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2018-05-14 11:47余沛高庆敏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余沛 高庆敏

[摘要]文章基于河南省35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实现科研岗位与教学岗位分离;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研机制改革;加强科研经费支持。

[关键词]民办高校 科研创新能力 改革路径 青年教师

[作者简介]余沛(1983- ),男,河南永城人,商丘工学院,讲师、工程师;高庆敏(1952- ),男,河南郑州人,商丘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南 商丘 47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类)“河南省民办高校在转型发展中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考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JKGHZD-1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3-0090-03

一、调查背景

我国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青年教师占比大,是民办高校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但受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环境欠佳等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薄弱。在新时代民办高校发展的背景下,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为深入了解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状况,课题组成员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调查问卷表与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河南省民办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调查。民办高校包括商丘工学院、商丘学院、郑州西亚斯国际学院等35所,其中本科院校12所、专科院校18所和独立学院5所,有理工类、经济类、财经类、电子类及信息类等多个学科类别。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26份,收回606份,回收率83.47%,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为93.89%。其中,男教师占35.31%,女教师占64.69%;助教占51.82%,讲师占25.58%,副教授占14.19%,教授占8.42%;来自本科院校的教师占35.64%,来自专科院校的教师占51.49%,来自独立学院的教师占12.87%;30岁以下的教师占53.63%,31~40岁的教师占46.37%。

二、影响民办高校青年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83.17%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办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及经费支持

对河南省35所民办高校调查显示,目前民办高校科研创新中存在最为典型的问题是“学校对科研工作重视不足”及“科研经费太少”问题,分别占32.58%和33.29%;另外,还存在“经费下拨太慢”“经费划拨体制不太合理”“科研项目申请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侧重教学,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科研,对教师科研支持较少,尤其是经费这一方面,导致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下降。在“您认为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创新能力最有效方法是什么”的调查中,58.36%的教师一致认为“提升科研经费资助”。另外,民办高校经费下拨太慢,经费划拨体制不太合理。民办高校在获得科研资助时,上级下拨的科研经费要经过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审批,相当一段时间才到民办高校账户上,而从民办高校账户分拨到科研教师手中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在研究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即相关部门在一些科研项目申报条件上对民办高校有所限制,注重高校性质和学校知名度,导致民办高校项目申请较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二)青年教师的薪资水平及科研设备投入

调查对象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硕士,聘任薪资较低,导致青年教师流动性大,没有归宿感。另外,民办高校科研设备较差,部分民办高校仅有基本的教学仪器,更不用提专门用于科研的设备仪器了,导致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较低。调查发现,目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薪资有待提升、缺乏归宿感、职称晋升难、深造机会少。工资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收入,在调查中发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关心最多的是薪资水平,但目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薪资太低,有待提高是最大的现实问题。民办高校需要适当提升青年教师的薪资水平,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让其有归宿感,从而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科研上,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科研奖励机制及自身因素

从课题组的调查可知,目前民办高校科研中存在“科研论文及专利奖励低”“科研奖励体制不全”等问题,这也是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民办院校中,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的奖励额度和发明专利的奖励额度远远少于公办院校。同时,民办高校科研奖励体制不完善,如大部分民办院校教师没有科研奖励积分;教师在科研过程中不能报销科研费用支出,要在科研结项之后才能报销相关费用等,导致教师需要前期垫资进行科研,这对于工资水平较低的青年教师而言,无疑大大影响他们从事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另外,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较低与自身也有关系。大部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是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博士研究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实现科研岗位与教学岗位分离

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是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推动力,是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民办高校教师数量少、课时量大,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备课和教学,没有较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调查显示,53.11%的青年教师表示没有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民办高校要重视科研工作,增加一部分科研岗位,让热爱科研、有科研兴趣的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岗位,使其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逐渐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人数比重,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分离,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倾力打造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是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

第一,提高青年教师的薪资水平,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使青年教师专心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探索建立以科研价值创造和教学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为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提供制度层面的支撑。

第二,积极开展专题科研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的基本程序,了解科研项目申请的详细步骤等,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水平。

(三)大力推进科研机制改革

第一,推进科研质量改革。民办高校要获得大项目或好项目,不仅要提升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申请项目的主动性,更要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度,不要一味在市厅级相关的小项目上停留,坚决杜绝“拾到篮子都是菜”的现象。同时,学校领导要深入推行科研标准化管理,全面系统地提升科研工作质量,依托自身的优质资源,从最熟悉的学科入手,确保项目的申请质量,对高质量的科研项目进行校内配套经费的奖励。

第二,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动力改革。一是要深度推行科研奖励改革,从优化学校科研管理体系、职称考评机制、选人用人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民办高校董事会要担起顶层设计的责任,以更专业的水平和更高的责任担当,制订符合本校发展的改革方案,经学校董事会决策后强力推进。二是要坚持科研创新发展,加强教师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整合原有的旧模式,打造新亮点,形成新的发展空间和科研项目增长点,尤其要学习借鉴省内外知名民办高校、重点高校的奖励力度和创新模式,对高校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顶尖技术进行学习,尽量突破和掌握一批领先的核心研究方法,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同行院校的创新水平,彻底向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

第三,民办高校要积极推进效率变革,与各个二级学院开发和运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建立系统、科学、实用的工作流程;及时梳理科研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教学工作检查次数,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为青年教师增加科研时间。

(四)加强科研经费支持

第一,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优惠,支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民办高校每年要投入一定资金激励青年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如设立校级科研项目,为青年教师申请省部级以上项目做好基础工作,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同时,构建民办高校“校校合作+校地合作+联合项目开发”模式,进行协同联动,充分利用重点高校的知名度和企业的技术和资金等,来创新科研模式,争取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

第二,民办高校要加强科研项目积累、管理和后期工作,建立重点项目支持和投入机制,加强校级科研团队建设,按照一定的要求增加人员和经费的投入,提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加大科研奖励办法的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田雷.地方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7(10).

[2]邹建国,言捷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学刊,2017(4).

[3]王佳丽.我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與职业,2017(13).

[4]刘智勇,刘玉.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策略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7(2).

[5]田兴国,吕建秋,黄俊彦,等.高校教师对创新型科研人才发展环境认知及改革意愿研究——基于全国61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科研管理研究,2017(6).

[6]纪建悦,朱彦滨.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科研人才流动动因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5).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