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曲艺观探讨

2018-06-06 16:25田海龙
曲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曲艺工作者总书记

田海龙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指出了明路。我们曲艺工作者应当深刻思考,如何能为最终铺就这条康庄大道贡献力量 。

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 。

多元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一方面让我们的眼界更为开阔,进而能在科学比较中了解到各种艺术的优劣并取长补短完善自身;但另一方面 也有部分曲艺工作者,只见他长不见己优,对传统艺术妄自菲薄,没有文化自信。这种消极情绪如果不加遏制任凭传染,最终可能会导致曲艺缺乏创新的动力,让曲艺的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我们应有充分的自信。曲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艺术形式,是“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養分”的艺术形式。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我们为何还要妄自菲 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过文化自信,在十九大报告中更反复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 意义。

随着国家实力强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曲艺也一样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了一席之地。曲艺工作者更应该提振自己的文化自信,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 瑰宝,丰富完善曲艺文化,去影响更多的人。让中国艺术走出国门,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舞台。

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 根人民。

曲艺是通俗的艺术,他的创作和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要想创作出符合时代气息的作品,就必须到人 民中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其实是两个方 面的要求。

首先,在创作主题方向,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如此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进而受到欢迎。这是艺术的追求,更是方向的把定。

其次,在创作要求方向,要在坚持根本方向的前提下,脚踩坚实大地,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去。马季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他的法宝就是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了写相声《海燕》,他亲自出海打鱼;为了写《新桃花源记》,他到新农村去生活感受。有人说马季先生擅长歌颂型相声,其实歌颂型的作品最难写,真实的歌颂和空洞的口号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但是马季先生创作的这些作品都有血有肉,这正是得益于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和深刻认识。因此,我们曲艺工作者应该勇于歌颂,敢于歌颂,去歌颂朴实、歌颂生活、歌颂平常人平常事。

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要勇于创新,引领新时代曲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就是吹响了“曲随当代”的号角,要求曲艺工作者去 捕捉时代的气息,敢于创新,创作出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引领新时代曲艺发展。

曲艺的历史悠久,传统作品多,传统规矩也多。从继承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有了一座可以尽情发掘的大宝库;而从传承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对传统进行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发展,在保持曲艺艺术本色的同时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创造出更多符合大众 口味的正能量作品。

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 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前所未有地把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对文艺工作者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曲艺工作者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倡导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用好作品 教育人,用好作品鼓舞人。

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正确思想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创作。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心力。

猜你喜欢
曲艺工作者总书记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时局图
《曲艺泉城》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