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18-04-24 06:02孙四平王群赵霞陈颖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抢救室心梗胸痛

孙四平,王群,赵霞,陈颖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室,江苏 苏北 225001)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病变导致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的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并最终引发心肌坏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合理、准确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2-3]。为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本院急诊科讨论并分析了以往抢救中的经验,优化护理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年收治AMI患者约400人次。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9月收治的96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38~90岁,平均(66.77±11.85)岁。2016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16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74例,女42例,年龄37~90岁,平均(66.34±11.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实施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患者由分诊护士评估后进入抢救室,通知医生救治。护士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吸氧、抽血、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用药等。诊断明确后请心内科医生会诊,遵医嘱行PCI或溶栓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具体如下。

2.1.1 优化急诊布局、缩短救治时间

增加胸痛指引标识,优化抢救室布局、合理分配护士。设置胸痛患者专用的救治单元,配备专用床旁心梗三项检测仪、可上传心电图的心电监护仪、专用的扁鹊飞救胸痛急救信息系统的平板电脑等设备。

2.1.2 优化患者救护流程

(1)接诊优化:成立了院前院内急救微信群和手机APP,“120”医生接诊患者后,通过微信或APP向分诊护士发送患者基本信息及相关情况,分诊护士在患者到达前,为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发放健康卡(就诊一卡通),进入绿色通道;通知相关人员做好抢救准备。

(2)畅通绿色通道、迅速有效救治病人,医护人员可直接从工作站为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医生为患者开具检查后可直接打印出检查导诊单;检查科室可以直接扫描导诊单为患者检查,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救护优化:患者进入抢救室后及时通知医生救治,采取“定时、定人、定位、定责”模式,强调时效性[4-5]。在患者入抢1~2min内给氧、监测生命体征,5min内建立静脉通路(左侧肢体)并采集血标本,10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及结果的读取,20min内出心梗三项结果。患者确诊后,心内科尽快与患者或其家属商讨确定行PCI治疗或溶栓治疗。行PCI治疗的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心内科医生通知导管室准备手术。

(4)转运交接优化:转运易导致危重患者出现各类风险事件,还可能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6]。本科制定了转运交接流程与严格的交接制度。

2.1.3 依托扁鹊飞救系统,关注胸痛患者救治时间轴

严格遵循胸痛患者入院时间轴,通过胸痛患者云平台,建立胸痛患者急诊就诊档案数据库,实现多方立体监测。通过数据库中时间轴计算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以及各关键流程的时间点,便于汇总分析。

2.1.4 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积极进行胸痛患者救治的应急演练,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组织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学习胸痛相关知识和操作。

2.2 观察指标

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是指从患者入室至首份心电图出报告的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是指从患者入室到患者离开抢救室的总时间;心梗三项时间是指患者采集血标本时间至心梗三项结果出具时间;急诊PCI人数是指患者直接从急诊室绕行CCU直接至导管室进行PCI的人数;DTB时间是指从患者达到医院大门的时间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进行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滞留时间 首份心电图时间 心梗三项时间对照组 96 65.27±25.57 10.10±1.74 66.15±18.47观察组 116 47.54±20.02 6.01±1.15 18.47±0.82 t 5.60 20.51 167 P<0.05 <0.05 <0.05

4 小结

AMI患者的抢救流程管理通常是将AMI的相关知识和优质护理相结合,让AMI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尽早、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接诊优化,信息化绿色通道的畅通,避免了等待挂号缴费造成的时间浪费。急救微信平台和手机APP的应用,有效地衔接了院前与院内的沟通,有效地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的滞留时间。扁鹊飞救系统与急救微信平台和手机APP的应用,使得胸痛中心的医生能够及时看到患者院前和院内的就诊情况,及时到达抢救室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是否行PCI治疗或溶栓治疗,对于需行PCI治疗的患者,由心内科医生联系导管室的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

“四定”模式进行抢救,有效地提升了绿色通道的有效性,缩短患者救治时间。优化的护理流程将每个抢救环节都予以细化,变被动为主动,密切配合医生,实现抢救时间最短化,使医护人员能够尽量以最快速度接诊、评估、诊断,使AMI患者迅速得到有效的救治和护理。

急诊是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急诊护理流程的规范、高效是抢救成功患者的关键[7-8]。实践证明,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了AMI患者抢救的时效性,是规范化的护理路径[9-10]。

表2 两组DTB时间比较

表2 两组DTB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DTB时间对照组 32 71.75±21.29观察组 41 55.76±19.27 t 5.60 P<0.01

[1] 李小峰,陈敏.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861-863.

[2] 黄春华.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4(13):667-669.

[3] 张恒.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0(2):107-108.

[4]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5] 张丽萍,张立敏,王晓杰,等.急性心肌梗死55例的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205.

[6] 孙琳,韩小琴,狄开荣,等.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44.

[7] 吴广忠.心梗三项检测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10(32):604-605.

[8] 李连兵.心梗三项(Myo、CK-MB和cTnI)检测心肌梗死的意义[J].医学信息,2014,28(25):626.

[9] 赵书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9):219-220.

[10] 张素玲, 吕梦源, 廖丽娜.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2015,5(27):287.

猜你喜欢
抢救室心梗胸痛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有些胸痛会猝死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实践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