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2018-06-28 10:23何毅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教育改革小学语文

摘要:当前,受到师资力量建设、教育改革知识普及、教育评价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大教育改革知识宣传、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为促进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推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地区;教育改革

多年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就农村地区的小学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其在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改革推进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教育改革步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每一名教师、每一名教育管理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也面临许多问题,知识灌输依然是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教师的教学难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而局限于应试化的套路。这种应试化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严重影响农村地区教育改革的推进,最终影响国家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本文结合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探索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 当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有相当大的比例,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改革直接关系着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而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师资力量建设、教育改革普及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语文的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 师资建设薄弱,教师教育创新意识相对落后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师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基础教学条件落后,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难以吸引优质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在师资结构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偏低、老龄化现象严重,并且很多语文教师同时还兼任其他课程,大班额教学的现象,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使得教育改革贯彻落实不够到位,而传统应试化的教育理念,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育思维,最终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固化,不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2. 教育改革知识、理念普及不够到位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就城市地区而言,素质教育思想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山区较多,学校分布复杂,点多面广的现状,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推进。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上,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落后,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同时使得教育改革的相关知识、理念在农村地区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落实。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由于业务能力、科研能力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传授、基础技能培养上,最终影响了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 教育评价不尽合理

教育评价是影响教育改革推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教师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都和教育评价息息相关。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教育评价的方式相对落后。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模式,往往会让广大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上。同时,这种立足于考试成绩的教育评价模式,容易让教师忽略学生能力、思想道德和情感的培养,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当前,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师资力量建设、教育改革知识普及、教育评价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1.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于加强师资建设。当前,关于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建设,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如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教师轮岗制等,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以笔者所执教的地区为例,近年来,特岗教师制度、“国培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学校引进了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为很多在职在岗教师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对改革创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方面,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格外关键的。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地区小学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手段,积极引入优秀的教育人才,鼓励更多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2.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改革推进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相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基础知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例如,“核心素养理念”所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强调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而新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则是对现代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而这些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在农村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落实。基于此,笔者认为:农村地区的小学应当加大教育改革政策、理念和相关知识的宣传,促使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基础知识等落实到位,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推进奠定基础。

3. 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方面,笔者认为:应当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评价制度,改变传统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的教育评价模式。例如,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立足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促使教师的教育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到以知识讲解为基础,以能力培養为核心,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为归宿的教育模式,实现好的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如师资力量建设、教育改革知识普及、教育评价方式等。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大教育改革知识宣传、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为促进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英.开放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当议小学语文改革[J].新课程,2017(6):65.

作者简介:何毅,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猫场小学。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教育改革小学语文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