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谬误”对东亚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初探

2018-04-27 02:37孔翔李潇雅
世界地理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际关系东亚国际贸易

孔翔 李潇雅

摘 要:随着东亚各国经济地位的提升,经济利益关系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更趋显著,由劳动地域分工所引致的国家间贸易关系作为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内因,应该受到更多关注。本文主要基于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合成谬误”的形成机理以及对东亚地区“合成谬误”现状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东亚各国以相似的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对国家间关系的可能影响。研究显示,由于东亚各国大多由价值链低端嵌入产品内分工体系,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合成谬误”,这会使得东亚各国缺少经济合作的基础,并为外部力量影响东亚的国家间关系创造了条件。不过,东亚各国间的要素优势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合成谬误”很可能只是阶段性存在的现象,这就为构建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提供了契机。为此,作为东亚最大的经济体,我国有必要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扩大国内最终消费品市场,从而为减少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竞争、扩大互补合作的空间夯实基础。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国际关系;“合成谬误”;国际贸易;东亚

中图分类号:F119 文献标识码:A

战后以来,随着日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和中国经济的先后崛起,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1],而东亚地区的国家间关系也受到了更多关注。例如,美国加紧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就反映出东亚国家间关系对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也凸显出外部力量直接干预的倾向。不少研究认为,国家间关系虽然受到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影响[2],但以国家间贸易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利益关系往往具有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作用。因此,基于国家间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贸易关系,深入探讨东亚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不仅有助于揭示东亚国家间关系的利益基础以及外部力量干预东亚事务的可能性,也能体现出经济地理研究对地缘关系研究的独特价值。

1 “合成谬误”的形成机理及对国家间关系的可能影响

1.1 “合成谬误”的概念内涵

在经济学领域,薩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最早将那些“对个体而言是对的、但在宏观上并不总是对的”现象称为“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3];以后,Cline将其引入国际贸易研究,认为单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会获得经济利益,但若很多国家同时实施,则可能造成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出口量显著增多,受到进口国家的需求约束[4],这些产品的价格将会下降,出口国也难以获得预期的贸易利益[5]。从现象上看,此类“合成谬误”的出现,主要是出口导向战略促使出口部门畸形扩张,并造成国际市场上特定产品的供大于求,从而恶化了出口国的贸易条件,削减了来自出口部门的福利[6]。不过,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应该是出口导向战略引致的国际分工的变化,正是因为分工形态发生了改变,才会使相关国家难以适应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分工形态的变化并不完全是由贸易战略决定的,实际上,战后以来出口导向战略的盛行,更可能是适应全球化进程中产品内分工深化发展的结果。因此,很有必要结合产品内分工的研究成果,探讨“合成谬误”的形成机理。

1.2 产品内分工与“合成谬误”的形成

战后以来,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入逐步消除了生产要素和商品跨国流动的制度障碍,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则为国际分工的深化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7],随着技术的复杂性提升、产品生产迂回过程的拉长和模块化发展,跨国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推动了产品生产不同工序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进而组织起全球生产网络,并由此推动着国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演进[8]。所谓产品内分工,是指多个国家参与到产品生产的价值增值过程,其中至少有一个国家使用了国外进口的投入品[9],由此,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或区段被布局到多个国家(或地区),从而产生了跨国的生产链和价值链[10]。早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产品内分工的初级形态[11],之后,更多的研究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决定各国在生产链上分工状况的主要因素是要素禀赋和交易成本状况[12]。发达国家由于在人力资本等无形要素方面占有优势,通常吸引了产品研发、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集聚,并由此主导了产品价值增值过程的组织和利润分配[13],而那些开放度较高、交易成本下降较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则往往依靠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集聚了那些模块化生产程度较高产业的加工制造环节。由于加工制造活动的进入门槛低、易陷入残酷的成本竞争,因而往往面临贸易条件恶化、利润率低的困局,可能受到研发、营销环节的控制。相关实证研究表明,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处于价值链的上端,亚洲发展中国家位于中下端并且明显依赖于上端的欧洲和北美国家[14],就是这方面的表现。

