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夹脊穴配合督脉隔姜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4-24 06:02刘爱霞席君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夹脊督脉骨质疏松症

刘爱霞,席君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针灸科,新疆 昌吉 831100)

0 引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临床常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临床表现为易骨折、驼背、身材变矮、背疼痛等,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为探究治疗PMOP的最佳方法,本研究对PMOP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督脉隔姜灸+针刺夹脊穴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与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PMOP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筛入者根据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3]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年龄48~69岁,平均56.8岁,绝经时间3~15年,平均5.8年;对照组年龄47~68岁,平均57.1岁,绝经时间3~14年,平均5.6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1)年龄在45岁以上;(2)治疗依从性较好;(3)自然绝经的患者。排除标准:(1)甲状腺、肾脏、肝脏等影响骨代谢疾病;(2)半年内服用性激素替代治疗;(3)精神障碍疾病;(4)不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药物采用碳酸钙D3片600mg(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骨化三醇软胶囊0.25μg(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91)治疗,1次/d,各1片/次,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疗效。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督脉隔姜灸+针刺夹脊穴治疗;先给予患者针刺夹脊穴治疗,给予穴位常规消毒处理,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选用30×40~50mm规格,针刺得气后,采用重插轻提手法,持续1min,留针30min后取针,使患者休息15min后给予督脉隔姜灸治疗。督脉隔姜灸准备工作:捣烂准备好的生姜备用;使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给予大椎至腰俞穴常规消毒,于相关穴位涂抹姜汁,覆盖纱块,再将姜泥均匀覆盖于纱块上,厚度取5分,宽2寸,并使其形成凹槽状。姜泥上铺长蛇形艾柱,逐一将长蛇型灸柱头、尾、身三点点燃,进行施灸治疗。完成艾灸后,将姜泥与纱块一同移去,使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每月施灸4次,7~10d/次,单次治疗时间为2h,持续治疗3个月,疗效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检测仪器采用OSTE OCORE型X射线骨密度测定(法国Medilink生产),骨密度检测部位为腰椎L2~L4正位、髋部。

使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 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价共计8个维度,评分越低说明生存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

详见表1。

表1 两组PMOP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对比

表1 两组PMOP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腰椎L2~L4正位 髋部观察组 治疗前 0.80±0.13 0.81±0.10治疗后 0.86±0.17*# 0.87±0.11*#对照组 治疗前 0.72±0.07 0.74±0.08治疗后 0.73±0.16 0.77±0.12

2.2 比较治疗前后PMOP患者生存质量

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 60.22±6.11 61.05±3.76观察组 44 59.91±6.37 67.01±4.10 t 0.233 7.106 P 0.816 0.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PMOP治疗方法较多,多采用雌激素治疗,但大量用药后易诱发某些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撤退性阴道流血等不良反应[4-5]。中医古籍对PMOP并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其病机病因、临床病症可将其归为“骨痿”范畴。《素问·痿论》记载有“腰脊不举、足不任身”。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与骨生长存在密切关系,妇女绝经后肾脏亏虚、骨失充养,造成骨质疏松[6]。夹脊穴又称华佗夹脊,位居于膀胱经、督脉二经之中,是调控两脉枢纽,属于经外奇穴;督脉隔姜灸,“督脉为阳行脊梁、阳脉之海”。本研究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夹脊穴+督脉隔姜灸,可促进人体内分泌调节,影响骨形成与吸收,并对两经脉具有整合作用,艾灸治疗有助于改善脊柱功能、缓解患者疼痛,预防骨化发生等作用[7]。生姜可辛温助阳、活血驱寒等作用,采用温灸之法,以督脉经为主,可起到温经散寒、助阳提气的功效[8]。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44例患者髋部、腰椎L2~L4正位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针刺夹脊穴+督脉隔姜灸治疗PMOP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上对PMOP患者加用督脉隔姜灸+针刺夹脊穴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1] 王乃权,周志华,潘芳芳,等.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33(1):52-54.

[2] 焦恩虎.针刺夹脊穴配合艾灸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症60例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5):101-103.

[3] 张生玉,陈益敏,廖康林,等.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2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4):22-23.

[4] 董雪,尹莹,贾文,等.腹针加夹脊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8):10-11.

[5] 王刚.电针夹脊穴对骨质疏松及其伴随症状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4):10-11.

[6] 李爱青,林海波,余伯亮,等.督灸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1):43-44.

[7] 王恩乐,师彬.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42.

[8] 林芸,陈丽娜,王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22(20):2276-2278.

猜你喜欢
夹脊督脉骨质疏松症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