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2018-04-24 06:01杨医通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脑出血

杨医通

(河北省邢台市第九医院,河北 邢台 055250)

0 引言

脑出血为高血压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1-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疾病复发率[3-5]。本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旨在分析其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进行时间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因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内镜组、开颅组,各28例。内镜组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9~78岁,平均(51.26±5.49)岁,血肿量26~47mL,平均(36.74±2.36)mL。开颅组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40~79岁,平均(51.34±5.51)岁,血肿量27~47.5mL,平均(36.71±2.37)mL。两组资料经比较后,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年满18周岁;入院后经头颅CT、MRI检查均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手术禁忌症者;精神疾病者;意识不清配合性较差者;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目的为减少出血量。术前经CT、MR定位,在靠近血肿体表处做纵向切口,切口长度5cm左右,将颅骨充分暴露后钻孔,做小骨窗2.5cm,将硬脑膜切开,切开时注意避开功能区,将脑针刺入确定血肿部位。切开皮质进入血肿腔。

内镜组在神经内镜观察下,采用吸引器将血肿彻底吸出,开颅组采用撑开器将血肿充分暴露,将血肿吸出60%左右,或于脑组织塌陷后结束吸出。血肿吸出后使用撑开器将出血点充分暴露,采用电凝止血处理,止血结束后在患者血肿腔处常规放置脑室外引流装置。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NIHSS卒中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总分42分,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13.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

观察表1可知,内镜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开颅组(P<0.05)。

表1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差异(±s)

2.2 两组手术前、后NIHSS评分

观察表2可知,内镜组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

表2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NIHSS评分(±s)

3 讨论

脑出血在高血压并发症中较为常见,且十分严重。导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血压持续升高,通常发生在患者活动或情绪激动情况下[6-9]。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发病重、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后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等,伴嗜睡、昏迷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脑疝等现象,若不及时治疗,会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手段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控制疾病、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10-11]。

小骨窗开颅术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常用手术手段之一,通过直视将患者血肿腔内血肿吸出,时其颅内压水平下降,改善患者头痛、昏迷等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12-13]。但小骨窗开颅术视野不够广,会出现视觉死角,导致患者脑内血肿难以完全清除,会增加复发的几率。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神经内镜下行小骨窗开颅术逐渐被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中,且取得较好效果[14-15]。在神经内镜下实施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广阔的突出优势,可直视下一次彻底吸出血肿。有效使患者颅内压水平下降,最大幅度降低血肿残余量,改善机体脑局部缺血现象,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内镜组通过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实施小骨窗开颅术,其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开颅组。提示神经内镜下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神经内镜下行小骨窗开颅术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快速恢复,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值得应用推广。

[1] 范广明,张文,毛振立.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90-93.

[2] 顾旭辉,虞聪,陆泳宇.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16):1202-1203.

[3] 刁伟强,刘伟坚.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3):87-88.

[4] 师少军.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1):1089-1091.

[5] 李斌,郭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338-8339.

[6] 崔晟华,梁日初,王涛,等.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8):1637-1639.

[7] 段发亮,杨国平,韦君武.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6):357-358.

[8] 何建青,刘斌,蔡学见,等.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2):199-202.

[9] 林鹏,蒋宇钢.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11-1412.

[10] 朱家伟,刘旭,匡涛,等.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40例临床报道[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11.

[11] 周元明.内镜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1,6(5):411-413.

[12] 彭涛,陈东亮,陈世兰,等.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J].华夏医学,2013,26(1):79-82.

[13] 孔晓锋,郑俊宁,李宏伟,等.常规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3,32(13):54-55.

[14] 刘正敏,刘补兴.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J].浙江医学,2010,32(5):722-724.

[15] 周元明,张鉴文,黄新,等.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照研究[J].中外医疗,2010,29(35):45-47.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