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 14:27王丽娟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教学应用

王丽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当代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改进创新教学方式

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教育工作者对其给予了相应的重视。本文基于思维导图的概念,深入探讨其在小学语文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思维导图是人们心智活动过程的具体体现,因此也被称作是心智图,它实现了传统语言智能、数学智能以及创造智能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教育界往往被当作是一种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用以表达发散性思维。因其具有强大的思维功能特性,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在改变人思维习惯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

一、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识字量较大。但由于传统的识字方法过于单调,仍旧按照先偏旁后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生字巩固阶段,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反复的抄写来熟悉字形,一味地机械抄写,导致识记效果始终难以提高,甚至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倦情绪,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而通过思维导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从而加深形象记忆,最终达到巩固牢记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字谜,将其与思维导图结合在一起,用以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泪”这个字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给予学生恰当的提示:与水和眼镜有关,左右结构,它在人伤心的时候就跑出来,以此正确引导学生识字。最后,在识字复习阶段,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形近字或同音字。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以往的阅读教学,教师通常是先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再归纳中心思想,以便于更加完整地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人类的发散思维是立体化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具有一定成效,但却只能将学生引向线性思维形式,两者不相符就会导致知识回生的问题,学生发现前后所学的知识对接不上,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时,便忘记了之前的内容。尤其是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这个问题对于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困扰,且阻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引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文章理解与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在文章的预习环节,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这样做的目的是助其理清文章脉络,再根据自身对于文章的疑问,进行思维导图的初步绘制,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还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在与组员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评点、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次阅读文章,再对比思维导图进行细化。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要以绘制思维导图为主线,学生在丰富导图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文章的解读,从教育角度看,这种教学方法并未偏离培养思维能力的轨道。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部分学生在初次接触思维导图时,通常无法熟练运用,此时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地指导學生,并带头示范,在课堂上展示优秀的思维导图范例,用以启迪学困学生。

三、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小学生的畏难心理较重,特别是对写作文,由于生活经历少,且思路狭窄,写作过程中往往无话可说,这与他们的想象能力缺乏也有一定联系。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一)运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写作思路

导致学生产生写作畏难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思路狭窄,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表示,教师布置的作文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开阔写作思路,利用思维导图,理清写作头绪。如以语文教材中的景色作文训练为例,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发散思维,结合春季景色的特点,把握好春天关键词展开联想,春天的云、雨、风、人以及动植物都可以用到作文当中,再根据春天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浅谈几点感受,这样一篇丰富生动的作文就完成了。联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辐射性思维模式,有思维就有思路,也就有了写作内容,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

(二)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写作想象能力

写作与想象力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想象也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对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作文素养。此时,思维导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笔绘制出来,再将其运用到写作中,这是想象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学生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童话阅读,再给予学生几个简单的关键词,让其自主展开联想,形成思维分支,最终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使作文更加丰富多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想象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并将其有效运用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冯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语文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