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动词“止”的英译探析

2018-05-23 11:50熊淋宵石径
中国科技术语 2018年2期
关键词:搭配翻译

熊淋宵 石径

摘 要:“止”是中医治法术语中的常见动词,其译法多样,各词典标准不一。研究借用美国当代语料库,从搭配的角度对“止痛”的译法展开分析,考证其英译选词的准确性,为最佳选词寻找实证依据。研究以搭配频数和互信息值作为参考标准,遴选出“止”的参考译法。

关键词:中医术语,翻译,搭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2.006

Abstract: Being one of the frequently occured verbs am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erms, it has many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in different dictionaries. Taking “zhito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zh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ocation by using 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s has been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recommended verb translations. Two parameters, frequencies and mutual information, are applied to select the best translations of “zhi”.

Keywords: TCM term, translation, collocation

引 言

中醫治法中使用大量的特色动词来表达中医的治疗理念,“止”是常见动词之一,常见搭配很多,如行气止痛、宣肺止咳、凉血止血、温中止呕等。其对应英译不仅译法多样,而且在不同词典中差异很大。例如,“止咳”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1]《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3]中分别译为relieve cough、suppress cough、stop cough。是否在这些英译动词中有最佳选译?而又如何确定最佳选词,以让译文更加准确和地道?本研究旨在借用大型语料库,从词语搭配的视角,初步探析“止”的不同译法,希望为中医术语动词的英译提供一定启示。

一 研究设计、主要步骤及方法

笔者选择《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1]《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3]《汉英中医药学词典》[4]《英汉汉英中医词典》[5]《简明汉英中医词典》[6]《新汉英中医学词典》[7]共7部中医英语常用词典,提取包含“止”的词条,整理其译法并总结常见的搭配。发现“止”的译法有8种之多,包括stop、relieve、check、arrest、suppress、alleviate、quench、stanch。而与其常见搭配词的英译基本统一,见表1。由于这些搭配词多属疾病症状、生理变化,其内涵与西医基本一致,因此借用了西医的词汇。很多中医翻译学者在谈论中医翻译时也强调词义对应性[8]、名词术语与英语的自然对应性[9]、采用西医概念进行对译[10]等。

鉴于与“止”的搭配名词的译法基本统一,笔者尝试利用这些搭配词来确定最佳动词译法。词语搭配研究之父弗斯(Firth)曾说,词的意义从与它结伴同现的词中体现[11]。由此可见词与词之HT间存在着潜在关联。中医翻译也要考虑词的搭配性和语义关联性[8]。互信息值(MI value)可用于测量词语间的搭配强度,计算一个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所能提供的关于另一个词出现的概率信息。克里尔(Clear)曾用下述例子说明MI值的原理:在一个1000万词的语料库中,词形kin出现了10次。这意味着kin在该语料库中出现的概率是0.000 001。但是,还是在这个语料库中,如果词形kith出现了5次,而且在5个实例中,kin总是出现在kith之后(Kith and Kin)。那么,当我们看到kith时,我们就有0.5的概率看到kin。这样,kith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揭示kin的出现[11]。MI值的差异表明词语搭配强度的不同。MI值越大,说明两个词之间搭配强度越高。当MI ≥3时表明该词与节点词之间有较强的搭配力,视作强搭配词[12]。因此,语料库工具能为词语搭配研究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能对词语搭配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描述。

因目前尚无大型医学英语语料库可用,研究选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以“止”的搭配词为节点词,跨距±5,在线检索全部实义动词。人工筛选出与中医动词术语“止”含义相近的全部动词词条。对动词含义及其与表1搭配词的索引行进行分析,确定最佳译法。下文以“止痛”为例,进行研究呈现。

二 “止”的中医内涵

查阅《辞海》《古汉语字典》《新华字典》《中医大辞典》,总结中医“止”的含义,见表2。

三 “止痛”中“止”的译法探析

(一)“止痛”中“止”的检索结果

以pain为节点词,在线检索出所有与其搭配的实义动词,人工筛选出与上述“止”字中医内涵“减轻、缓解、使停住”相近的所有词汇,见表3,按搭配频数高低排序,频数越高表示搭配越常见。表3中词条用动词原形词显示。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便于研究者分析,已经对检索词与其他词汇的MI值自动计算出来。

