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增强诊断周围型肺癌

2018-05-02 00:34田素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征象肺结核螺旋

田素升,张 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医学影像科,新疆 五家渠 831300

中国中央癌症登记处的报告证实,2011年中国有60多万例肺癌确诊病例,其中52万例肺癌患者致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他恶性肿瘤[1-2]。目前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手段是CT检查,多项研究证明了具有典型征象的肺癌、肺结核病灶,CT平扫能够满意地显示病灶的形态,诊断价值较大[3-5],而对于不典型病灶,日常工作中往往借助增强检查来满足诊断要求。国内学者关于肺癌CT增强检查及其边缘和内部征象显示的变化研究报道少[6]。本研究试图通过肺癌组CT增强检查与平扫以及与对照组肺结核的比较,探讨肺癌CT增强扫描对于平扫检查的意义,以及肺癌CT增强+平扫检查对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65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肺癌患者为病例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61例,女36例,年龄40~85岁。鳞癌10例,腺癌51例,小细胞癌4例,肺癌结节43例,肿块22例,结节最大径<3.0 cm,肿块最大径范围3.1~9.5 cm。结核球32例,最大径范围1.0~4.8 cm。症状多见发热、胸痛、消瘦、纳差,部分患者表现为衰竭体质。肺门淋巴结转移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9例。

1.2 纳入标准

(1)入选的65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均有病理结果;(2)入选的97例患者的病灶形态学均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3)所有患者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4)入选患者的身体物理条件均可接受CT增强检查;(5)部分志愿者在增强检查前,均取得本人同意。

1.3 排除标准

(1)病灶属于中央型肺癌或者靠近肺门区;(2)病灶合并肺不张、背景复杂等境界不清楚;(3)有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衰竭,不能耐受增强检查者;(4)有青霉素、二甲双胍等过敏者;(5)精神障碍、孕妇、月经期及哺乳期患者。

1.4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Somatom 64排螺旋检查CT机。本研究9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检查前嘱患者平静状态下闭气练习。检查范围锁骨上窝至肺底。扫描参数:Acq128X0.6 mm,Fov333 mm,层厚3~5 mm;增强检查采用MEDRAD双桶高压注射器,流速3.0 mL/s,注射碘帕醇造影剂75~90 mL,0.9%生理盐水70 mL。注射造影剂0、30、60、90、120、180、300、450 s后,对病灶中心层面行连续扫描。

1.5 数据采集及处理

分别观察病灶平扫、增强检查后的征象变化;病灶CT值的测量尽量选择均质密度、最大层面,绘制时间密度曲线,同时测量病灶CT强化峰值(最大强化CT值的平均值),计算强化增值(最大强化CT值-平扫CT值),SPH/PPH(病灶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CT值的比)[7];借助多平面重建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技术(重建层厚10~20 mm),更大范围观察病变内容及边缘信息。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对资料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5例肺癌患者平扫及增强检查的CT征象比较

结果显示周围型肺癌边缘征象中,短毛刺征征平扫显示率比增强检查显著(P<0.01),而高密度点条征,增强检查明显高于平扫(P<0.01,表1)。

表1 肺癌组CT平扫+增强扫描边缘征象比较

2.2 肺癌组CT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

CT平扫检出阳性病灶45例,阴性病灶21例;而CT增强检查检出阳性病灶58例,阴性病灶28例(表2)。

表2 周围型肺癌CT平扫与增强检查准确度四格表

2.3 CT平扫与增强检查的诊断准确度比较

以强化增值20 Hu为阈值,CT增强检查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指数及准确率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周围型肺癌CT平扫与增强检查诊断准确度比较(n=65,%)

2.4 肺癌组与肺结核对照组平扫CT值、强化峰值及强化增值的比较

结果显示,肺癌与肺结核组的平扫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增强峰值及强化增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4)。

表4 两组病灶平扫CT值、强化峰值及强化增值的比较(Mean±SD)

3 讨论

肿瘤学研究表明,肿瘤为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8],而肺癌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肿瘤,其超早期(最大径<1 mm)多无肿瘤血管生成,为了生存及扩张,必须依赖新生肿瘤血管的形成[9],临床上发现的癌结节,几乎都有丰富的肿瘤血管,目前多认为肺癌的肿瘤血管主要来自于支气管动脉,少数源于其他动脉分支,而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血供[10]。肺结核属于乏血供病变,增殖生长期有少量血供,干酪坏死期很少发现滋养血管[11]。据此,通过平扫+增强检查,测量病灶的CT平扫值、强化峰值,强化增值,SPH/PPH比值,借助后处理工具更好的暴露肿瘤内部的血管征象,以及病灶的边缘征象等,从而进一步评估病灶的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信息。

短毛刺征主要表现为癌细胞侵袭引起肺间质内出血、纤维化和瘤内瘢痕收缩等改变[12-13]。本研究显示,增强检查显示短毛刺征的灵敏度远不及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增强检查后,肿瘤周围丰富的毛细血管暴露,而此时由于上述血管的显影,平扫显示清楚的短毛刺征象反而被掩盖。本研究亦显示其它周围型肺癌常见边缘征象,平扫与增强检查无差别。

