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2018-05-18 11:41程业兰
读写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教学

程业兰

摘 要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性多少,影响着孩子的兴趣发展,如果老师教授得当,起到的效果,就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肌肉一样。但不是所有的教授数学的方法都行之有效,实际上,最近才刚刚被采用的一些方法就是得其反。这些方法不仅没建立起孩子们的认知技巧。而且导致了他们能力的萎缩,有三件事情可以发展学生数学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8,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091-01

一、创造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授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或数学思维方法。让他们亲自动手做做、画画、比比、量量、拼拼、剪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这样作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就是发展学生心智的艺术,一个就是年龄的增长,即使接受的是最糟糕的教育,人类的生理的发展也会发展人们的认知能力,一般来说大点小孩要比一个小两岁的儿童更加聪明,第二件可以发展什么心智的事情,就是对外在事物的接触,经常接触有趣的事物和问题的孩子,能够自由的扩展他们的思路,并探索新的思维模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玩魔方的孩子,能够发展出更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三维推力。第三种方法是激勵动机,玩魔方的孩子可能会发展出很强的空间推理能力的基础,然而如果没有很好的激励,她也不会把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如果他无法想出解决魔方问题的方法,就很有可能从此放弃这个东西,对学生面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用数学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创设冲突式情境,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

在新课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和步的实践能力,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既成性、稳定性特征相比较,数学思维具有过程性和动态性。数学思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既包含了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包含了思维品质。数学思维能力即能够依据具体情况,灵活、综合、合理的去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应该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与分类,更要研究数学思维的特性与品质。鼓励学生在玩中学习,表演数学小故事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发展个人动机的想法有两件事情是必要的,第一,必须有一个问题不容易解决,那么孩子绞尽脑汁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会使他的心志有所发展,如果学生拿到的试题永远是靠他当前的水平,很容易做出来。那么他的水平也就谈不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可想而知,整天举一个只有半斤重的哑铃,不会是肌肉得到增强,同样整天做简单的数学题,也不会使一个人的水平得到发展。天资聪颖的学生的老师,反而更容易忽略掉这一,而仅仅让他们的学生出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之下,这样,反而是这些学生没有用之地,这就好像一个先天条件很适合当运动员的人,没有经过刻苦的训练,就混灭了他的天赋,无论一个学生多么聪明,他都必须去做一些。他最初会做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如果他能够在五分钟之内解出一道题的话,这道题就不算。你到负有挑战性的题目。那种负有挑战性的题目,一般会花费一个人20mid到一周的时间来解决。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1串苹果,问:“老师这儿有14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个,你们说说看,可以分给几个人?”这时,会有一个男孩胆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一个一个分的。”其他小朋友都笑了,小男孩低下了头,脸红红的。教师随后说:“老师也是这样想的,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男孩低声地回答了问题,教师高兴地说:“你真棒,真勇敢。”教师刚说完,学生中传来了另一种声音:“老师,我也有一种方法……”

三、寻找最快的“捷径”

让男女同学进行比赛,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同一题目分别用书写计算和计算器计算,用时最短一方胜利,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做的最题做快的方法。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上在新课程改革进程有序推进的过程,有趣的课堂就好比一部优秀的小说,开头吸引人眼球,结尾令人难以忘记,要让学生对学数学有不放弃的性格,拥有数学推理的兴趣,和好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

兴趣教学是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是老师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的好方法。让学生学习到老师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自己不断去找寻答案,主动学习与探索。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参考文献:

[1]徐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8,89(1):00218-00219.

[2]杨桂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7,45(36):34-35.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