战后以来,不少东亚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过程中,基于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到不少跨国公司的加工制造活动,呈现出“两头在外”的发展形态,这正是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制造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表现[15]。东亚不少经济体也由此步入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行列,创造了“四小龙”、“四小虎”等经济发展奇迹。但由于这样的工业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零部件的初级加工和最终产品的组装,较少无形要素的投入和高附加值劳动,当越来越多的发展中经济体都开始采取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就很容易陷入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加上模块化生产程度较高的产业比较有限,这些国家就容易表现出相似的贸易结构,导致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过剩,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16],从而很可能陷入“合成谬误”的误区。

1.3 “合成谬误”对国家间关系的可能影响

汉斯·摩根索提出,理解国际政治的关键是权力界定的国家利益,这就是说,利益的观念是政治的实质[17]。在国际交往之中,利益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更是指导和判断政治行为唯一永存的标准[18]。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国家利益越来越体现在经济利益上[19],而国际贸易作为国家间经济利益的重要纽带,更是影响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内因。不少研究显示,贸易活动是国家间关系的润滑剂,有助于减小各国发生冲突的风险,因为进出口企业与消费者的相互依赖关系会对政治外交环境产生积极的正向外部效应[20]。对南美地区的实证研究显示,因贸易往来而获得好处的利益团体,会积极促进本国的对外开放,从而增进贸易国之间的合作关系[21];对亚洲国家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削减冲突、促进合作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2];有学者甚至发现,两国的贸易额每增加一倍,会同步降低20%的敌对行为[23]。可见,互补和合作的贸易关系会有利于改善国家间关系,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会减少国家间冲突[24],而过于激烈的贸易竞争则可能导致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冲突,进而削弱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基础。

“合成谬误”的出现,可能导致相关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25]和贸易利润率的下降,1970年~1987年间,国际市场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价格累计下降20%,就与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相关[26],这不仅会影响相关贸易协议或贸易规则的实施,也不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地区关系[27]。特别地,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制造环节集聚所形成的“合成谬误”,还往往为发达国家干预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因为相关发展中国家不仅生产企业受控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而且在产品市场上也严重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这就为发达国家影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外交政策创造了条件。就东亚各经济体而言,如果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过程中,由于集聚加工制造环节的生产和出口形成了“合成谬误”,那就不仅难以从出口导向战略中获取丰厚的贸易利润,而且可能会缺少友好合作的利益基础,同时,发达国家的干预也可能成为影响东亚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2 东亚地区“合成谬误”的现状

2.1 “合成谬误”的判别方法

一般地说,“合成谬误”的判别主要从国家之间出口结构的相似度、贸易条件的变化以及比较优势的差异程度等三方面来进行。其中,出口结构的相似性是形成“合成谬误”的现象基础,贸易条件的恶化是其表现,比较优势状况则是其内在的成因。如果贸易条件的恶化已经导致了“贫困化增长”,那就出现了显著的“合成谬误”。

为判断国家之间贸易结构的相似程度,本文借鉴相关研究,使用出口结构相似指数这一指标,具体公式为:

其中,S为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指数,C和H分别表示被比较的两个经济体,X表示出口,i表示产品类别。该指数在0~100之间变动,越接近0,双方的贸易结构相似度越低,越接近100,相似度越高[28]。

关于贸易条件的变化,本文选用出口商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和贸易条件指数这两个指标;关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度,本文选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Xi表示i国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Xw表示世界出口总额。当RCAij>1时,表示j产品在i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大于该产品在世界总出口中所占份额,说明该国在生产该产品上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反之,当RCAij<1时,则表明该国在这个产品上缺乏比较优势。一般认为,如果RCAij>1.25,则表明i国在j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果RCAij<0.8,则表明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

2.2 数据来源

本文所研究的“东亚”包括地理意义上的东亚、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结合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主要选择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韩国等东亚地区其他6个较大的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中《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版(SITC.REV.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6在线统计手册(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 2016 on-line)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在线统计手册(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 2009 on-line)。

