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文化自信的建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018-05-25 06:07赖婷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文化自信高中生

赖婷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其中有文字记载的文化超过了三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洪流中,华夏文明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从未断流的文明。人们理应拥有这份文化自信,并将这份自信渗透到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学生的文化自信并非仅仅局限于生活方面,其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文化自信能够促进学生激发爱国的情怀。文章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高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形态进行分类,从而在历史文化自信、制度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中国的文化渊源和爱国主义的理论探讨及其实践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自信;爱国情怀;高中生

一、文化自信下高中爱国主义教育多角度发展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文化素养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纳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构建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體系,让社会主义的价值形态转化为文化形态,对渗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政治必修三中也提及了这样的内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丰富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力量,对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核心价值观的坚决落实,对高中生自身的发展和党和国家的稳步向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教育是我国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桥头堡”,施行新形势、新形态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面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立文化自信是高中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的关键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并让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紧扣新时期党中央的政策方针是基本要求,同样也是捷径。让高中生根植爱国主义的核心精神,根植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从历史性、制度性、学种性三方面建立文化自信,对促进高中生建立爱国情怀的价值导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文化的视野下,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探索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新方法,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机制,这样才能让科学化、智慧化的培养机制有实践的可能。

二、基于文化自信视野下,进行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1.历史文化自信

让历史营养能够被提炼,被深度挖掘,被运用于教育之中,让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文化自信的源泉,让文化自信成为高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法宝。中国历史必将以其传承性和坚韧性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无价的教学素材。我们在教育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应不断积累历史自信,即便是在新的时代,也要让历史的光辉融入新时代的潮流之中。将这份历史的坚韧融入教育中有利于新时代高中生将历史自信积淀内化成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精神旗帜。

2.制度文化自信

不断实践和完善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制度相关外延的不断改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文化自信视野之下的制度自信的主体思路。高中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对党领导下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建立自信,这就是建立高中生制度自信的具体形式。在高中政治教育层面,教师也应协助高中生建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学生能够端正对制度的态度,摒弃文化陋习,然后再上升到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中生真正地对党和国家的制度保持足够的自信,从而形成足够的文化自信,起到陶冶高中生爱国情操的目的,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有持久性和韧性。

三、总结

高中时段的学生往往在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阶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公民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价值组成,其对个人发展、社会和谐和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文化意义非凡。文化强国的战略,因为有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落实才被赋予了更崇高的意义,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化生活的板块,让学生能够在心中关联文化与爱国的要义,通过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这对我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文化自信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