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本色”的建构

2018-05-14 08:54李树业
创新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李树业

[摘 要] 中国的大学自诞生以来,形成了完整的办学体系,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庞大的人才队伍,贡献了众多重大科研成果。但中国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大学精神缺失、人文情怀缺乏、不良学风滋生等问题。办好中国大学,首要之为还大学本色。回归大学本色应从选任校长、重视育人、严正教学、人文情怀、严明学业等方面着手,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变革中褪去行政化、营利性的色彩,逐步办成好大学。

[关键词] 大学本色; 人才培养; 好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8)01-0086-12

一、大学是什么

大学是什么,很少有人追问,甚至大学里的学生也很少追问,这种追问指的是理解而不是研究。大学生若不知道“大学是什么”,会使几年的大学生活难以有效度过。知道“大学是什么”,对大学人而言,校长就知道该用什么思想和理念来治校办学,其他大学管理者就知道该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规章来维护学校健康运行,教师就知道该怎么教书育人,学生就知道该怎么学习深造;对社会而言,政府就知道对大学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社会各界就知道该怎么关注和支持大学办学。

大学是什么?人们常说,国内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国外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就是大学,这是对“什么是大学”的一种回答。“什么是大学”与“大学是什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对作为同类事物的大学其存在形式的认定,“大学是什么”是对作为同类事物的大学所共有的质的规定性的认知。对“大学是什么”,知道的人越多,我们的大学就会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就会越办越好,就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在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变革时,首要的是保持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以避免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 [1 ]

“大学是什么”,古往今来,对此有诸多回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3 ]。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思想库”,“是一座人类精神的圣殿” [4 ]。

“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 [5 ]。

“大学是一个学术权力起主导作用的地方”,“是真理的集散地” [6 ]。

大学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造,它的内涵无比丰富,因而对它的描述也就多。笔者在学习他人对“大学是什么”的解读基础上,做如下概述。

大学乃树人之地,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创新思想、传承文化诸方面协同发展的组织。

现代意义的大学始于欧洲中世纪,其办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官吏、法官、牧师、医生等人才。因此,培养人才是大学创立的根本宗旨。

随时代变迁、思想进化,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教学型转为教学与科研并举,再转为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其培养人才的功能与能力更全面、更强大。大学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人才培养功能,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因此,大学无论怎么变化,万变不离树人之本。

二、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通过“大学是什么”的探讨,使我们对大学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下面通过“我们的大学怎么了”来了解、认识现实中的大学。

中国大学自诞生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办学体系,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庞大的人才队伍,贡献了众多的重大科研成果。但在發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大学办学质量不高,不能培养出具备优雅文化素养和优秀专业技术素质的创新人才等问题,即有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一)大学行政化

中国大学“行政化”似乎是个老问题,它对大学发展损害最大,损害了大学本质,使大学功能异化、变质,从“知识共同体”变为“利益共同体”,随之衍生出与行政化相应的一系列背离大学本质的问题。一是大学成为行政组织的同构体。我国大学是以公办大学为主的体系,公办大学分为副部级、厅局级和副厅局级,于是大学就成为行政组织的同构体,表现为工具性质和附属地位,从而使大学与学术共同体的本色渐行渐远。二是大学管理行政至上。在大学运行中,行政化管理统领着一切,大学的权威不再是知识创新,而是权力至上,因而坚守学术至上的人越来越被边缘化,教学尊严、学术权威都让位于行政权力,本末倒置。三是大学资源配置行政化。来自国家或政府部门的资源,按大学的行政等级配置,行政等级决定着大学资源配置水平,校内资源按人的行政级别肢解,有一官半职就更易得到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学术教学资源。四是工作机制行政化。对外对内以行政关系为准,大学行政烙印过于深刻。

(二)大学精神变异和缺失

大学精神是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质,反映了大学做事的态度、风格、品质、骨气。大学做事的态度是严谨治学、认真教学、严格育人,风格是标新立异、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品质是追求卓越、至善至美、勇于创新,骨气是敢于怀疑批判、敢于主持正义、唯真理不唯权力。大学精神的普适内核一般概括为崇善、自由、独立、批判、创新等。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其灵魂,大学若没有了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发展方向,没有了灵魂就会落魄。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大学已丢失了应有的精神,沉迷于媚俗的、功利的世界。一些大学的精神变异和缺失具体表现为:

第一,单向度育人。大学精神落在人才培养上是人文与科学的交融。但在大学的教育教学中重器轻道,即重科学轻人文,故而总是以“有用”为准砍掉“无用”,而“无用”的却是健全人格所必需的人文知识,亦育人成了缺失精神成人的单向度学历成人。

第二,缺失独立品格。从大学校长任命、机构设置、学位设立到招生名额,以及入学条件、学费标准等,全部由政府规定 [7 ]。教学、科研中的一些重大决策也服从行政管理安排,大学自治的独立地位丧失。

第三,文化品位下降,学术失范。受市场化的逐利影响,大学大搞创收,商业气氛越来越浓,坏了学术风气。一些教师搞科研只是为了拿项目,把学术当作一种逐利手段,研究成果缺乏真知灼见。办学的功利化和学术的逐利性挖空了大学文化基石,腐蚀了大学精神。

第四,学生的价值取向混乱,信仰危机。浮躁、功利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大学生躁动,把在象牙塔里“我要当科学家”的理想变成了在社会轴心机构中“我要票子、车子、房子” [8 ],把理想和前途歪曲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学习只是为了谋生,缺少内在的事业冲动和信仰追求,唯我意识日益强化,个人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第五,学术评论异化。大学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术空气非常稀缺,学术评论存在假大空吹捧,或是故做艰深剖析,特别在权势与学术观点发生冲突时,往往按照权力意志评论和修改学术观点,学术充斥着浮躁、浮夸之风。

(三)大学缺乏人文情怀

一些大学的行政管理者,过分看重行政职位,不能很好地与教师队伍打成一片。而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探讨学术、学业的机会,尤其是部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交流过少,不能真正起到指导培养学生成才的作用。大学本是一个释放人文情怀的地方,如果缺失真正的关怀和热情,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意韵怎么会在大学弥散?怎么会有学术至上的氛围?

(四)大学不良学风盛行

“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趴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感情剧一部接着一部”。

上述是引自《一名武汉大学毕业生的反思》①,文章中所描述的大学生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上课、考试、实验、论文等是大学生的中心环节,学生应当把这些学习环节完成好,但随意逃课成为常态,上课玩手机、开小差、交头接耳等屡见不鲜,考试作弊已成为高校难以根除的痼疾 [9 ],拼凑实验报告、伪造实验数据习以为常,学位论文东拼西抄。学习松懈、作风散漫等不良学风在大学里蔓延。

(五)大学成了文凭交易合法机构

部分大学开设各种学位班,用文凭“创收”,普通班学费3万~8万元,高级班20多万元,用钱换文凭;统招生不顾办学条件和资源,一味扩招抓经济效益,人均学费5000~8000元 / 年,许多学生也只是混文凭,不学无术;部分学校也存在向有地位或有经济条件的人士特发博士学位的现象,大学成了各种文凭交易的合法机构。

我们部分大学正在逐渐失去大学本色,带上行政性、营利性的色彩,成为高度行政化和市场化的“权利合一”机构。

三、我们需要的大学

我们需要的大学是好大学。而“好大学”除了世界或国内一流大学,还有一般大学。那么什么是好大学?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比较难,但对一所大学是否是好大学,人们形成了一些基本看法来判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一定是有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对大学而言,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自己,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只是形式上的存在,没有实质意义。好大学一定是有大学精神。没有精神的大学是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即使客观上存在也徒有“大学”之称,自然也就不是好大学。一所没有精神的大学,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不会发展,当然也就不会培养出有精神的人才。大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其所培养的人上,大学人会印上大学精神,他的做事风格就是那个大学精神的表征。因此,有精神的大学,培育的不仅是具有精神的学生,还会使民族、国家也具有精神。