2.3 数据测算的结果

2.3.1东亚各国的贸易结构相似程度

在判断东亚国家贸易结构相似度的过程中,主要参考相关研究,用广泛经济类别分类(BEC)将贸易数据划分为初级品、中间品(包含半成品和零部件)和最终品(包括资本品和消费品)[29],结果显示,大部分东亚国家均表现出中间产品的进口高于出口,而最终产品的出口高于进口的特征,一定程度说明东亚国家大多通过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组装,并将最终产品出口到外部市场(表1)。这是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制造环节集聚的重要表现。

结合《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版(SITC.REV.3)中一位数商品分类的出口贸易数据,用公式(1)计算中国和其他6国的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可以发现,中国与这6个国家之间的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普遍偏高(印尼除外),并且与大部分国家的相似指数还趋于增加(图1),这与方文超等测算1987年~2009年间中国和东盟四国(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出口结构相似度的结果基本一致[30]。这应该是与中国和其他东亚、东南亚国家都立足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并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政策有关。

为消除商品分类上的差异,本文借鉴了Arip A.等关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版(SITC.REV.3)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ISIC REV.3)的对照表[31],基于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贸易数据,并通过公式(1)测算出中国与6个东亚国家制造业的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发现除新加坡以外,其余5个国家与中国的制造业出口相似指数明显高于全部商品的出口相似指数,并且相似度还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表明东亚国家的出口结构相似度高的确与加工制造活动的集聚有关(表2)。

2.3.2东亚各国的贸易条件状况

东亚各国通过发展加工制造参与到国际产品内分工,获得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商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显著增加,中国的表现尤其抢眼,其商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由1995年的2%增加到2014年的12%。但2000年以后,东亚国家的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图2)。不过,大部分东亚国家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呈上升态势(图3),这显示,东亚国家并未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困境,也就是说,东亚各国由于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促成了出口数量的增长,并使出口总收入有所增长。这一状态表明,东亚各国尽管出现了“合成谬误”的迹象,但并未深刻陷入“合成谬误”的困境。

2.3.3东亚各国的比较优势差异状况

结合2015年的贸易数据,运用公式(2)分别计算了7个东亚国家在半成品、零部件和最终品之间的比较优势指数。结果显示,东亚各国在这三类产品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优势,例如,中国、泰国在最终品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表明这两个国家集聚了较多加工组装环节;而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半成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可能是这两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型产品比较丰富;菲律宾、新加坡、日本、韩国在零部件生产中占有比较优势,表明它们集聚的加工制造活动较多在零部件生产环节,这也是由加工制造向加工“智造”转型的重要基础,马来西亚和中国在零部件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也超过了1,表明这两个经济体也已经在向零部件生产转型(表3)。

总的看来,东亚各国的确在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似的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迅速增加,这也造成了新世纪以来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出现了“合成谬误”的倾向。但是,东亚各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仍处于上升过程,总体上未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困境,同时,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差异,并且大多数经济体更多表现为零部件上的比较优势,这是由单纯的加工组装转向零部件制造等价值链相对较高环节的积极姿态,也为避免深度陷入“合成谬误”创造了条件。

3 东亚国家突破“合成谬误”的总体思路

3.1 “合成谬误”给东亚国家间关系造成的困局

在产品内分工的条件下,东亚、东南亚各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过程中,大多依托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便利的交通、通信设施以及优惠政策,从吸引加工制造活动的集聚着手,参与到模块化生产程度较高的汽车、造船、电子等工业部门,较快地实现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贸易规模的扩张,但也面临着“合成谬误”的威胁,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高、价格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这也使得有关各国较少存在贸易互补,更多存在贸易竞争,难以为增进友好合作奠定经济利益基础。典型的如中国,近年来中国经常遭遇周边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2009年后,东盟对华启动的贸易救济措施迅速增加,2012年达到了16起,2013年也有8起[32],而相关贸易通道也变得较为敏感,不利于东亚国家之间的全方位友好合作。更重要的是,东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未改变其要素禀赋优势,仍有不少国家主要通过普通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投资[33],这就难以迅速摆脱“合成谬误”的威胁,而东亚各经济体较高的储蓄率与较为节俭的消费习惯[34],又使得各国的国内市场规模普遍狭小,需要依靠外部市场吸收工业制成品,才能有效完成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这就加重了对外部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使关键技术和市场资源都被发达国家所控制,从而为外部力量干预东亚事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推算,美国GDP增长率每浮动1个百分点,对新加坡、日本和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影响分别约为1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35]。不过,相较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发达国家对东亚事务更关键的影响还在政治层面,例如,有研究显示,美国的作为有效拖延了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而美国和东亚各国不对称的相互依赖,也可能加剧国家间的摩擦,甚至导致地区冲突[36]。近年来,中国的南海危机中总有外部势力插手的影子,就是这方面的现实表现。

