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霍华德叙事“玩家”

2018-06-11 07:17王丹
东方电影 2018年6期
关键词:星战霍华德罗杰

文 / 王丹

四岁时以童星身份叩响了电影世界的大门,从颇受褒奖的演员到问鼎奥斯卡的导演,朗·霍华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在电影领域的才华。他执导的电影不仅能俘获观众的芳心,还能得到学院派的认可。“我想站在叙事的中心”,讲好故事是霍华德打造影坛经典的绝密武器。

从“我是演员”到“我是导演”

朗·霍华德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演艺世家,父亲兰斯·霍华德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演员,可以说父亲成就了今天在好莱坞风光无限的朗·霍华德。幼年的霍华德在片场看父亲兰斯导演的舞台剧,边看边记诵台词。父亲惊讶于他在表演方面的天赋,于是在别的孩子还沉浸于游戏玩乐的年纪,霍华德的表演生涯已经开启。

他的表演之路顺风顺水,20年间他成功塑造了几十个角色,从稚嫩的童星到风华正茂的明星,他的蜕变与成长被封存在银幕之中,其中包括乔治·卢卡斯在1973年执导的《美国风情画》这样的经典之作。表演领域的鲜花与掌声并没有挽留住他,倔强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真正的兴趣,退居幕后执导筒。

18岁时他用超8毫米机器进行拍摄,也在影视制作的殿堂级学府—南加州大学就读两年,但是这些都难以满足他对于电影拍摄的一腔热情。在权衡实际操作与理论之后,他毅然选择退学。

当朗·霍华德遇上了美国电影界的梦想导师“B级片之父”罗杰·科曼之后,他的导演生涯才真正落地开花。马丁·斯科西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罗伯特·德尼罗等一批好莱坞杰出的导演、演员都曾受教于罗杰·科曼。

“罗杰是个走平民路线的人,所有的作品都是低成本,但是娱乐性很高,而且很有想法。我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有趣、有深度的主题是让故事富有娱乐性的重要元素。”

罗杰告诫对电影满怀希望的年轻人,要从小成本电影开始尝试,迎合受众的观影需求。在罗杰的引导下,23岁的朗·霍华德从小制作的影片着手,《疯狂恋爱跑天下》完全沿袭了罗杰的风格。简单的故事包裹在快节奏的剪辑和高质量的场景之中,这些因素都使得他这部处女作初战告捷。虽然这部影片在制作方面还存在种种瑕疵,却成为朗·霍华德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接下来的几部电影中,霍华德继续在喜剧片类型的范围内进行探索,他的喜剧片就像一颗糖衣炮弹,用视觉感官的娱乐化外壳包裹着主流价值观的内核。《夜迷情》是一部备受观众喜爱的黑色喜剧片,荒诞的故事设定符合20世纪80年代喜剧独有的风格,是一场闹剧式的狂欢。这部电影也是霍华德与“蝙蝠侠”迈克尔·基顿的首次合作。

朗·霍华德是个有才情的导演,他的作品往往能吸引大明星加盟,同时他的作品又是一个造星工厂。霍华德还是一个长情的导演,经常与同一批演员合作,汤姆·汉克斯是合作最多的演员之一。1984年,朗·霍华德执导了爱情喜剧片《美人鱼》,主演汤姆·汉克斯也因这部影片走红,两人因此建立了长达30年的深厚友谊。1995年,在奥斯卡等各大电影节赛中6次获奖,18次提名的《阿波罗13号》是两人的第二次合作。“有时他虽然没有台词,但他能通过一个表情反应引起你的注意,即便不是他的戏份,他没有台词,他也能讲故事。当他展现出这种实力时,我就觉得他会变成最伟大的演员。”强强联手,最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默契一直延续到“罗伯特·兰登教授”系列三部曲,即《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和《但丁密码》中。

2002年凭借《美丽心灵》,朗·霍华德在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一举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项重量级奖项,跻身好莱坞一线导演之列。“拍电影对我来说一直充满挑战”,他说,“但是这种挑战令人激动。”

“好莱坞的好公民”

朗·霍华德的影片符合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基调,虽然中规中矩却绝不平庸。由于早年的创作经验,他熟稔于商业制作技巧,主题中所倾注的内涵底蕴又贴合学院派的审美意向。

