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安放梦想

2018-04-26 15:45蔡忠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陵教研成员

蔡忠玲

2010年秋天,我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进入了西陵教育,心里涌动着的是一股蛮劲,却找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2011年的秋天,乔能俊老师以西陵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的身份进入了西陵教育,他在聆听了我的一堂不算成功的语文课后,对我给予了很大的包容与鼓励,并在筹建“西陵之星”工作室时,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让我有幸成为了这个承载着西陵教育的未来,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团队中的一员。

在这里,有一拨仰望星空的逐梦人

“西陵之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青年教师团队。我们都是一群踏上工作岗位不满五年的年轻教师,只因我们都是“语文人”,都有一颗多情善感的心灵、一份善待生活的智慧,更有一份对语文教学的热情,所以我们相聚在这个年轻的团队里。

“西陵之星”工作室每学期伊始都会召开一次工作会,精心策划和部署本学期的活动,确定三名活动组织者,由组织者确定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主题,再通知每个工作室成员做好相关准备,形成了“活动次次有主题,成员个个有准备”的良好氛围。学期中会开展一次“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读书交流活动,两次课堂观摩活动和观课后的“探课争鸣”活动。

“西陵之星”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都是精彩的,每一次回忆都是幸福的。打开我们的“西陵之星QQ群”,一条条聊天记录见证了每个成员积极为活动组织出谋划策的热情;一个个来自会议组织成员关于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活动主题甚至是到达与会地点公交线路的温馨小提示,温暖了每一个成员的心窝;一张张将承办学校的备选会议地点提前拍摄下来,供大家选择的照片,无不傳递着活动组织成员对每一次活动的尊重与敬畏。翻开“西陵之星博客”,那里定格了我们每一次活动的身影,分享了我们每一次活动的成果。

在这里,有一批帮醉心阅读的研修者

“西陵之星”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我们每一位成员不仅是手握教鞭的教师,更是一帮醉心阅读的研修者。在每次活动中,教研员乔老师总是对我们说,阅读应当成为教师成长的一种“本源性”研修,它不仅为教师的精神打底,还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假如阅读没有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做科研、开发语文课程以及教育写作、教育反思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每学期西陵之星都会召开“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的读书交流活动。乔老师和“西陵之星”的成员会相互荐书:《窗边的小豆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蛙》《对当下课堂的反省》《追寻有生命感的语文课堂》等等这些书籍都成了我们闲暇之余的营养品。工作室成员聚在一起,经常聊到的话题是“最近在看什么书?”“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一下?”的确,阅读已经成了我们工作室成员最常见、最重要的研修内容之一,它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读书交流会上我们会选取其中的“经典书籍”进行交流,我们从《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从阐释教育理轮类书籍读到拓展人文视野类书籍,并对书中的思想进行“碰撞式”讨论,由《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们体会到了“班级虽小,天地大,那里有柔弱的小草,有迟开的小花,有孤单的野菊……只要我们全身心地置身其间,用心耕耘,一定会收获繁花似锦的春天”。在《蛙》中,我们看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政治的重压之下,人性的扭曲与疯狂……

留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不仅仅是那一次又一次点燃的智慧火花,还有一些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心灵的人物。记得那次在营盘路小学举行的《蛙》的读书交流会上,不仅有“西陵之星”工作室的成员,营盘路小学全体教师居然也自发地参与了现场讨论。而且当我们最后离场散去时,看见了许多头发花白的老师,他们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可是听说“西陵之星”要在这里举办读书交流活动,便不约而同地来到了会场参与我们的讨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吸引他们驻足聆听?会后,我在心里反复地寻找答案,原来是我们身上的这种乐于学习、不停探索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这里温馨、团结、充满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像一个磁场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

每一次学习,让我们的认知得以升华;每一次阅读,让我们的视野得以开阔;每一次碰撞,让我们的思想愈加深邃;每一次写作,让我们的笔触更加丰盈。目前“西陵之星”工作室博客中共有上百篇文章,展示了我们的阅读成果、教学故事和生活随想,这些读书随笔不仅沉淀了我们的思想,也让我们学会用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生活。

在这里,有一群关注课堂的思考者

“西陵之星”是一个崇尚创新,兼容并包的团队。为了增强每一次课堂教研活动的创新力,每次活动我们力求在“新”字上做文章,策划主题,聚焦课堂。我们的主题从哪里来?一是来自于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二是来自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三是来自于西陵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而这些语文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又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的课堂教研活动会邀请西陵名师、骨干教师与“西陵之星”成员一起围绕主题现场上课,教研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

“西陵之星”工作室成立以来,教研员乔老师会定期邀请区内外许多名师、骨干教师到活动现场授课,有教师胡春蕾与李华明同课异构的《触摸春天》、陈艳和彭兰舒同课异构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朱慧敏的《扁鹊治病》,这些名师的引路课开启了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新向往和新期待。

“西陵之星”课堂教研意在让青年教师要博采众长,向名师取经问道,更要反求诸己,关照自己的课堂,寻找自己课堂的生长点。因此,每一位工作室成员自发轮流上观摩课,课前围绕研究的主题,精心备课,听课教师带着思考现场听课;授课结束后,学生谈上课感受,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全员参与,围绕研究主题和课堂生成情况,现场辩课。

还记得青年教师姚颖在活动现场执教了《狮子和鹿》一课,她在设计课文的最后拓展环节部分,引发了热烈的讨论:1.小鹿回家后把狮口逃生的经历告诉了爸爸,爸爸建议它把鹿角锯掉,同学们是否赞同爸爸的观点?2.为了深化文本内涵,创设情境:小鹿参加选美,因为美丽的鹿角而获选美冠军。你认为此时的小鹿又会喜欢什么呢?3.联系生活,说说自己也曾是那只小鹿吗?

上完这堂课后,参与评课的老师对这堂课争议很大:课后拓展环节是否过多,让整堂课显得冗余和繁复,容易把学生绕晕。这堂课成为了众矢之的,不被看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正在这时,乔老师却对这堂课的拓展环节进行了肯定,并指出这恰恰是本堂课的点睛之笔,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会认为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没有价值和意义,势必让学生产生偏激的想法,姚老师再设计选美环节让学生明白美的事物也有其价值,深刻体会到无论美丑,一切存在皆有价值,弥补了教材的缺陷,教师还让学生联系生活,通过小鹿的经历来感悟自己的人生。 经过深思熟虑和激烈争辩后,大家对姚老师的课又有了一次重新审视,对其创新点充分地肯定。乔老师总是开启我们争辩的话题,然后作为辨课的“冷眼旁观者”,在我们迷惑时给予巧妙地点拨。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辩论和交锋之中,才让我们一次次看到了语文课堂的美丽之处。

课,只有越辩越明,越思考越深邃,越打磨越精美。每一次的唇枪舌剑,只是为了让我们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每一次的剑拔弩张,是为了直指语文教学的真谛。相信这就是团队的力量,一切源于真诚的分享和协作,源于执着的梦想和追求。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樵湖岭小学)

猜你喜欢
西陵教研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清泰陵卜建影响西陵寺庙布局考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处理土地权属纠纷要讲『 铁证』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