3.2 东亚各国突破“合成谬误”的基本路径

很显然,东亚各国在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过程中遭遇“合成谬误”的威胁,最关键的是东亚各国在要素禀赋上的优势差别不大,都选择了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嵌入。为此,要想摆脱“合成谬误”的困境,关键就是要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在产品价值链上的升级,进而实现分工的多样化。虽然东亚、东南亚各经济体大多经历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发展历程,人口多、底子薄,不得不发挥劳动力优势,从吸引加工制造环节嵌入国际产品内分工。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各国应该可以逐步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努力向价值链的高端转型。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尤其要加快培育在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尽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转变,这对于破解“合成谬误”困局、增进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都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此外,随着各国新的比较优势的建立,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也有望加速,这对于形成互利共赢的东亚国家间关系将具有积极价值,也能有效降低外部势力对东亚国家间关系的负面影响。

4 结论与展望

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东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出口导向策略的成功经验,基于自身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优势,集中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从而面临“合成谬误”的威胁,不仅难以收获丰厚的贸易利润,还面临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竞争压力,从而使得东亚国家间的友好合作缺乏经济利益互补的牢固基础,并受到外部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影响。不过,由于东亚各經济体的收入贸易条件仍在上升,比较优势也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多年的加工制造活动发展也积累了不少人力资本培养、技术开发和管理制度改革的经验,因而完全有可能通过进一步培育各自的无形要素优势,改变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度高的现状,突破“合成谬误”的困局。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更应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扩大内需,改变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状况,尽量减少与周边国家的恶性竞争,积极与东亚各经济体逐步建立互补合作的贸易关系,这不仅将增进我国积极和贸易的发展效率,也能优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并为以互联互通的方式更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的发展愿景夯实基础[37]。

参考文献:

[1] 马万祺. 21世纪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0(5):3-4.

[2] 于国政,周玲,陈唯. 中国周边海洋地缘关系发展态势探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5(4):11-19.

[3] Ross S A. Adding risks: Samuelson's fallacy of large numbers revisited[J].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99, 34(3):323-339.

[4] Cline W R. Can the East Asian model of development be generalized? [J]. World Development, 1982, 10(2):81-90.

[5] Razmi Arslan, Blecker Robert.Developing country exports of manufactures: moving up the ladder to escape 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 [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8, 44(1):21-48.

[6] 张亚斌,车鸣,易先忠. “合成謬误”与中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J]. 世界经济研究,2010(8):33-38+88.

[7] Jones R W, Kierzkowski H.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theoretical framework[J]. Ajr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988, 165(6):1485-6.

[8] 孔翔,钱俊杰. 我国大城市近郊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J]. 经济地理,2009, 29(12):51-83.

[9] Hummels D,Ishii J, Yi K M.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75-96.

[10] 卢锋. 产品内分工[J]. 经济学:季刊, 2004(4):55-82.

[11] Helleiner G K. Manufactured exports from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ultinational firms[J]. Economic Journal, 1973, 83(329):21-47.

[12] 黎峰.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地位:内涵及影响因素[J]. 国际经贸探索,2015,31(9):31-42.

[13] 刘建江,李曼,袁冬梅. 美国干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动因与举措——基于复合相互依赖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11):61-66.

[14] Lopez, J.G., Holmes P.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R].NCCR Working Paper, 2011.

