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音乐愉悦教学让学生自由快乐成长

2018-05-14 01:48何琦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年龄段教师应教学方式

何琦

由于以往的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及时的发挥。可想而知,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常常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教育部门现已提出了新的课程教育要求,并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段,教师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一特殊时段的重要性,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1 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继而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事实上,教学环节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故而教师还应该重视民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并且其认知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当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低年龄段的学生时,那么教师更应该为其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个性比较活泼,并且对各种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常常会在成年人的引导下大胆的想象与创造。故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进行更全面的探究,同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落实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的时候,可以借助该年龄段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音乐内容作为小测试。与此同时,将部分天赋异禀的音乐苗子重点选出,积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2 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授课,例如游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音乐教学可与舞蹈教学有机的融合起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则能够初步了解到音乐概念以及枯燥的技能动作等。实际上,乐理知识是非常复杂且专业的,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讲更加难懂了。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及时将其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并且适当的加入舞蹈的成分,确保其能够呈现出具象化以及形象化的特点。其实,学生的肢体动作也是一种特殊的肌肉记忆法,可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其中,学生的动作主要是听、触以及看,在不同的感官作用下,学生的协调能力也会逐渐得以提升。舞蹈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可将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而且手、脚均会受到一定的锻炼,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愿意融入到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对音乐知识以及技能饱有更强烈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将晦涩难懂的五线谱知识,以及间数等内容以趣味性的儿歌形式呈现出来,教师一边指导一边播放录制好的儿歌。儿歌的韵律需要准确性,并且具有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增强。事实上,在学生学习儿歌的同时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同时还能够将其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如此一来,小学生会对五线谱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且具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之前,教师可将音乐在多媒体技术下呈现出来,并同时为学生呈现出相关的图像资料,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教师可将歌曲中传递的情感进行拓展。其次,采用对唱或者是轮唱的形式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可将教学重难点以趣味性的形式呈现,例如借助动画的形式,逐层剖析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借此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感受与自主探究。故而学生便可在创新的时候进一步的巩固知识。当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时,则会逐渐将自己的学习兴趣逐渐得以增强。

3 有效地整合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升教学效率

事实上,低年龄段的学生对教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与高年龄段学生有所不同的,故而教师应将其中的不同进行明确的区分,同时细致的探究彼此之间的共性。相比较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的自学意识会更强烈,并且综合能力也会比較高。教师在低年级阶段中,应采用简单、有趣的教学方式,主要的任务是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于此同时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得以呈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高年级阶段,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当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事宜。当对学生有全面的认知之后,就需要及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满足小学生的情感需求之后,进一步为其知觉上的满足创造有利的机会。此时,教师需要积极做好的就是将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内容,借此满足学生对知识的热切需求。

高年级阶段的音乐教学更需要创新性的方式手段,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的驾驭音乐课堂。当然,高年级的教学方式与低年级阶段应有明确的区分,必须切实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适当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授民族团结相关的音乐内容时,可将音乐播放之后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借此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主观意识。如有必要,还可组建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丰富自身的思想意识。这样一来,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团结意识就会得到一定的锻炼。在民族意识的激励下,学生往往会更愿意学习音乐知识。当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及思想意识均得到显著的提升之后,教师还可将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历程等进行渗透,学生便会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氛围以及时代的气息。最终,学生的学习乐趣就会得到提升,当然课堂的生动性也会随之增强。

由以上内容可知,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并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往往容易接受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且在这一氛围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之后,其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高效的发挥,故而有助于其音乐潜能的呈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应及时将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创新理念得以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猜你喜欢
年龄段教师应教学方式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珍惜现在的年龄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教师应如“水”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