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下的亲子阅读

2018-04-20 09:58刘蔚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图画书义工家园

刘蔚

[摘 要] 为增进亲子交流,促进家园共育,发挥家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合作伙伴作用,在《家园合作开展亲子阅读对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效果研究——以上高县幼儿园为例》的课题研究和试点工作中,上高县幼儿园连续多年开展亲子阅读节系列活动,“故事妈妈进课堂”“图书漂流”“亲子故事秀”“自制图画书”等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这些活动打开了幼儿园亲子阅读的新视角,就如翻开了一本神奇的书,走进了奇妙的阅读世界。

[关键词] 亲子阅读;阅读环境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上高县幼儿园连续多年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故事妈妈进课堂”“图书漂流” “家庭故事秀”“自制图画书”等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这些活动打开了幼儿园亲子阅读的新视角。

在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家长们在对待阅读的态度上、认识上、做法上都有了显著变化,故事妈妈义工团从开始的42人到现在的近300人,而且还有不少爸爸也参与其中。阅读节系列活动由课题组策划组织到家长的献计献策,义工团成员组织孩子外出春游、秋游,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有效与孩子互动,将阅读带到生活,真正让阅读成为习惯。

一、利用多形式的沟通,提高家长对阅读的认识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口头交谈形式进行了解。对于家长的育儿理念用问卷的形式最为有效,通过一问一答真实记录家长的反应。利用幼儿入离园的时间也是教师和家长互相了解沟通的有利时机,家长和教师面对面接触交流,使得问题更有针对性。教师这时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反映孩子阅读过程中的情况,建议家长多给予表扬,增强孩子阅读的兴趣等。还可利用短暂的交谈,让家长交流孩子在家时的表现,使教师得以反思、总结。

其次,通过家园联系册、家园栏、网站、微信群、图书漂流等形式获得信息,帮助家长走出阅读教育的误区。在“图书漂流”活动中,除了图画书漂流外,《亲子阅读手册》也会一起漂流。阅读手册是家长用来记录孩子的阅读习惯、关注程度、语言描述等,并要求家长将亲子阅读的感悟与困惑及时写下。通过家长们的观察笔记,笔者发现家长越来越能理解阅读的价值,能够写出有自己见解的感悟和值得借鉴的经验。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家长之间也利用《亲子阅读手册》互相交流,可能后一个家长会回答前一个家长的困惑,这种迁移式的沟通特别有效。

再次,成立“故事妈妈义工团”。在园领导、各班家委会成员的支持下,课题组于2014年9月成立了“上高县幼儿园美丽花故事妈妈义工团”,成员大多是孩子们的妈妈。每月由课题组成员或义工团团长组织“故事妈妈读书会”,指导家长如何进行亲子阅读,进班讲故事的流程等;然后“故事妈妈(爸爸)”走进课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一形式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支持。现已形成制度。每月定期开展故事妈妈读书交流会,邀请专家指导妈妈参与阅读活动,让家长们逐渐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状况,直观感知到阅读对幼儿语言、社会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熟知一些教学策略。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家长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重视到乐于参与,很多家长参加活动后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及时反馈幼儿在家阅读的情况,以形成家园一致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工作打好了基础。目前,已有近三百个家庭参与到了义工团的活动中,活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比如走进社区表演、亲子故事录音和孩子的故事屡屡被“故事妈妈义工团微信公众号”录用,成了很多孩子夜晚入睡前的好伙伴。

二、营造健康的阅读环境,体验快乐的阅读氛围。

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周围环境获得的,幼儿园与家庭应当积极创设阅读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1.物质环境:请家长为孩子买一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创设一个自由的读书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有条件的家庭可设置专门的小书房、小书柜,条件稍差的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抽屉。

2.精神环境:言传不如身教,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要求家长每天抽出半小时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在这种自然宽松的氛围中,孩子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爱上阅读。

此外,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逛书店,每周到图书馆坐一坐、看看书,直观地感受书的海洋和浓浓的读书氛围;孩子过生日或过新年、儿童节都可以把书当作礼物送给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

每当“世界读书日”和“亲子阅读节”活动开展时,上高县幼儿园都会评选“书香宝宝”“书香家庭”,书香宝宝还会进行全园故事巡讲,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参与对话阅读,提升阅读指导经验

教师不仅仅要帮助家长树立观念,营造阅讀环境,还要帮助他们提升指导幼儿阅读的经验。儿童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也是与成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国外专家提出了对话阅读方案,提倡成人与孩子在共同阅读图画故事书时采用对话的方式,如:和孩子谈论图画形象时,要对孩子阅读图画书后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要站在发展的角度对待孩子的已有水平等等。

在实践中,我提倡家长给幼儿自主选择的空间,家长作为陪伴者、参与者的身份,在需要引导时给予帮助,在阅读中不断观察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并及时给以指导,和孩子多进行互动,不要急于将图画的内容告诉孩子。同时,鼓励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时,自己要先精读,了解作品内涵,做到有的放矢。在和3—4岁幼儿阅读时要懂得设置悬念,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而对于4—6岁的幼儿来说,多让孩子看,多听孩子说,家长可以多提些开放式的问题,注重情感的体验和词汇的运用,有针对性地阅读。在家长们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具有实效性的经验,在读书交流会时与其他家庭分享。

同时鼓励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园里各项阅读活动,使家长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指导方法与策略,受到了家长的充分欢迎和认可。如:爱好摄影的家长为我们的活动拍照,留下影像资料,甚至可以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图画书;懂电脑的家长制作课件,让故事妈妈走进课堂时有更多的准备;会画画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图书,为表演准备舞台背景、道具;会缝纫的家长为故事秀准备服装等等。家长资源被充分挖掘了出来,他们参与幼儿阅读的兴趣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更主要的是他们从中也逐渐领悟和感受到了应该如何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在“家庭故事秀”的舞台上,每个家庭的表演展示出了班级家长们的集体智慧。

我们创造条件,鼓励家长把自己的好方法与其他家长分享。如:在网站开辟“教子有方”“家园对话”,让家长们说说自己的新方式方法;或召开座谈会,还把家长写的经验稿件张贴在“家园联系栏”里供大家参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有家长提出问题困惑时,其他家长则会纷纷出谋划策,共同帮助解决。例如朵朵的家长反映,“图书小书袋”漂流到她家时,朵朵只是翻一翻,一点也不感兴趣。问题一出,家长们纷纷出谋划策。对于家长们提出的方法,我们也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寻找了有效的方法。现在的朵朵已经是个小书迷了,常常缠着爸爸妈妈带她逛书店。

幼儿园和家庭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只要这两股力量能够糅合在一起,便能建构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健康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2001.

[2]《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4]张明红.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图画书义工家园
图画书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神奇的图画书
寻找失落的家园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我要当义工
绿家园
爱心“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