大学办得怎样,除了看硬性量化的科研成果外,最根本的是看大学的精神,精神比科研成果更重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大学育人首要的是用大学精神来育人,“大学的使命在于最大限度地激活学子的精神交流,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气” [10 ]。大学的精神狀态好,培养出的人有鲜明的精神印记,有好的精神状态;反之,大学的精神状态不好,培养出的人没有鲜明的精神印记,精神状态也不好。精神是人的灵魂,人有没有灵魂,如诗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不论是培养科技创新人,还是培养接班人,都把人的精神面貌放在第一位,即培养有精神的人才,如果培养出的人没有精神,就不是真正的人才。现在,我们的大学都发展了,办学条件好了,为什么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多?原因大概会有好多,但最根本的是大学缺失了精神,大学人缺失了精神。大学高层管理者忙于行政事务,教授忙着搞项目,学生忙着学什么对找工作有用。大学变得越来越行政化、营利性,大学人变得越来越世俗、庸俗,亦大学和大学人缺失了大学精神。缺失了精神的大学,怎么能培养出有精神的优秀人才。对此,我们回顾西南联合大学会自然明白。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在抗战大后方联合办学,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然而老师和学生意气风发,教授出成果,学生出人才,其培养出的一流人才举世瞩目。试问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西南联合大学精神,靠的是师生百折不挠的精神!大学精神不仅是育人的第一需要,也是大学基业长青的根基。作为真正的大学一定是有大学精神的,判断一所大学好与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有没有大学精神。

(二)一定是研究学问的地方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 ]。好大学学术氛围浓,宁静致远,大学人可以潜心研究自己的学问。校长及其他管理者们研究治学之道,出治校思想,出办学理念,有了思想,学校发展就有了方向;有了理念,办学就有了特色。思想凝聚人心,理念激发人力,在思想的指引下,在理念的运作下,学校发展是一定的。事实上,大学发展史已证明了好大学都是校长的治校之道、办学理念使之发展成为好大学。如果校长不研究大学,不出治校之值、办学理念,而是研究官场,每天忙着迎来送往,他们所在的大学一定不会发展成为好大学。教师研究教书育人,不是只做教书匠,而是学术性的教学,即通过传播知识来育人,既要传授他人的知识,也要传授自己的知识。传授他人的知识,只有懂才能传授,这就需要好好研究他人的知识;传授自己的知识,只有有才能传授,这就需要好好钻研学术才会有知识。传授知识不是让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启迪生活智慧、凌空精神境界,亦教师以学问之研究引领学生,春风化雨,作育英才。因此尽心教学,努力研究,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既能教书又能育人,做到真正传播知识,传播真正知识,达到以知识育人之目的。否则,就是教书匠,只能讲述书本知识,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当然不能引导学生研究。学生研究怎样学习,如何做人成才。上大学,就是来学习、成才,就是以一颗宁静的心来读书,读好书,研磨他人的知识,研究自己的人生,学会做事做人,而不是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外因,但更在于自身,常言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成长成才,不能没有学校的育人环境,不能没有教师的育人教育,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自我感悟和修身。

研究高深学问是好大学的本色。大学不研究学问,背离了对知识与真理的孜孜以求,就成了科普机构,就失去了思想与精神的高度,就称不上是现代社会的思想库、人类精神的圣殿,自然谈不上匡正社会之风,引领社会前行。

(三)一定是教学至上

好大学始终保持教学至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大学划为5 级A 类本科以上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就是说大学是常态化高等教育机构。大学作为常态化高等教育机构,首要的是实施全日制常态化教学,教学成为大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治校办学的中心,是大学运行的纽带,是大学生命的根据。但由于科学的强势介入,大学出现了追逐科学,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工作的重心,放到了第一位,而教学居于次要,弱化或异化了教学。目前,许多大学闹着转型或为标榜自己,搞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等,其意图就是突出“研究”,觉得在大学前面加上“研究”,似乎就有了名氣、成了名牌大学。其实质是教学的边缘化,大学的本质发生了蜕变,由高等教育机构蜕变为专业的科学研究机构,本质属性不再是教育教学了。于是,人们就问这样的大学还是大学吗?更有学者惊呼这是“教育的终结”。

教学是大学生存之本,是培养人才之根。大学育人首先是知识育人,通过教学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懂得了如何做事做人,完善了人格。因此,无论大学怎样适应社会而变化,大学的本质不变,是高等教育与高深研究有机统一的高等教育机构,既要提供高等的教育,教化人成为有德性的和谐人,也要实施高深的研究,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净化人的精神和促进社会进步。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展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因此,科学研究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是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也无论大学如何随时代变迁而变化,教学将永恒地作为大学的第一要务。作为好大学,其教学不仅是居第一位而且是一流的。没有教学或教学被弱化的大学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自然不是人们希望的好大学。好大学一定是有教学尊严的、教学至上的。

