数学技能、拥有的综合数学观念以及所具备的综合数学本质的素养,称为数学素养。在義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曾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而形成的。它的数学本质,要从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中充分体现。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反复学习与实践。

二、数学核心素养与教育核心素养的关系

虽然素养与素质在本质上有很大区别,但是素养却与素质有着非常复杂的联系,它是各种能力与素质的综合体。素养包括基本技能、综合知识等方面,而素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以培养人才作为最终目标。为了将学生打造成为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以教育方式为基本教学手段,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各项能力作为主要内容。学生在经过教育之后,所拥有的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可以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具体来说,教育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人与自身发展、人与工具以及人与社会三大模块;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基本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由此得知,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针对数学学科而言的,它与教育所强调的核心素养关系非常密切。

三、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不仅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全面开展教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提问教学法等方式实现。

比如,在教学“100以内数”时,为了使学生对数字的影响与理解加深印象,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或棉球棒,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对数字10、100有更好的了解,从而感受“十” 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50是由5个十组成,70是由7个十组成等。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为了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用这些小棍棍摆出各种各样丰富的事物。

(二)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升探索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在理解能力上能体现出差异性,可能有些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让大家感觉比较幼稚,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能对学生加以取笑,而是要对学生的勇气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问时更加积极,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教学价值,教师也应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引导以便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某些同学可能对一些数学问题会有比较创新的见解,教师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对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表扬,然后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让大家共同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比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且学会字母表示法。其次,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能力与概括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例如,为同学们先出一些简单的题目:55+30、30+55,83+10、10+83,这两组加法的结果有什么规律?也可以给出其中一个加法的结果让学生对另一个加法进行抢答。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让学生对交换律进行总结。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有效体现出数学内容的本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注重数学的实践应用,提升实践能力

数学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用数学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使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因此,若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在生活中充分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对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加以重视,并不断帮助学生培养其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估算”时,就要注意到估算运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方法,与人们生活实践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数学问题只需要得到估值就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光明小学今年有学生2505人,大约是多少人?小红家到小明家有497米,大约是多少米?……”以此导入所学的新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数据进行归类,从而对估算有初步理解。然后,通过分析与解答一些数学问题,加深学生印象。例如:“小明拿了100元钱去图书馆买书,他选了一本故事书、一本科学书还有一本音乐书,其中故事书43元,科学书35元,音乐书20元,100元钱够吗?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阅读与理解,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

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

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取得想要的结果,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如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不断地发展与提高。教师应把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每一堂数学课中,这样才能在教学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中,既注重数学定律、基本数学概念以及基本数学性质等显性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隐藏在显性知识后面的能够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本质的思想方法与核心素养。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又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此外,也要从整体角度,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遵循不同的目标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现阶段,核心素养已经置于深化课程改革并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之上。对于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全面探索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才能真正使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58-59.

[2]梁文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课程整合,2017,(07):84.

[3]王玉香.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17,(09):48-49.

责任编辑 李杰杰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