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从娃娃抓起

2018-06-28 10:23潘荷娟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幼儿教育规范

摘要:“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诸多教育研究都证明: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我国素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文明,从娃娃开始。那么,什么是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的传承与文化,是社会进步和谐的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时我们往往会忽略文明礼仪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孩子虽小,但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如何教导他们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帮助他们规范其自己的行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关键词:文明礼仪;幼儿教育;培养;规范

文明礼仪即人们在社会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古代,孔融让梨,王太让枣的故事都广为传颂,实则就是对中华文明的重视和对礼仪制度的崇敬。从小教育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是我们不断努力和追求的。文明礼仪不但对孩子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文明礼仪进入教育关键的幼儿教育时期,往往不被重视,进入小学就更加难以纠正,这个问题着实令人担忧。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学生培养文明礼仪的习惯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对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 帮助孩子明确和树立目标

正值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是最为天真朴实的,他们总是愿意在自己的心灵中绘画出一幅幅美好的图案。但是他们不懂得如何辨别是非,分清错与对的区别。这样就导致了他们不知该如何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此,每个人学期的第一次班会,我都会帮助孩子们明确本学期的目标,使他们有个正确的方向,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本学期,我就构建了“心灵之窗”的方案。告诉我班上的孩子们,一定要做一个让老师家长都喜欢并且引以为傲的孩子,如何才能做到呢?我告诉他们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做到“四给”就行了。“给长辈一个问候,给老师一个问好,给爸妈一句感谢,给同伴一个微笑”。简简单单四个给,却包含了对长辈的尊敬,对老师的爱戴,对父母的感恩和对同伴的谦让。有了四个给,就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起明确的目标,帮助他们一步步朝目标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 制定标准的行为准则并践行

幼儿时期是孩子很听话,乐于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但是同时也特别随意,经常会忽略自己的一些行为和做法。所以,除了要不断地鼓励激励他们以外,还必须给他们制定规则,以此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我们班,我就制定一些硬性的标准,也以此作为评优的依据。例如:到学校要问老师好,放学回家见到父母长辈要主动喊人问好,不能欺负其他小朋友,当别人分享东西给你的时候要主动说谢谢等等。这些事情不光在学校里要践行,我们也要求家长帮助我们监督孩子在家里和外面的时候一样,要培养起他们这样良好的习惯。幼儿教育与小学衔接有着不可忽视的紧密关系,如果在幼儿园能够养成基本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将来进入小学,会有极大的帮助。

三、 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每个整体都是由无数的细节所构成,幼儿教育工作更是要从细节着手,帮助孩子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我尤为注意孩子们的行为细节。例如我班的强强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是也经常会欺负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一个不注意就打了或者咬了别的孩子,这一度也使我非常头疼。后来我注意到强强是个非常愛面子的小朋友,于是我要求强强如果打了或者咬了其他小朋友,一定要当着全班孩子的面向那位小朋友道歉,一来是给强强警告,二来也是给班级其他孩子一个警醒。两次之后,我就发现这个方法对强强非常奏效,他知道欺负别的孩子之后自己也将受到一定的惩罚,所以他收敛起自己的行为,慢慢改掉了打人的坏习惯。为了使强强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我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原来以前强强在家也经常咬自己的奶奶,但是奶奶由于疼爱孩子从来不责备,更不会要求强强道歉,导致强强有了现在这样不好的习惯。我要求强强的父母一起监督和帮助孩子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在家如果强强打咬长辈也要求他道歉,于是,通过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努力,强强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四、 给予足够的鼓励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表扬的欲望。”小朋友们都喜欢得到称赞、表扬还有奖励。如果没有这些,而只知道孩子做错事情就批评、禁止甚至打骂的话,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也将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在我平时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都是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他们的习惯得以长久。除此以外,我还在班级里设置了评比栏,每天表现好的同学我都会奖励一个五角星,贴入评比栏里,孩子们为了能够获得五角星,都会积极表现,这样逐渐培养起孩子自我约束、明辨是非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但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我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关注与反思,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代人的努力就能完善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过去一些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要被淘汰,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新的教育工作者去传承与改革。改革并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围绕的教育核心不变,教育本质不变,形式的改变是终将获得大众的认可。

文明礼仪就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之一,我们秉承这样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去进行教育工作,结合自己学校班级特色,一定能够将文明礼仪融入教育的一点一滴中去。

参考文献:

[1]任丘一.文明礼仪教育[J].河北出版社,2006(4).

[2]教学特点强化文明礼仪教育[J].安徽教育论坛,2006(6).

[3]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1).

[4]晓邹泓.好习惯好人生[J].北京出版社,2005(7).

[5]陈英.加强礼仪教育,塑造现代公民[J].2005(22).

[6]朱少梅.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德育实效[J].2005(03).

[7]吴伟林.家校互动,合力育人[J].

作者简介:潘荷娟,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市梁溪区广瑞路幼儿园。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幼儿教育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不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