(四)一定是读书求知的好地方

好大学一定是学生读书求知的好地方。大学不仅是读书的好地方,更是求知的好地方。大学是知识的殿堂、知识的海洋。在大学里,时时处处都与知识密切关联,教师上课是传播知识,学生听课是接受知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做实验是研究知识,为社会服务是运用知识;研讨、讲座、沙龙等各种学术活动,是在交流知识,沟通思想。看书有图书馆,看资料有报刊阅览室,到处充满着浓郁的学术气氛,博雅、宁静的校园筑成读书求知的好地方。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能读教科书、专业书,获得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能读文、史、哲、政、经各种经典名著,获得人文知识、感悟智慧,习得如何生活、怎样做人。读好书是做好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知识是不会做好人的,更不会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苏格拉底说:“知识即德行,无知即罪恶。”知识使人聪明与高尚,无知使人愚昧以致犯罪。知识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学生来大学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学习知识是学生的任务。为了使学生把书读好,学习到知识,大学不仅使学生有书读,还要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成为读书的好地方,让学生在这里专心致志读书,全身心投入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沐浴在有文学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之中 [11 ],读好书,学好知识,学会做事做人。

(五)一定是创新高地

鲁迅说,北京大学是常为新的。其实所有的好大学都是常为新的。大学里有致力探求真理的教师和生命勃发、激情四射的学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不停地进行高深研究,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发明,创造性劳动推动了大学创新,推动了大学创新的持续发展,大学成为创新高地,从而不断地向社会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科学、新技术;大学成为社会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源头活水,推动人类精神的提升,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大学创新是综合性和基础性创新,是一个思想体系,由诸多方面构成,非指某一方面创新,主要包含思想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方法)创新、文化创新、思维创新等。在现实中,大学创新依办学特色而不同,有些大学是侧重科技创新,有些大学是侧重人文社科创新,而思维创新主要指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所有的大学都以人才培养为使命,所以思维创新在任何大学都存在,且是大学创新的根本任务。

创新是好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好大学表达水平的最重要方式。大学通过不同的创新能力表达了大学水平的高低。凡是能进行原始性创新的大学,就是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凡是能集成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大学,就是中等水平的二流大学;而没有创新能力的大学便属于低水平,是三流或三流以下的大学。人们向往的好大学是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大学,没有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低的大学不是人们希望的好大学。因为没有創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低的大学,其培养出来的人也是没有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低下,谁都不愿意去或谁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大学学习。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除了在德性方面有差别,更大的差别在于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好大学一定是创新高地。

四、建成好大学之进路——还大学本色

办好中国大学,建成好大学,首要之为是还大学本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善用校长

一所大学能否秉承大学本色,能否建成好大学的第一标准是校长。校长是大学的掌门人,出好的治校办学理念,引领大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建成好大学。因此,选用校长就成为秉承大学本色、建成好大学的首个重要因素,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所大学的校长由谁来出任,要知人善用。在选人上,应市场化,通过招聘制将校内外真正懂教育、有学识,具有负责、正直、宽容等优秀品质的人作为校长人选。绝不能简单地把有一定行政级别的人,有一点名气的学者,或某种社会名人用来做校长,更不能把校长作为一个官位而将关系户或代表人空降。在任用上,要制度化,实施问责制,对校长任期的工作要全面、客观地考核与评价,对于做好、没做好,都要有严明的制度化管理,绝不能优劣不分,干好干坏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中国大学要办好,一定要善用校长,造就作风正派、工作能力强、热爱教育事业、“真做事,做真事”的校长管理队伍。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学校之魂。因此,善用校长对秉承大学本色,对树立大学精神,对大学发展,对人才培养是第一重大事情。

(二)回归育人本性

大学是育人之地。育人、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性。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相比,尽管目前办学受到的政治因素干扰不复存在,经济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①),培养出的学生达几千万名,但鲜少出现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或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破解“钱学森之问”,解决中国大学难以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的问题,当需正本,回归大学本性,使大学真正成为育人、研究高深学问、学术权力起主导作用的地方。

