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

2018-06-11 06:30郭春风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9期
关键词:探讨研究体育教学

郭春风

摘 要:冬季冰雪运动是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特色课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同时也有局限性。本文提出“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具体分析冰上教学和雪上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为此作者提出“冰”“雪”双轨并行冬季体育教学模式,即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力推广滑冰课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开设滑雪选修课,以此来丰富单一的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

关键词:双轨并行 体育教学 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b)-0098-02

黑龙江省冬季异常寒冷和漫长,这种地域特点使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冬季室外体育课教学的进行困难重重。为此,有的高校采取消极态度,将冬季体育课改为室内理论课,甚至有的高校在冬季不开设体育部,绝大部分高校为了响应“3亿人上冰雪”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的号召,冬季体育课开设内容就是滑冰。虽然具有东北特色的滑冰课对南方来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只限于短时间内。由于滑冰的项目技术难度大,课堂环境寒冷,学生掌握滑冰技术慢,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使一些学生不愿意参加冰上课教学。体育教师深知学生这种心态,所以上好冰上课的主观能动性不高,鉴于以上原因,冰上课教学的处境比较尴尬。

为此作者提出“冰”“雪”双轨并行冬季体育教学模式,即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力推广滑冰课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开设滑雪选修课,以此来丰富单一的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

1 核心概念界定

“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根据自身多年高校体育教学经验总结,创造性提出“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概念,即在普通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保留滑冰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滑雪选修课,两者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大学生的需求,丰富冬季体育教学手段。

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上课教学开展现状

2.1 冰上课普及程度和教学内容目标

对黑龙江省20所普通高校进行实地走访和电话调查,被调查的20所高校全部开设了冰上课,教学内容设定为速度滑冰,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而是采取默认根据学生选购的冰刀的种类而进行分类教学,体育教师也没有强制要求穿速滑刀,而是根据教师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种类的冰刀。教学目标是通过4~6周的教学达到使第一年上冰上课的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直线滑行和停止,使第二年上冰上课的学生初步掌握弯道技术。

2.2 教学时数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校均在11月末12月初开始冰上课教学。教学周数普遍为4~6周,8~12学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剧,北方的结冰期也越来越短,这就使得冰上教学的教学时数也逐年减少,这种情况也已经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将逐渐设计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北方特色课程的继续发展。

2.3 教学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各学校冰上课教学的评价内容包含技术评定和达标量化两项。技术评定主要考查学生直线滑行和弯道滑行的技术动作是否正确,达标量化考查学生300m或者500m滑行的时间。但调查中发现,各高校冰上课考核实际操作中并没有采用达标量化的方案,只采用技术评定考核方式,原因是学生滑冰技术掌握得不好,无法达到达标量化的要求。这种情况也反映出冰上课教学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

3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上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3.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在开设冰上课的院校中,有所高校的冰上教学中增设了冰球、花样冰上及趣味冰上三项教学内容,其余院校的冰上教学内容都以速度滑冰为主,这种单一的冰上教学内容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冰上学习的热情也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冰上教学实践中,因为所有院校都采用了自备冰刀的方式,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根据爱好或者现有条件选择冰刀的同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使得冰上教学学生使用器材杂乱这给冰上教学组织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3.2 专项经费短缺、生均冰场面积逐年减少

最近十年,各高校招生数量连年增加,上冰上课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多,而各高校冰场面积都是固定的,越来越无法满足正常冰上课教学的需要,冰场面积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样的形势下,冰上教学就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在拥挤的冰场上组织学生难度很大,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无法完成难度较高的教学任务。而扩大冰场面积的难度很大,一方面是经费问题,一方面是学校土地紧张。

4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设滑雪课的现状

4.1 开设滑雪课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到目前为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佳木斯大学、这7所高校已经开设滑雪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都是安排在周六、日或寒假后两周集中授课。滑雪课大部分采用体育选修课,学生自愿选择参加,并承担一部分费用。滑雪课教学时数在20学时左右。

4.2 滑雪课教学的特点

滑雪课是在野外风景如画的滑雪场进行,场地相对较为开放,学生活动范围大,身心愉悦感较强,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审美能力。但同时,滑雪课的危险系数较高,学生处在兴奋状态,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4.3 参加滑雪课学生的基本情况

滑雪课学生是在校所有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博士、留学生),滑雪课是冬季体育课的选修内容,学生可以自愿的选择。参加滑雪课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滑雪的基础,南方的学生甚至没有看见过雪和滑雪场。通过调查发现选择滑雪选修课的大多数学生都比较重视滑雪课,发自内心喜欢并且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滑雪课的学习。

5 “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5.1 有效緩解冬季冰上课场地紧张,提高冬季体育教学质量

由于滑雪运动的娱乐属性较高,深受大学生喜爱,选滑雪课的人数会比较多,因此在冬季能有效地分流冰上课的人数,缓解大学冰场面积不足的窘境。滑雪课上课时间主要有两块:第13~16周和寒假后4周,时间选择比较自由,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上课时间。以上因素决定“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冬季体育的开展,并能够有效提高冬季体育教学效果,让大学生体会冬季体育的魅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2 丰富大学生冬季体育手段,普及冰雪运动文化

黑龙江省由于冬季漫长寒冷,非常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冰上课由于运动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怕摔怕冷,不情愿地被动参与,因此锻炼效果不好。滑雪课的开展能够对冰上课的劣势进行有效弥补,使大学生能够喜欢上冬季运动,对冰雪运动的普及有推动作用。

5.3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直以来,黑龙江省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寻找一条适合冬季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体现冰雪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提出“冰”“雪”双轨并行体育教学模式,希望能为黑龙江省冬季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梁显辉.黑龙江省部分普通高校滑雪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4.

[2] 徐鹏飞.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滑雪课开展的现状分析[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6.

[3] 滕铁民.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冬季大面积开设滑雪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 彭杰.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探讨研究体育教学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浅议中国画的构图和透视
武警基层指导员非权力影响力探讨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