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外美术教育发展的比较思考

2018-04-20 09:58阮秀萍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比较问题发展

阮秀萍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实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校内美术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校外美术教育机构也随着素质教育的浪潮蓬勃发展,它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宽松舒适的教学环境,为当前学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校内外美术教育两者各有优势和特点,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同时也都存在许多乱象和问题亟待教育界共同关注与商讨。

[关键词] 校内外美术教育;比较;问题;发展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这个洞窟中的动物壁画是人类美术史上最早的绘画记录,距今已有1.5万年。江西版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中,拉斯科洞窟壁画的照片被放在第一册的首页,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这一知识点可算是基本常识。遗憾的是,在某次针对中小学在岗美术教师的理论考试中,却有一半的教师面对这题留下了空白。由此可见,我们当前的校内美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许多学校师资严重匮乏,兼职美术教师大都缺少足够的美术素养;有的学校虽然有专职美术教师,但是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难以转变思想,教学理念陈旧,而年轻的教师虽然综合素养较高,思想较为前卫开放,却在学校管理模式下,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实施教学。

而与此同时,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在市场的推动下蓬勃发展,甚至努力与国际接轨,不断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探索,已有星火燎原之势。但同时,它们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教育界共同关注与解决。

毫无疑问,校内外美术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各有优势与特点,需要配合协调发展。

一、校内外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区别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实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美术学科教学:从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美术课到每年加大力度招聘专业的美术教师,从所有班级美术课共用一个教室到配备专业的美术功能房,从学生自备简易的美术材料到学校定期购买专业的美术用具……将重视素质教育的思想很接地气地落在了实处,也给美术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校外美术教育机构也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而蓬勃发展,它开放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宽松舒适的教学环境吸引着很多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力量。

1.教学目标不同

校内美术教育主要按照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有美术天赋的学生来说,校内美术教育显得有点“不够”,他们渴望得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以提高自己的美术能力,而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个心愿。

校外美术教育是延伸教育,它更注重因材施教,让有着不同特点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精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美术的专业性、表现性与各类技法的提升方面,促进美术教育的纵深发展。

2.教学环境不同

校内美术教育更多是普及性义务教育,因此大部分是大班集中教学,场地比较有限。而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属于商业性机构,更注重环境的装饰、场地的宽敞,大部分采用小班制教学,因此很多手工类的美术课程也更方便开展。

3.教学方法不同

校内美术课堂教学更多遵循着一成不变的教案开展,从课堂导入到教学步骤,再到作品的展示、课后的延伸,环环相扣。优秀课例的评判标准通常是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流畅、教师指导规范等。而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课堂教学则更为自由、生动,追求寓教于乐,并且淡化了对课堂纪律的要求,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技法的示范、作品的创意等方面。

4.课堂时间不同

校内美术课堂与其他科目课堂一样,以40~45分钟为一个课时的标准。而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课堂大多以90~120分钟为一个课时的标准,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提高美术专业水平。

5.教学内容不同

校内外美术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校内美术教学更多地将重心放在美术欣赏、一般的表现类绘画教学上。而校外美术教育机构教学内容更宽泛,使用的材料更加丰富,除了一般的表现类绘画教学,还有更多专业性更强的教学,如版画、国画、油画教学等。

二、 校内外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校内教师理念参差不齐

随着时代的发展,顺应素质教育潮流提出的“人文性”课程改革已开展了多年,课程改革理念也从“三维目标”到“五大核心素养”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部分校内的美术教师还是难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学依然停留在注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础技法)上,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帮助不大。

2.校外教育机构商业气息过浓

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商业性气息较浓,有的过于注重表面的宣传,一些课程也有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之嫌,掩盖了教育的本质;有的以各种美术考级为培训目标,功利性强;有的直接课程捆绑,忽视了孩子的个性特点。这些弊端也使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三、推进校内外美术教育共同发展的途径

素质教育是方向,校内外美术教育缺一不可,只有携手并进,取长补短,才能使美术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改变固化的校内教学方式

校内美术教育一贯遵循规范、严谨的教学模式,但是却缺乏个性和趣味性。而为了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美术教学更需要一些灵动、开放、创新的元素,而这些元素也正是校外美术教育所具备的,因此校内美术教学应该向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学习,不拘于一招一式,不墨守成规。比如有的校内美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摒弃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创作时自主探究、创新,然后让其他学生讨论、评价,学生再次创作,这种做法更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的学习本来就是一种过程的体验,一种成果的分享,教师要允许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交流,给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空间。

学生也需要打破固化的思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接受了长久的规范化教育,往往在美术创作中也产生思维定式。例如很多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像写作业一样画了再擦,擦了又改。其实,美术作品并没有对错,不应该用僵硬的标准来衡量。而这一点,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做得就相对較好,它们更注重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更大程度地保护学生敢画敢想的创作激情。因此,在校内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意绘画,将学生认为的“画错”大胆变成另一种创意的表现。

2.加强校外教育机构文化内涵建设

在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培训的学生,他们的作品大多很有表现力,但也有些“速成”“炒作”成分。校外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具有自由度、开发性、实验性较高的特点,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难免更注重扩张发展而忽视美术文化内涵建设。

美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无论是经过历史洗礼的经典美术作品,还是巧夺天工的民间美术作品,无不渗透着古今创作者们的智慧与汗水。因此要想让学生创作出更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首先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美术素养,潜心学习、沉淀,需要对学生长时间细致、深入地辅导。校内美术教育在美术文化内涵上通常倾注更多。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则应该结合校内美术教育这一方面的优势,加强对美术文化内涵的建设。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当今校内与校外的美术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类别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但同时也都还存在各自的短板有待完善,它们好似密不可分的船桨与舵,共同驾驶着素质教育的航船稳步朝前,破浪行驶。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比较问题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