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8-05-14 14:27阚金丽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阚金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语文素质的培

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内容和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特征。在小学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对民族思想和文化进行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在小学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教学。

一、结合古诗词的学习,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古诗词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因此,通过古诗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學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对教学情境进行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传统文化浓厚而且沉淀,通常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应当借助古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渗透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此诗是一篇七言绝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促使学生对重阳节进行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喜爱,如中秋节、春节等,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和学习,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同时采取对对联、猜灯谜以及制作中国结等相关的民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学习。

二、借助课本故事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促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促进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发扬。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很多的故事,能够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成语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故事进行学习和了解,并且对课文中人物的品质进行了解,懂得以和为贵的道理。同时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课文的学习对蔺相如和廉颇的高尚品质进行理解,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对故事进行深入的理解,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小故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认知和学习。

三、借助课文讲解,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择多是古今大家之作,在课文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较低。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教育,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弟子规中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相关的资料进行下载,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和孔子相关的故事,开展导入教学,并且促使学生对孔子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引出课文的学习,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孔子在拜师之前已经是一名有名的老师了,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的去拜师呢?通过孔子拜师这个事件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促使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的进行总结,促使学生对孔子的谦逊有礼、尊师重道进行学习,同时理解孔子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学生的关注。最后,教师结合弟子规的中“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对学生进行解释,促使学生深入的学习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对优秀传统文化缺少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促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借助古诗词,通过传统故事,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童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3).

[2]刘志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13).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小学语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