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思考

2018-06-09 11:37燕玲陈晓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等教育大学生

燕玲 陈晓薇

摘 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那些从培养模式单一的高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我们讲发展,从来都是要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经济发展是这样,教育发展也是这样。在教学中,高职专科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工作力度,应尽可能结合专业特点申报技能鉴定站,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充分体现现代职业人的特征。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生 职业指导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沿用原有的普通高校的体制,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战场,因此专业能力标准要有企业、行业主导来制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方针、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政策的制订、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和实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建立及完善等。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专业设置不以快速变化的市场为导向,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是学校能否较好地服务于社会,能否发展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部长指出:“要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及时地调整专业,适应各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学校所学无法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积极性,从而也抹杀了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其次,当前我们有些高职院校不管就业情况,不问社会需求,闭门办学的做法也还存在,有什么教师就开设什么专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尤其是不发达的省市开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不认真研究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一味追求生源与本科院校攀比,把自己变成本科压缩型,未与市场需求接轨,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们有的学校教学课本和教学内容是多年一贯制,专业知识陈旧、技术落后,学生动手能力弱,社会实践少,学生就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会出现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如电脑培训班的学员好就业的现象。

三、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市场的飞速扩大,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确实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水涨船高,难免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毕业了理应有很高的位置和很多的票子,可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市场的秩序化、理想化和成熟化,企业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早已悄悄转变了,但大学生还在用昨天的谱来唱今天的曲,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工资不理想、地点不理想、职务不理想而不去就业,形成“自愿失业”。

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上,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有距离。另一方面,个人素质方面,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东西,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择业是建立在以市场价值观为导向的择业,从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考虑,你能为企业做什么,你能创造什么价值。

四、明确求职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凭运气碰,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它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地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2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高等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