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方法

2018-04-20 09:58周文强郑瑾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锻炼习惯兴趣激发高中体育

周文强 郑瑾

[摘 要] 在当下高中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成为关注重点,这是他们未来持续学习的保证。因此,教师在高中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理论学科知识点的讲述,也要适当通过体育课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让他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进而激发自主锻炼兴趣,保证下阶段的顺利学习。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增加锻炼的趣味性,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中体育;锻炼习惯;兴趣激发

体育作为高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对学生发展有很大影响,它能帮助学生拥有强壮的体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当下的高中生因为浅薄的锻炼观念,受父母的关爱太多,在锻炼时会产生退缩心理,很难持续锻炼,造成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下阶段学习的开展。教师要完善高中体育教学方案,寻求最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途径,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持有错误的教学观念,认为现阶段教学的重点是理论内容的讲述,却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观念,明确体育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转变学生高中学习的刻板印象,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在锻炼上,打好身体基础。教师要适当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明确自身位置,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为学生讲解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寻求最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学对学生能力发挥的限制,提供相对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慢慢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并且积极发掘体育锻炼中的乐趣,在短时间内激发锻炼兴趣,保证下阶段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提高学生爆发力的教学中,笔者会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体育课堂中的体现。在教学开始,笔者会带着学生完成一个小的测验,了解每个人的爆发力高低,做好记录,作为下阶段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接着笔者会给出几种爆发力的锻炼方式,如负重起跑、跳远等,让他们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在自由化的课堂环境中,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下提高爆发力。他们会慢慢发现身体素质有所提升,进而达到激发锻炼兴趣的教学目标。正确的教学观念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对他们身体素质的提升有明显作用,符合现代教育改革需求。

二、使用分类教学

学生之间的差异普遍存在,这是先天身体素质和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尊重这些差异,寻求最佳途径进行弥补,保证他们能在多样化的课堂环境中激发锻炼兴趣。男女差异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女生的爆发力和耐力普遍没有男生强,但是在细节运动上又比男生素质高出一截,教师要根据男生和女生不同的身体锻炼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体现分类教学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又如一部分学生身体瘦弱,但是另外的学生则是比较强壮,教师要将他们区分起来,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不适合用高强度的方式进行教学。

分类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是不小的考验,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放下身份,走到学生群体中,增加和他们的交流,在欢声笑语中完成教学素材的积累,保证下阶段教学的成功。教师在分类设计阶段要根据之前积累的内容,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锻炼中。

例如在进行球类运动教学时,笔者会选择使用分类教学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在教学开始,考虑到男生和女生的差别,笔者会给女生几项球类運动挑选,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相对于篮球和足球等身体对抗没那么强烈,同时它们也符合女学生的兴趣,能保证她们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对于男生,笔者会带着他们进行篮球和足球运动,通过较高强度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两种竞争性较强的运动也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激发锻炼兴趣,保证了下阶段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要正确使用分层教学,选择最佳的教学途径,考虑到学生之间不同的锻炼需求,高效激发学习兴趣。

三、开展运动竞赛

高中生的竞争心理普遍较重,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能取得好成绩,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征,通过运动竞赛的开展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中,也帮助激发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对他们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体育竞赛的开展有利也有弊,益处是学生在竞赛中不会受到教师的限制,开放性的锻炼环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但是弊处也比较明显,学生对体育竞赛的本质的认识会有误解,只是把它当作是娱乐的一种活动,忽略了锻炼的本质,在竞赛结束之后又不会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这个弊处对教学开展的阻碍性,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明确竞赛的目标,防止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教师在开展运动竞赛时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一部分学生因为较为内向格,对这种开放性的活动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不愿意在热烈的环境中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在尊重这些学生想法的同时也要通过带动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其中,保证体育教学能帮助每个人提高身体素养。在活跃的竞赛氛围中,学生不会认为锻炼是枯燥无聊的,而是把它当作提升学习能力的基础,更好地激发锻炼兴趣。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笔者会选择开展竞赛的方式帮助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在教学准备阶段,笔者会根据性别差异,把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为下阶段的教学打好基础。接着笔者会分别让男生队和女生队以小组积分制的比赛形式决出最佳队伍,再让男生和女生进行对抗。这种比赛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得他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同时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也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在竞赛过程中一步步发现锻炼的乐趣。在最后男女竞赛中,笔者会设计一个对女生有利的规则,如男生不允许和女生有身体上的接触等,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女生和男生都不服输,都尽全力地参与到活动中,很好地达到了笔者开展篮球竞赛的目标。运动竞赛的开展有效提高了高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潜移默化中激发了锻炼兴趣。

四、开展课外运动教学

学生锻炼兴趣的激发仅仅通过体育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通过课外运动教学的开展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优化锻炼方式,将课内外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体育锻炼体系。课外运动教学的开展要教师发挥好监督作用,因为部分学生认为锻炼对自己成绩的提高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将原本应该花费在锻炼上的时间分配到理论学习中,教师这时候就要为他们阐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在一步步的引导下激发锻炼兴趣,养成课余锻炼的好习惯。

课外运动教学对学生锻炼兴趣的激发是十分必要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外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增加运动教学趣味性的同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成为体育课的主人,进而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中一步步激发锻炼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学生锻炼兴趣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激发符合现代教育改革需求,是他们未来在学习方面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05).

[2]胡明道,张建飞.试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培养[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09,(06).

[3]孙一兵.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2,(01).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锻炼习惯兴趣激发高中体育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