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等式性质》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2018-05-14 03:37王保川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等式一节课性质

王保川

不等式的性质是学生今后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内容,笔者在文章中多方面探讨了不等式性质的教学方法:天平形象总结法、等式性质类比法、生活实例抽象法。在探讨完教学方法后,笔者对这部分内容作出了一个教学思考,内容和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1 不等式性质的教学现状

1.1 授课内容多少的不同

不等式性质的教学内容较少,一般的教师在授课时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授课方式是在一节课中完成对不等式的定义、解集和性质的讲解。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教师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再者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了数的比较大小,所以教师们讲解的比较快,学生们学习的也比较轻松。一节45分钟的课完全能将教学目标完成。另一种授课方式是把不等式的定义、解集放在一节课中完成,把不等式的性质放在一节课内完成。选择这种授课方式的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重要,应该好好为学生讲解。他们认为在不等式的性质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教学的实践中,他们觉得应该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第一种授课方式的人远远多于第二种授课方式的人。

1.2 探究不等式性质的不同方法

(1)等式性质类比法

采用等式性质类比法教授不等式的性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类比与迁移,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结论: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 对不等式性质的教学思考

2.1 对不等式性质教学内容选择的思考

不等式性质这一教学内容并不是整个七年级下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但是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还是有困难的。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清楚,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教授不等式的性质都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在探究不等式性质的时候不等过快的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得出结论。

2.2 对不等式性质教学方式的思考

对不等式性质的教学方式有很多说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一般的是采用的天平形象总结法这种方法看起来很形象,学生也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把身高、体积、面积等抽象的物体放在天平上去称就不合适了。而等式性质类比法对于初中生的要求太高,一来,类比就是猜想,猜想的正确与否不好判断,二来,不等式的性质有三条但等式的性质只有两条,至于不等式性质3是怎样得出来的,学生也很难理解。笔者比较赞同用生活实例抽象法来概括总结不等式的三条性质。这种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联系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归纳、总结,这种方法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

(作者单位:兰州市城关区二营学校)

猜你喜欢
等式一节课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智力冲关·奇怪的等式
一个等式的应用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