[15] 孔翔,杨宏玲,黄一村. 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活动的区位选择与布局优化[J]. 地理科学,2013,33(05):521-528.

[16] Caves R E. Reading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M]. London: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by R. D. Irwin, 1968.

[17] 张云雷. 权力、道德与永久和平——汉斯·摩根索国际政治思想再阐释[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2):22-37+156-157.

[18] Hans J. Morgenthau, In Defens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1: 242.

[19] 孔利亚. 经济全球化下中巴战略关系的新思维[J]. 南亚研究季刊,2007(1):20-23.

[20] 杜映昕. 国家间政治冲突对贸易的影响——文献综述及基于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报,2015(1):124-144.

[21] Raymond Hicks, Milner H V, DustinTingley. Trade policy, economic interests, and Party Politic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AFTA-DR[J].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014, 58(1):106–117.

[22] 庄宗明,蔡洁. 国际贸易消减国际冲突的理论与经验分析:以亚洲国家为例[J]. 世界经济,2008(09):85-95.

[23] 倪春纳. 构建和平还是滋生冲突?——经济相互依存对国家间关系影响的理论之争[J]. 国际论坛, 2013(06):31-36+78.

[24] Collins R. Book Review 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by Richard Rosecran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6, 92(3):875.

[25] Bhalla S S. Chinese mercantilism: currency wars and how the east was lost[J]. Working Papers, 1998(1):5-7.

[26] Sarkar P, Singer H W. Manufactured expor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ir terms of trade since 1965[J]. World Development, 2007, 21(4):333-340.

[27] 盛斌,果婷.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0):4-21.

[28] 张亚斌,车鸣,易先忠. “合成谬误”趋势下中国外贸发展绩效与战略调整[J]. 广东社会科学,2011(1):35-40.

[29] 林桂军,汤碧,沈秋君.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发展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J]. 国际贸易问题,2012(11):3-18.

[30] 方文超,肖晨明. “合成謬误”之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周年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2(1):88-98.

[31] Affendy A M, Yee L S, Satoru M. Commodity-industry classification proxy: A correspondence table between SITC revision 2 and ISIC revision 3[J]. Mpra Paper,2010(1):4.

[32] 于洋,罗蓉,常雁,等. 东盟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情况[J]. 中国贸易救济,2013(7):50-52.

[33] 卢万青. 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变动趋势——基于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视角[J]. 国际贸易问题,2009(07):61-70.

[34] 李淑娟. 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成因[J]. 当代亚太,2006(1):36-42.

[35] 樊莹. 东亚贸易合作的最新态势、原因与面临的挑战[J]. 亚太经济,2009(3):13-17.

[36] 沃尔兹. 国际政治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167

[37] 安虎森,栾秋琳.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亚分工新格局的演变及实施方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17(02):22-29.

[38] Park Y C. The little dragons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Pacific Asia[J]. World Economy,2010,12(2):125-162.

[39] 桑百川,杨立卓. 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 经济问题,2015(8):1-5.

[40] 郑昭阳,周昕. 中国在东亚地区贸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零部件贸易的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07(8):22-29+86.

Influence of "Fallacy of Composi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ast Asian Countries

KONG Xiang, LI Xiao-ya

(Center of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 Institute for Glob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has played more remarkable role.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caused by areal division oflabor, which is also viewed as the important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 relation. Based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allacy of Composition" under the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and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resent trade data of East Asia counti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participation with similar productive fac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on their re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are embedded in the 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viathe low end of value chain, thus there exists "Fallacy of Composition" to a certain extent,which will make the East Asian countries be lack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offer an opportunity for external developed countries to intervene the relations among East Asian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 advantages among these countries and 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is likely to be a kind of phased phenomenon, 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build a mutually beneficial economic trade relationship. Therefore, as the largest economy in East Asia,China should try to develop som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expand the domestic market of final consumer goods, so as to reduce the trade competi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expand the space for complementary cooperation.

Key words: intra 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fallacy of composi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East Asia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东亚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学霸“三小只”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