金·凯瑞在《楚门的世界》中崭露头角的第二年,朗·霍华德与其合作拍摄了带有魔幻色彩的喜剧经典之作《圣诞怪杰》,这部影片创造了美国影史上首映日票房第五的骄人成绩。《阿波罗13号》《美丽心灵》等影片在奥斯卡“镀金”之后,也成为票房的收割机。这些影片的成功都可以归因于剧作本身对观众的触动。

演员出身的霍华德对人的生活和行为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作品都很注重人性的动态所带给观众的最原始的感动。有的人诟病于他程式化的叙事规律,认为他是缺乏反叛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好莱坞的好公民”,但这些都不能磨灭他讲故事的能力。

10岁时,霍华德就意识到导演是电影故事的讲述者,“以前我觉得电影就像一个游乐场,导演是唯一一个可以和每个人玩的人。我想站在叙事的中心。一路走来,我学会了从艺术的角度热爱电影,后来导演成了我毕生的工作。”有故事的剧本永远是他创作的核心,华丽的场景选择、震撼的声音设计、带有节奏感的剪辑处理等都是他服务于核心的工具。他是一个喜欢表达的人,总是迫不及待地用电影向观众分享形形色色的人生体验。有故事的剧本与会讲故事的导演,最终成就了无数经典的作品。

霍华德喜欢尝试不同类型的故事,“罗伯特·兰登教授”系列畅销书相继被拍成电影,他沉浸于作者丹·布朗谜题一样的作品,在一场疑窦丛生又危机四伏的解密游戏中,文艺复兴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让他开始思索如何将这种形而上的相遇直观化地呈现出来。“我要继续将自己带入故事当中,我还要将我对世界的理解公之于众,通过某种方式让其与观众的理解产生联系。”

发生在银幕外的真实事件是他丰富的故事宝库。以1970年航天史上的灾难事件为原型的《阿波罗13号》、根据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故事改编的《美丽心灵》、以美国历史上的政治丑闻为背景的《福斯特对话尼克松》……他很擅长将真实的故事在虚构的影像世界中二次搬演,“这类故事极大地解放了我们,我们能够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同时表达我们自己的个人主题和想法,与观众搭建桥梁,所以这种电影做起来很有趣,也有很好的观影体验。”

沉稳风格,接棒《游侠索罗》

作为好莱坞的名导之一,在朗·霍华德的众多作品中,却找不到明显的个人印记。他无疑是好莱坞体制内最顺从的导演之一,“不越雷池一步”。这也成为他接棒《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的原因之一。

这部电影开拍初期,原本担任导演的菲尔·罗德和克里斯多夫·米勒与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产生了创作理念上的分歧导致拍摄中止,而后,朗·霍华德接过了导筒。“星战”系列的每个外传故事都像一块试验田,聚焦截然不同的主题,尝试用多样的风格讲述故事。在《游侠索罗》最终的成片中,通过演员的夸张表情和充满戏剧性的情节设计,观众仍然可以寻觅到之前两位导演所做出的喜剧尝试。但是这些桥段的保留都透露了以沉稳见长的朗·霍华德所做的博弈与妥协。

1999年朗·霍华德曾经与《星球大战1:幽灵的威胁》失之交臂,多年过去,他终于如愿以偿参与到“星战”系列的制作之中。“《游侠索罗》所展现的世界不同于之前任何一部‘星战’电影。帝国控制了一切,每个人都在挣扎着生存。但我们发现了这个无与伦比的自由灵魂。”

作为“星战”系列外传,《游侠索罗》是独属于韩·索罗这个最受观众喜爱的“恶棍”的独立篇章。正统“星战”电影中观众对他本人的疑问,他的成长经历、姓氏来源与丘巴卡的友谊都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一一解答。这部影片带有西部片的色彩,地平线前的苍茫原野换成了浩瀚无尽的银河系,策马驰骋的激烈场景换成了登乘“千岁隼” 在星际间穿梭的旅程,主角的侠盗风情与放荡不羁始终是故事不变的内核。朗·霍华德将科幻与西部片两种类型风格有机结合,在轻松诙谐中完成一场冒险之旅。

从影60年,这位“半路出家”的导演已经成为好莱坞的中流砥柱,他游走于各种迥异的题材中,却全部做得游刃有余,他始终是电影叙事的最大玩家。

猜你喜欢
星战霍华德罗杰
山那边
偷画的人
消防员的一天
维权事件
自救
烤红薯
黛茜·雷德利 星战一夜成名
保持微笑
高口碑《星战8》挑战20亿票房
《星球大战9》档期延后至2019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