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05-14 11:32樊凯裴文娟曾维军杨苍玲张建生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问题

樊凯 裴文娟 曾维军 杨苍玲 张建生

摘 要 乌蒙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水土资源利用率不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析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存在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增加耕地数量;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应用多维立体调控技术,优化水资源时空布局;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修复。

关键词 水土资源利用;问题;对策建议;乌蒙山区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5.020

乌蒙山区即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四川、贵州、云南3省的38个县(市、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其扶贫的对象是农民,区域是农村,根本任务是解决农民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问题。水土资源的优化布局和高效利用,是提升耕地质量,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巩固温饱成果的重要基础。乌蒙山区以高山、丘陵为主,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该区域水土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笔者分析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乌蒙山区水土资源优化布局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1 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1 山地丘陵比重大,人均耕地面积小

乌蒙山区地处滇、黔、川三省接壤处,境内山高坡陡、切割纵横,相对落差大,最低海拔仅203 m,最高海拔4 500 m。地貌类型山丘坝兼备,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二者占总面积的80%以上。区域内宜农耕地资源有限,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地块分割破碎,地势高差悬殊,田块窄小,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非农占地日益增多,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而且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1.2 耕地质量等级低,土壤肥力不足

乌蒙山区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在7~12等,以低、中等地为主,主要是由于乌蒙山区以高山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进而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此外,乌蒙山区经济发展落后,耕作方式落后,再加上境内水利设施薄弱、灌排设施陈旧老化、坡旱地比重大等原因,导致区域耕地质量较差;而且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严重,肥力不足,作物产量低下。

1.3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

乌蒙山区多为高山峡谷,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平坝极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占用了较多的平坝地区,因此该地区坡耕地占比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再加上耕地分布零散,细碎化程度高,难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因此大多数土地的利用方式较为粗放,技术、资金投入较少,集约化程度低。

1.4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利用率低

乌蒙山区森林植被茂盛、雨量丰沛、水系较多,降水量总体来说十分丰富,但是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地区差异和年内年际变化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夏秋季多雨,冬春季干旱,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另一方面,区内地形复杂,多为山地丘陵,地势垂直差异显著,由于雨水径流,往往出现坡地缺水、坝田渍水的现象,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这些使得雨季大量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1.5 生态环境不断退化,水资源污染严重

近年来,由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加上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耕地等原因,使林草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湖库河流淤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此外,城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加剧,导致河流湖泊污染严重。

2 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建议

2.1 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增加耕地数量

采取有效的经济技术手段,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增加耕地数量。1)加强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包括荒山、荒地、滩涂等,增加耕地面积;2)加强对自然灾害损毁或生产建设活动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使其恢复到破坏之前的状态;3)对废弃建设用地进行拆除整治,把分散宅基地集中安置,将整治出的土地开垦成耕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2.2 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耕地质量

1)实施土地平整工程,针对乌蒙山区特殊的气候、地形条件,需要实施坡改梯工程,进行坡耕地治理,坡改梯不仅能够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还能拦蓄降水,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坡面径流,实现保水保土;2)要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田坎生态隔离带的建设,进一步稳固边坡、稳固农田,提高水土保持效益;3)要采取一定的生物化学措施,加强中低产田治理,充分挖掘中低产田的生产潜力,通过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耕地质量。

2.3 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的布局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扶贫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密切相关,各项规划之间的不协调是造成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优化乌蒙山区土地利用结构,首先就要将各项规划进行融合,探索以扶贫攻坚为导向,统筹区域发展、生态保护、人口控制和民族团结的多规协同耦合技术,对乌蒙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划分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土地利用结构调控关键技术,根据不同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从而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2.4 应用多维立体调控技术,优化水资源时空布局

由于乌蒙山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要对水资源进行多维立体调控。除了传统的坡改梯工程可以有效保水蓄水以外,还可以通过修筑蓄水池、水窖等集蓄雨水。在田间道路修筑集水槽,在路边修建水窖,可有效汇集路面径流,避免路面径流的浪费;修筑蓄水池,既可以集蓄降水,又可以引导坡面径流至水池,以备旱季使用,能有效缓解旱季缺水问题。

2.5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除了传统的环境治理措施以外,我们应该从区域发展角度综合考虑,明确山水林田湖草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进行优化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建立水土资源协同监管体系,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技术创新与政策研究。针对乌蒙山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坡耕地治理,对坡度较大、不適宜开垦的耕地逐步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2)加强城乡综合整治,减少污染排放,加强污染源控制;3)建立完善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3 结语

乌蒙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壤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水系发达,但是由于地形、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利用效率低。针对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促进乌蒙山区水土资源优化布局及高效、合理、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从而助推乌蒙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问题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