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建设思想的探索

2018-06-09 11:37庞博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0期
关键词:探索民生

摘 要: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在国家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件实力的提升上,体现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等实打实的民生红利中。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群策群力,为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望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探索

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习近平指出,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要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他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所谈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梦。

(1)学有所教

中共十八大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

为此,要实现教育公平。因为,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根本保障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激发教育溢出效应,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更加公平、公正。教育公平从来就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最起码底线。在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中国梦之时,我们再谈教育公平则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而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实施教育改革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体现“公平”二字。

其次,要保障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均衡。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强烈需求与各级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关乎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的差距仍然明显,素质教育实施不平衡,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都有待提高。我国在“学有所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二是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分配与使用不公平。

为此,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强调,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必须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近年来,党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已经收到实效,使教育机会和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构建无差别、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2)劳有所得

“劳有所得”主要包括就业与收入分配两个部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把“就业更加充分”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李克强也指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他强调,为了促进就业,中国政府首先将会长期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而积极就业政策的前提是要稳增长,我们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就业。要持续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号召积极发展与就业政策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努力促进就业的社会公正,引导转变就业观,坚决遏制就业腐败。因为,就业腐败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必然伤害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影响社会肌体的健康发展。只有坚决遏制就业腐败,才能建立一个正常、健康的就业环境。在产业结构选择上,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各级政府优先发展能够吸纳大规模社会就业的服务业。在所有制结构上,积极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社会就业创造经济基础。在就业服务方面,积极致力于提供良好的信息和培训指导等服务,以更好地实现职位与劳动者的匹配,促进就业。

收入分配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而经济层面的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尤其关注民生问题,大力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战略;努力实施并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坚决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双重调控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积极加强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高管人员的薪酬管理;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差距。2013年2月《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意見》指出:要持续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制度建设,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 病有所医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基本而重大的民生问题。在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努力实现病有所医。

全民医保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民生工作。看病难,仍然是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是阻力重重。为了进一步深化医改,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医改规划主要聚集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全民的医保体系,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的制度和基层运行的新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新医改的基本理念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这是医改启动10年来最大的突破,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一环。全会指出,应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新时期应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纵观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历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取得一定成就,实践证明通过社会保险方式来实现全体公民医疗保险全覆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可以预见,在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正确领导下,在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会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将会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增长将会得到合理控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将会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将会逐步提高,群众负担将会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有望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4)老有所养

面对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均势,我国当前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显准备不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尚未形成有效互动和收益互补机制。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根据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努力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积极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加快推进基础养老城乡统筹、全国统筹进程,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

其次,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党中央正在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对公办养老机构保障所需经费,要求必须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鼓励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兴办或者运营的公益性养老机构。

最后,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党中央强调,要着重发展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引导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优先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等服务,加强残障老年人专业化服务。

(5)住有所居

实现“居者有其屋”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政策的一个努力目标。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分为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四种。上述保障举措对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证市场机制的良性运作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但上述困难家庭住房问题解决的覆盖面毕竟还是有限的,离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尚有差距。对此,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继续“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拓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投入机制,住房保障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多,保障力度也越来越大,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6)食有所安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使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更为关注,食以安为先的要求更为迫切,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高度重视,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均作出了特别的强调。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執法力度,充实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强化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了对生产加工伪劣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惩罚力度,使我国食品安全恶化形势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食品安全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二、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建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前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与创新。

首先,倍加重视民生问题,民生建设成效显著。习近平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朝着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仍然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要务,仍然要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则特别强调,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近年来,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连年提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幅度大幅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越来越宽,社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了落实,党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

其次,特别注重以创新法律制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国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对于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意义深远。近年来,我们在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按照上述《决定》精神,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会带领全国人民着手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再次,特别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此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定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指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这一方面是要着力解决法律面前不一视同仁、分高低贵贱的不平等问题,特别是扫除权大于法、官高于法现象,另一方面是要推进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

最后,坚决治理和惩治腐败,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治理和惩治腐败,既能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又能提升党和政府的威信,既能顺应民情,又能体现民意。在2014年1月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以周永康、薄熙来和刘志军等一大批高官的纷纷落马,一方面彰显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决反腐的决心和意志,另一方面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强烈憎恨的积极回应。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2】本书编写组.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人民日报, 2013-11-16(2)

作者简介:

庞博(1989年)男 满族 辽宁本溪市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探索民生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