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固定修复龈边缘与牙周组织健康

2018-04-24 06:02王婷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烤瓷菌斑

王婷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和牙周病学的飞跃发展,临床学者发现牙周健康和口腔修复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性的,首先口腔修复的基础为牙周组织健康,只有在牙周组织健康基础上,方可达到修复体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只有良好的修复体,方可促进牙周组织健康,改善咀嚼功能,恢复牙列缺损和牙体缺损[1]。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学的要求提高,烤瓷冠桥修复已成为常用的一种修复方式,但随着相关报道增多,可发现部分患者可因不良的烤瓷修复体,导致牙龈出血、红肿、萎缩、脱落等现象,由此可知,牙周组织健康和固定义齿修复龈边缘存在一定连续性,而本次针对此类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钴铬金属烤瓷冠修复手术患者100例,均在2016年10月19日至2017年10月19日期间收治。65例为男性,35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4.18±6.92)岁。入选标准:(1)患者在实验期间未注射过抗生素类、激素类药物;(2)患者均不存在口腔卫生、牙周组织、咬合关系等方面问题;(3)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

1.2 方法

材料和器械:UNC-15牙周探针;Vi-ta3D比色板;Hereaus超硬模型石膏;由3M公司和Vita公司提供硅橡胶印模材料和烤瓷系统材料。

方法:利用修复位置进行分组,即龈下组(45例)和齐龈组(55例),两组患者修复体边缘所在不同位置的,前者在龈下0.5-1mm处;后者在龈边缘平齐的位置。(1)牙体预备:将患者面削磨1.5mm,且对肩台和颊舌进行预备,注意不破坏面整体形状,根据患者相应要求进行手术治疗;(2)印模和制作:首先抽出需修复位置的牙龈,随后使用硅橡胶(3M)印模材料完成取模环节[2]。

判定标准:(1)牙龈指数[3]:根据SILNESS法,对牙龈症状进行分类,且根据牙龈健康状态分为四级,分别评分为0分、1分、2分、3分,同时记录、评价患者修复前后的牙龈指数情况;3分:牙龈存在自动出血倾向,且存在严重炎症反应;2分:探诊出血,水肿光亮,牙龈色红;1分:探诊不出血,牙龈颜色存在轻度变化;0分:牙齿健康;(2)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深度主要是指龈缘到龈沟底之间的距离,并在探诊中发现不同位置的颊舌,取平均值;(3)以LOE SILNESSH法为基础,将菌斑情况分为四级[4],且计分为0-3分(由少至多);3分:龈缘区和龈沟区及领面有大量软垢;2分:在邻面或龈缘存在中等量菌斑;1分:探针尖侧面可刮出菌斑,龈缘区的牙面存在较薄的菌斑;0分:龈缘区无菌斑。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患者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龈下组术后牙周探诊深度高于齐龈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

组别 术前(mm) 术后(mm)齐龈组 1.62±0.11 2.41±0.52龈下组 1.53±0.42 3.86±0.19

两组患者与术前相比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有所改善,但齐龈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龈下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治疗后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表2 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治疗后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组别 牙龈指数(分) 菌斑指数(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齐龈组 2.56±0.58 0.12±0.32 2.68±0.68 0.33±0.58龈下组 2.14±0.12 1.56±0.41 2.44±0.53 1.78±0.62

3 讨论

烤瓷冠技术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其治疗方案已非常成熟。根据牙冠材料的不同,目前可分为贵金属烤瓷、钴铬合金烤瓷、普通烤瓷[5]。其中以钴铬金属烤瓷冠修复效果最为显著,其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强等优势,且不存在有害物质,目前属于首选修复技术[6]。而随着相关报道增多,临床学者发现影响其修复效果的因素较多,包括咬合关系、瓷层厚度、口腔卫生等,而治疗成功关键在于牙周组织健康与否。有研究表明,牙周组织的保护屏障为结缔组织和釉牙骨质,而牙体预备设计可利用龈缘上、齐平龈缘、龈缘下位置,若边缘位于龈下,虽然能够保证外观的美感,但容易引起牙龈萎缩、牙周炎等并发症,且无法保证牙齿的健康,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对冠高度要求高、需覆盖现有龈下修复体的情况下,才可将冠边缘置于龈下[7,8]。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可发现,龈下组和齐龈组患者修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有所增加,而其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机械刺激和修复体附近的菌斑增多,因此在检查时和治疗时,需避免破坏牙龈组织。同时本次研究也发现实施6个月治疗后齐龈组术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优于龈下组,由此说明,龈下边缘与牙周组织健康存在一定联系,而龈下菌斑集中的原因为牙龈宽度变窄引起的,因此,在无特殊要求下,修复体边缘需首选龈上或龈缘处。

总而言之,牙周健康和口腔修复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性质,对此还需加强修复位置的选择,从而保证牙周健康。

[1] 胡芳.氧化锆全瓷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8个月后牙周状况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0):4795-4799.

[2] 陈冶.排龈线技术对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悬突与炎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43(24):7144-7145.

[3] 张学锋.两种暂时冠修复材料临床使用性能及其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920-3921.

[4] 王玉玮,李丁新,赵飞,等.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1):28-31.

[5] 熊艺辉.镍铬合金烤瓷冠、贵金属烤瓷冠和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体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7):669-671.

[6] 胡敏毅.排龈在龈下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3):59-60.

[7] 张英,逯宜.不同材料整铸支架式RPD基托的不同设计对基牙龈沟液中AST和ALP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3):217-220.

[8] 谭荣. 固定修复对于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2014(10):970-973.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烤瓷菌斑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
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