高密度点条征指增强后,肺癌肿块内出现高密度的点状或线状血管影,可能与癌肿内的血管走向与CT检查层面不平行有关,认为表现高密度点条征的血管可能是残留在肺癌组织内的宿主血管,而非新生的肿瘤血管[14]。有研究借助光镜发现该类血管壁厚而完整,有平滑肌结构[15]。也有研究认为肺癌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间链接松散,基膜易断裂[16]。有文献报道在孤立性肺结节中,此征象仅见于肺癌[6],本研究借助MIP后处理工具,在65例肺癌中发现27例(41.5%)该征象,在32例肺结核中发现14例(43.7%)该征象,且无论肺癌或者肺结核,最大径>3.0 cm的肿块几乎均有该征象,而最大径<2.0 cm的结节很少出现此征象,推导该征象可能与病灶体积有关,本文观点尚需进一步论证。

肺癌CT强化的基础是新生血管富含造影剂的蓄积、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17]。肺癌有大量扩张、迂曲的新生血管,同时引流脉管缺失,所以,瘤体内造影剂蓄积增加而排出减少,强化幅度显著而降低缓慢,动态扫描曲线类似抛物线[18],而良性结节富含纤维化成分、血管成分减少[19],故CT强化相对减弱。本研究肺癌组与肺结核对照组增强峰值分别是60.35±21.56 Hu、40.09±14.41 Hu,强化增值分别是41.03±13.72 Hu、12.42±15.04 Hu,与赖宝艺等[20-21]研究结果相近或基本一致。唐志健等[22]研究表明肺癌CT增强检查60 s后,比平扫CT值大(P<0.05),与本组结果一致。

CT增强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肺结节主要是依据二者之间的微血管密度[23],将病灶强化CT峰值与同层主动脉CT值的比作为强化指标,以降低因个体心输出量不同而产生的误差[24]。任法云等[25]报道,SPH/PPH的比值大于6%时,即可诊断为肺癌,支持本研究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SPH/PPH分别是(22.01±1.93)%、(4.53±1.08)%。 Yamashita等[26]将肺癌的CT值范围扩大为20~60 Hu区间,如果将20 Hu作为鉴别良恶性的强化阈值,其灵敏度为95%,特异性为70%,准确率达89%。任宝恒等[27]研究结果显示,CT增强检查的灵敏度为91%、特异度为88%、准确率为90%,与本研究肺癌组CT增强检查的灵敏度(89.2%)、特异度(87.5%)、准确率(88.6%)基本一致。

总之,肺癌CT增强检查后,通过分析评估其一系列强化信息,与平扫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而其边缘征象无临床意义;与肺结核相比,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Chen W,Zheng R,Zeng H,et al.Annual report on status of Cancer in China,2011[J].Chin J Cancer Res,2015,27(1): 2-12.

[2]Zheng R, Zeng H, Zuo T, et al. Lung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1[J].Thoracic Cancer,2016,7(1): 94-9.

[3]范 丽,望 云,管 宇,等.临床Ⅰ期周围型肺癌的MDCT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03): 354-9.

[4]王仲楚,方克灶,苏缪广,等.16层螺旋CT诊断肺内结节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04): 627-8.

[5]田 艳.临床Ⅰ期周围型肺癌的MDCT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8): 56-8,61.

[6]周永生,张承惠.CT薄层增强扫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02): 28-30,67.

[7]王文生.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08): 1483-4.

[8]郑红伟,俞鹏辉,陈 勇,等.中晚期肺癌20例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2): 276-8.

[9]Folkman J, Angiogenesis SY. Angiogenesis[J]. J Biol Chem,1992,267(16): 10931-4.

[10]郑海平.多排螺旋 CT 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22): 3319-21.

[11]王 红,贾文霄,马景旭,等.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05): 1-4.

[12]关玉宝,李靖煦,陈 淮,等.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CT形态学征象、ERCC1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2): 2180-4.

[13]王云盛,郑海澜,刘红宇,等.多排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2): 2269-71.

[14]方 丽.原发性肺癌的同层动态CT增强与MVD相关性研究[D].南京: 东南大学,2006.

[15]周永生,张承惠.CT增强扫描高密度点条征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03): 188-90.

[16]Littleton JT, Durizch ML, Moeller G, et al. Pulmonary masses:contrast enhancement[J].Radiology,1990,177(3): 861-71.

[17]Miles KA. Tumor angiogenesis and its relation to contrast enhancement on computer tomography[J].Eur J Radial,1999,30(1): 198-204.

[18]徐艳红.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 3467-8.

[19]杨 鹏,魏方军,罗晓东,等.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03): 274-6.

[20]赖宝艺,孙华平.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2): 2274-7.

[21]刘 辉,孙立哲.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09): 1469-70.

[22]唐志健,韩宝勇.64排螺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4,36(5): 757-8.

[23]Guimaraes MD,Marchiori E,Odisio BC,et al.Functional imag-ing with diffusion-weighted MRI for lung biopsy planning:initial experience[J].World J Surg Oncol,2014,203(12): 1186-92.

[24]贾群玲.CT与MRI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0): 42-5.

[25]任法云,付克广.低剂量CT在肺结节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05): 389-93.

[26]Yamashita K,Matsunobe S,Tsuda T,et al.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reliminary study of evaluation with incremental dynamic CT[J].Radiology,1995,194(2): 399-405.

[27]任宝恒,周庆元.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鉴别肺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 59-61.

猜你喜欢
征象肺结核螺旋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