从表3可知,与pain搭配频数高的动词,其MI值并不一定高。MI≥3时,表示该动词与pain有较强搭配力,为显著搭配。动词reduce和stop虽然共现频数高,但其MI<3,表示与pain无较强搭配,吸引力不强。由于MI值和搭配频数可以作为译法选词的参考,从搭配词pain来寻找与中医“止痛”意义最匹配的动词。因此在选择“止痛”中“止”的译法时,可以排除MI<3的词汇,优先考虑relieve、ease、alleviate、subside,其次为lessen、soothe。

(二)“止痛”中“止”的英文释义

为进一步求证MI值较高的英文动词与其中医含义的准确性,笔者对MI≥3的动词释义进行考证,见表4。释义来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3]《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14]《道兰氏医学词典》[15]。结果发现,这些动词确实含有“缓解、减轻疼痛”之意,但并不能单根据词典来确定最佳译法,上述语料库工具可以弥补不足,为选择最佳译法提供实证支持。

(三)“止痛”的译法结构

笔者对“止痛”的译法结构从类联接的角度进行了探析。类联接是指与词的使用直接相关的语法范畴或语法词建立起来的语法型式[16]。类联接是词语搭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止痛”的典型类联接模式进行分析,有助于客观地描述词语的搭配行为,可对翻译起到借鉴作用。研究对优选动词relieve、ease、alleviate、subside的所有索引行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与pain搭配时的典型结构,见表5。

从表5可知,不同动词在主要句型搭配上略有差异。动词ease多使用ease the pain (of/in) 和ease sbs pain这两种结构,而relieve和alleviate用法差异不大,前三种结构都是常见使用形式。动词subside在搭配上绝大部分是pain作为主语出现,因此不能硬套动词,需要注意词的典型搭配结构。参照上述不同的类联接结构,在翻译“止痛”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搭配形式,还可以交互使用,丰富译文的句型结构。

四 “止”的译法总结

按与上述“止痛”相似的研究步骤,对其他常见“止”的搭配进行检索、统计与分析,总结出表6中 “止”的译法参考。另外,由于在很多词典中使用check和arrest来翻译止汗、止呕、止泻等,笔者对这两个词也进行了相应的检索和分析,结果没有发现任何表示减轻出汗或停止呕吐、泄泻等用法和例句,而更常用于其他语义。因此,在翻译止汗、止呕、止泻等短语时,可以优先考虑其他动词。

五 结 语

随着对中医翻译研究的深入,中医名词术语翻译已经取得很大进步,研究焦点逐渐转入其他方面,而在中医动词术语翻译上尚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中医动词内涵丰富,选词多样,不能简单采取类似名词一对一固定的翻译方法,而要根据后接的具体宾语,来确定最为准确和地道的译法。而语料库作为大型语言研究工具,内涵丰富的真实语言材料,可为中医动词翻译提供便利,以找到更可靠的实证依据,推动中医翻译工作前进。

参考文献

[1] 李振吉.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S].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3] 谢竹藩. 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4] 龙致贤. 汉英中医药学词典[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4.

[5] 魏乃杰. 英汉汉英中医词典[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 李照国. 简明汉英中医词典[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7] 方廷钰. 新汉英中医学词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

[8] 方廷钰. 中医翻译探讨[G]//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册, 2009: 317-322.

[9] 李照国.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2(6): 474-476.

[10] 何红斌. 中医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2(2): 160-163.

[11] 卫乃兴. 基于语料库和语料库驱动的词语搭配研究[J]. 当代语言学, 2002, 4(2): 101-114.

[12] 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语料库应用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96.

[13] Hornby A S.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 7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14] Sinclair J. 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15] Anderson M D.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M]. Philadelphia:Elsevier Saunders, 2012.

[16] 濮建忠. 英語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6): 438-445.

猜你喜欢
搭配翻译
色彩在主题餐饮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浅析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教材之我见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动词open的搭配研究
“反而”的语义韵考察
基于BYU语料库的英语专四词汇试题解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