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06-22 08:39陈艳芬何曼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盆底信心效能

陈艳芬 何曼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国际上女性SUI的流行病学和患病率调查显示 ,亚洲约 18%[1]。在中国 ,成年女性 SUI总患病率约 18.9%,SUI在 50~59 岁患病率约 28.0%[2]。SUI会导致患者精神抑郁、孤僻、心理障碍等不良情绪[3,4]。自我效能干预中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指导SUI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使患者坚持治疗,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个体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亲历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情绪状态4个方面。自我效能就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的自信程度,它应用在教育、心理和身心健康等领域。本院已开展研究对SUI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本院诊治SUI患者100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每组50例。100例患者年龄27~78 岁 ,平均年龄 (53.1±8.7)岁 ;体重 42~63 kg,平均体重 (57.37±5.13)kg ; 病程 1~12 年 ,平均病程 (7.14±2.05)年。研究组患者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3.4±8.5)岁;体重43~62 kg,平均体重 (57.81±7.21)kg; 病程 2~12 年 ,平均病程(7.21±1.74)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2.9±8.7)岁;体重 42~63 kg,平均体重 (57.29±6.31)kg; 病程 1~12 年 ,平均病程(7.11±2.0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成年女性;②符合SUI诊断标准I~Ⅱ度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有认知和言语障碍;②有精神病史;③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尿失禁;④正在接受尿失禁药物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护理干预中的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尿失禁疾病的宣教,了解尿失禁相关的疾病知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锻炼耻骨肌跟盆底肌。指导患者正确的锻炼方式,患者排尿时主动停止排尿,重复锻炼此过程。患者需坚持锻炼,当进行打喷嚏或者咳嗽时能主动有力的进行收缩盆底肌时才停止锻炼。②记录排尿时间。建立规范的排尿习惯,记录每天的排尿时间,如果出现排尿时不想排或者未到排尿时就要排尿的情况,则需要患者进行按时收缩括约肌。③心理护理。尿失禁会引起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须常与患者沟通,舒缓患者不良情绪。④定期追踪。医护人员在进行干预后在3个月每2周电话随访,并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指导。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3个月电话随访疗效。治愈:尿失禁症状消失 ,客观查体无SUI;有效:漏尿次数减少>50%;无效:尿失禁症状无明显缓解,漏尿次数减少<50%,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2 自我效能判定标准 采用中文版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进行判定,包括克服阻碍盆底肌锻炼的信心、进行盆底肌锻炼及其对疗效的信心、控尿意识、自我控尿信心及总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的克服阻碍盆底肌锻炼的信心、进行盆底肌锻炼及其对疗效的信心、控尿意识、自我控尿信心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比较(±s,分)

注 :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总分 自我控尿信心 控尿意识 进行盆底肌锻炼及其对疗效的信心 克服阻碍盆底肌锻炼的信心研究组 50 108.37±3.47a 28.31±2.97a 17.92±1.73a 40.62±3.54a 21.52±2.34a对照组 50 67.36±3.21 18.14±2.76 11.49±1.46 23.46±3.47 14.27±2.14 t 61.35 17.74 20.09 24.48 16.17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目前认为SUI的发病机制是盆底结构松弛,其中SUI的主要机制肛提肌结构及功能改变,因此治疗女性SUI的关键是恢复盆底肌肉功能和增加逼尿肌的稳定性[5-7]。SUI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生物反馈治疗,而生物反馈治疗则需要患者坚持自我训练,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治疗主动性及依从性三个方面,这样才能保障治疗疗效[8-11]。有国外研究者[12]认为自我效能在治疗尿失禁中的应用,通过控尿干预护理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从而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

本实验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克服阻碍盆底肌锻炼的信心、进行盆底肌锻炼及其对疗效的信心、控尿意识、自我控尿信心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女性SUI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水平。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提高女性SUI的生命质量,可以显著改善女性SUI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疗效和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1] WaterrneyerSR,DaviesN,Goodwin RI.The 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 in pergnaney.BJOG,2002,109(11):1301.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 (试行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46(10):796-798.

[3] 史继红.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影响.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34(2):217-218.

[4] 张小盟.探讨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大家健康旬刊,2014(13):210.

[5] 彭兵,吴斌. 5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7(17):1897-1898.

[6] 陈军,常宝元,刚向辉,等.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尿失禁的疗效观察.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4):371-372.

[7] 向文霞,王俊青.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医学信息 ,2015(34):110.

[8] 郑素君 ,徐美文 ,牟红艳 ,等 . 心理护理联合盐酸米多君对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效果研究.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2):238-240.

[9] 李静,王金莲,李蓓蓓.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205-206.

[10] 豆小娟 ,李红 ,刘芳 ,等 .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12(20):3931-3933.

[11] 许少英,黄艾,刘靖. 心理干预改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29(10):1451-1453.

[12] Abrams P,Blalvas JG,Stanton SL,et al.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of lower urinary tract function recommen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ntemational Urogynecologr Joumal,1990,1(1):45-58.

猜你喜欢
盆底信心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