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导向的心理主题班会模式初探

2018-05-14 02:45曲媛媛李文婷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高职生班会

曲媛媛 李文婷

主题活动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心理主题班会的现状,并科学设计出以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培养目标的心理主题班会方案,提出保障班会实施的措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发生。

1 前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逐渐从传统的以干预和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与困惑,转向重视大学生的积极潜能、力量的挖掘途径上来,进而使大学生生活更幸福。比如开展的幸福课、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主题班会等等。

“积极心理品质”一词是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的,指美德和力量(潜能)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能战胜心理疾病。它主要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快乐和自决等要素构成。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会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心理主题班会来提升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发生。

2 心理主題班会现状

心理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的一种扩展,依托心理学理论,采用团体游戏、心理情景剧等形式,认识和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的心理问题和困扰。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主题班会的开展存在以下问题:

2.1 开展频率相对较低

目前高职院校比较常见的班会内容主要在诚信、感恩、爱国教育、安全等方面上开展,心理主题班会仅在近几年,国家不断注重国民心理素质建设,才正式纳入到常态主题班会模式下。

2.2 班会主题缺乏系统性

心理主题班会多集中在心理健康节期间开展,计划随意而缺乏精心准备,再加上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导致心理主题班会主题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空洞无味,系统性和整体性更无从谈起,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和问题。

2.3 班会内容缺乏体验性

当今的高职院校心理主题班会的开展,大多数情况下是辅导员、班主任或班委多采用PPT呈现案例分析以及讨论等方式,形式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主动参与不足难以触动学生内心感受,更谈不上学生的思考和共鸣,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 积极心理品质导向的心理主题班会方案设计

3.1 科学设计班会内容方案

高职生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评价水平各有不同。艾军(2012)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应在大一涉及一些生活适应和学习方面的内容,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性格与情绪和神经症等方面的内容应随着年级逐渐增加。李自维(2009)、研究发现大学生具备人性与爱的诸多优点,但是是在自我管理和约束上还有所欠缺。综合以往研究,作以下班会方案设计:

3.2 精心指导主题班会的实施

(1)高职学生在大三下学期集中到企业实习,特制定大一到大三共五个学期的班会活动内容,每学期共5期主题班会活动,每2-3周一次,每次45分钟,活动环节包括“热身游戏—主题游戏—互动讨论”三部分。

(2)目前班级心理委员大多是由辅导员指定或者其他班委兼任,致使心理委员的工作难以获得同学认可。为了充分发挥起作用,可以在心理主题班会中让心理委员担任主角,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组织、策划、活动设计乃至主题班会的实施。这样,他们容易获得成就感,也更容易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为开展日常工作奠定基础。

(3)为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性,每学期开学2-3周内,由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委员们就本学期5个活动主题游戏具体操作开展系统培训,提出活动的难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导心理班会顺利开展。

(4)学期末,心理咨询中心组织心理主题班会评比,为心理委员提供经验的交流与总结平台,为下学期班会更有效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心理主题班会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它的体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其他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途径不可替代的。日后我们会针对在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尤其是作为00后新生们的积极心理品质需求做更深入的调查和了解,逐步将心理主题班会常态化、模式化。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高职生班会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