(三)严正教学

学校为教学而建。一方面,教学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点,是治校办学的第一要务,是大学生命之根。部分大学把教学变成了开发财源的途径,办各种文凭班,卖文凭搞创收,即使谈教学或教学改革也不过是进一步扩大创收的新途径、新手段。如当下谈的“双一流”建设,又会有少数利益追逐者掀起新一轮以建设“双一流”为名目的各类项目、各种工程,通过这些项目和工程中饱私囊。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是以这样那样的名目搞运动,而是按照大学的本色,一年又一年,一步又一步,实实在在地治校办学积累形成的,是水到渠成的事。学位交易、文凭买卖、职称经济等等,使教之不教,育之不育,削弱了教学,异化了教学,教学居于次要,而以权力和利益升级为重心,盘踞首位。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的教育转型为“应付教育”。“应试教育”是我国初等教育的一种现象,即教学是为了考试,考高分上好大学。对这种现象,人们进行了批判,指出其背离了教学宗旨,不利于培养人才,但批判的同时应该认识到老师与学生为了好成绩在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做事的精神是不应否认,也不能否认。反观大学教学,学生学习有很大的自由度,老师教学有一定的自主性,故而出现了围绕考试,删减章节,划范围,划重点,出复习题,更进一步是圈题(给出含考试题的几个复习题),步步逼近考试内容(考题),于是学生在考前的几天把复习题做好,就可以顺利结业。这样的教学,相对应试而言,不是在应付吗?当“应试教育”转型为“应付教育”,“应试教育”的那点实实在在做事精神也丢失了,所以在大学里随意逃课成为常态,考试作弊成为难以根除的痼疾 [9 ],实验拼凑和伪造数据,学位论文拼抄,平时学习松懈散漫等习以为常。如此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更不可能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离开教学,大学就不是大学。大学教学的乱象,要求我们一定要严正教学,维护教学尊严,崇尚教学至上。

(四)唤回真情

大学人分为管理人、教学人和学生,进而形成了大学人际关系。我们每每谈起孔子时,都视其为“至圣之师”,给我们留下诸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以及其他好多治世道理。这都是孔子与学生促膝谈心、真情相处、交流互动的结果。试想孔子与弟子不是真情相处,不是互相探讨,怎么会有智慧的交流和碰撞,又怎么会有真理的发现和创造?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学生与老师在真情交流互动中,培养了问题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师生之间缺乏真情,很难谈真诚相处,自然也就谈不上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合作创新。如果说学生在创新上就差一层纸的捅破,那么没有老师的指点,这层纸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甚至一辈子也捅不破。捅破这层纸靠的是真情。缺乏真情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不出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培养人才,是寄生在大学人以感情为纽带结成的人文情怀上的共同欲望和渴求。

(五)严明学业

学业是学生完成大学教育和学习的基本任务,是成为人才的重要前提。每名大学生只有很好地完成了学业,才能达到成才的基本目的,才能为成为更高级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但计划经济“大锅饭”模式衍生演化为高等教育“大锅饭”模式,即学位不分学习优劣, 不分努力与否,60分与90分获得的毕业学位证书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分。因此,在大学里上演着“60分万岁”“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混日子、混文凭的人越来越多,不良学风在大学里蔓延着。学风不正导致学业荒废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必须严明学业管理,对学生的学业要严格把关,在上课、实验、考试、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考察、审核,凡考核不合格者,严格按制度处理,使混日子、混文凭的人不再存在。要严格考评,区分学业优劣,并在文凭方面给出明确表达,使那些学业优秀的学子得到社会的认可。严明学业,提高学业质量,提升文凭含金量,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首为,是大学本色的高度表征。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3.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52.

[3]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0,142,146.

[5]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9.

[6]张楚廷.大学是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4(3):1-5.

[7]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4.

[8]劉尧.中国大学的十大缺失[J].当代教育论坛,2006(7):21-24.

[9]刘丁毓,王晓燕,李萌,等.浅析当前中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1(1):178-179.

[10]金生鈜.大学的改革向何处去,[EB / OL].(2004-09-13)[2017-05-08].http://www.china.com.cn /zhuanti2005 /txt /2004-09 /13content-5658869.htm.

[1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8.

[责任编辑:庞嘉宜]

Abstract: The universities in China, since their emergence, have achieved substantial progress and have formed a complete university-running system. Therefore; they have contributed numerous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es and nurtur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to China ' 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universities have bred many problems in their development including lack of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study misconduct and absent of university spirit. To run Chinese universities well, the first and foremost thing is to restore the true qualities of universities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selecting presiden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nurturing students, being strict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by de-administrating and making universities non-profitable can universities be run well.

Key words: Inherent Qualities of Universities; Talent Nurture; Good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