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2018-05-18 11:41刘忠学
读写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情境小学数学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传统的数学枯燥无味,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下降,数学成绩难以提高。因此,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成为当前广大教师的共识。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和分析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实际;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055-0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较远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课堂参与性逐渐降低,学习兴趣下降,思维不活跃,难以融入到教师营造的课堂情境中,不能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数学运用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一、通过挖掘生活素材,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传统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努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问题中来,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选择基础性知识掌握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回答,避免因问题过难而打击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想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不能给予学生严格的限制,如果设置过多的限制,学生便难以发散思维,与教师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例如在讲授《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我估计学生积极发言,可以直接站起来大胆说出自己位置。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学会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由于本课要求学生将已有的类似“第几排第几个”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首先,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站起来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说出自己的位置,并让同学们确定他们所说的自己的位置是否正确。紧接着,我请大家记好自己的位置,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依次往后数,明确自己是第几排。面对我大家从左起,这是第一列、第二列、依次往右数。一旦我说出位置,坐在该位置上的同學应马上做出我要求的动作。如,第二排第三列的学生请起立,如果你认为你自己符合条件,你就起立。这一游戏的设置,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游戏中,通过与自身的实际座位情况,树立了空间观念,明确了学习目标。例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只学习计算公式显得枯燥无味,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而我在教学时,一开课就创设了有趣的熊大和熊二比赛粉刷墙面的生活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代表熊大和熊二,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两个小组要想分出胜负,看谁最先算出这些多边形的面积,哪个组算的又快又多,哪个组就胜利。这样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二、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动天性,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和故事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获得知识。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我为学生创造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明要举办生日聚会,他邀请了7名同学参加聚会,此次聚会总共有8个人。妈妈为小明的生日聚会定了一个生日蛋糕,请问小明应该将生日蛋糕分成几份,每一份表示多少?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都过过生日,也遇到过分蛋糕的情况,这一故事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很快能够融入课堂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回答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情境,把抽象的内容通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小数》时,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复习三年级学过的知识。情境是这样的:星期六,田田和妈妈到超市去采购物品,但是田田不认识价签上的数,不知道具体是多少钱?你能帮助她吗?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准备好的一段逛超市的视频,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帮助田田说出商标上的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回忆起之前所学,自然深入到认识小数的课题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造良好生活式教学氛围,充分挖掘课本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新知,巩固已有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此外,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田秋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新课程(上),2016.

作者简介:刘忠学(1971-),男,汉族,甘肃省宁县人,本科,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情境小学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