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的效果

2018-04-24 06:01樊祯翠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产科实验组技能

樊祯翠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产科属于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具有操作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1],对于产科护理实习生而言,熟练掌握相关的护理操作技能尤为重要。以往,临床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护生进行产科护理教学,虽然该教学方法可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较多研究发现,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未得到显著提升,不能有效满足临床需求[2-3]。我院对护生分别实施仿真模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探究仿真模型教学模式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2015年7月20日至2017年7月20日我院240名护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240名护生分为实验组(120名)、传统组(120名)。

实验组120名护生年龄为19-23(21.69±0.67)岁,男女分别为2(1.67%)、118(98.33%)例。

传统组120名护生年龄为19-24(21.72±0.70)岁,男女分别为3(2.50%)、117(97.50%)例。

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生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传统组120名护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带教老师先结合教学大纲向护生讲解产科护理的相关知识,理论知识教学结束后,结合多媒体教学向护生讲授相关的护理技能,并进行演练。

实验组120名护生应用仿真模型教学模式,具体为:在仿真产房中先对护生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同时穿插护理技能教学,借助腹部触诊模型、仿真婴儿模型、仿真乳房模型、盆腔检查模型等向护生详细讲解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分娩全程情景模拟教学法,即以模拟人作为“分娩产妇”,创设孕妇分娩情境,带教老师详细向护生演示护理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各个技能及注意事项,如消毒和清洁产妇外阴、助娩、检查胎盘胎膜、断脐、新生儿护理、产后观察等。老师演练结束后,对护生实施分组,组内成员轮流扮演操作者,单独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同时,带教老师在一旁观察,并创设各种临床问题,锻炼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临床观察能力,对于存在明显操作错误的护生,老师应及时指导其改正,演练结束后,带教老师对各组成员进行点评和总结。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实操技能评分及满意度。理论知识评分及实操技能评分均选择我院自制的考核试卷进行评定,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即掌握程度越好。

满意度:选择我科室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授课内容等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即满意度越高,其中不足60分、60-79分、80分及以上分别表示不满意、较满意、十分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版进行指标对比,计量资料(±s,理论知识评分、实操技能评分)或计数资料(%,满意度)的统计学方法分别选择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及实操技能评分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者理论知识评分[(89.36±3.45)分]、实操技能评分[(85.16±2.23)分]相比传统组明显更高,P<0.05,如表1:

表1 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及实操技能评分(分)

2.2 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生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97.50%)相比传统组(82.50%)明显更高,P<0.05,如表2:

表2 实验组和传统组护生的满意度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亦逐渐增加,加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等因素,临床教学资源明显减少,为满足临床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尤为关键[4-5]。

本研究对护生分别实施仿真模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仿真模型教学模式后,护生的积极性获得明显提高,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仿真模型教学模式能较逼真地模仿产妇分娩期的各种特性,具有较强的逼真性、趣味性及可操作性,护生可身临其境感受产妇分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并可创设各种系统性临床问题,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锻炼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6-7]。同时,该教学模式为护生创造了一个模拟训练平台,有助于实现全新实践体验,对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及提高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能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明显增加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对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及热情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8]。因此,在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教学模式十分可行,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理论知识评分[(89.36±3.45)分 ]、实操技能评分 [(85.16±2.23)分 ]相比传统组明显更高,这提示仿真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模式明显更优,更有助于护生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97.50%)相比传统组(82.50%)明显更高,这提示在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可显著增加护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更有助于其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

综上所得,在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仿真模型切实可行,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增加护生的满意度。

[1] 李晓红,季菲,马彩玲,等.妇产科学示教课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157-160.

[2] 陈晓敏,韦燕妮,庞莉,等.仿真模型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9):155-157.

[3] 陈晓敏,庞莉,吴佩玲,等.仿真模型用于母婴保健技术资格考核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6):123-125.

[4] 郑巧丽.产科教学中仿真模型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5,29(2):129,131.

[5] 李云,王维清,孔建平,等.仿真模型结合PBL在基层医院妇产科带教中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4):21-23.

[6] 戈雅菲,赵荣伟.仿真模型辅以简易标准化病人(SSP)在产房接生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2):14227,14230.

[7] 朱芬芬,吴丽荣.高仿真模拟教学中不同角色护生对教学的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76-79.

[8] 戈晓华,王小玲,陈海燕,等.高仿真模拟人用于护理教学的系统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8):582-584,590.

猜你喜欢
产科实验组技能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