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灌溉式教学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2018-06-28 10:23闫丽霞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创新的思维和意识方面得以最佳和最有效的培养,而该阶段的化学教学又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紧密联系生活,更能有效引起高中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对培养其创新的意识起了突出的推动作用。因此,为创造出一些具有创造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化学方面的人才,在高中的时候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代重要的化学学科素质教育再进一步的深化。如何去激发学生们在创新方面的潜在能力,鼓舞他们大胆地去创新,对于当代化学教师来说是应该突出思考的问题。作为十分重要的高中教学学科,各种的化学现象及其反应,在激发与培养高中学生敢于创新方面起了突出作用,故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科优势,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高中化学教学

一、 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

通过认真观察高中化学实际教学的有关工作,发现学生创新的意识依然存在诸多缺陷,具体包括这些方面:

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死抠课本,不注重分析和讲解题目,忽略拓展知识。我们来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化学课上涉及氧化铁的有关内容,教师把关于氧化铁的性质等一系列内容授课完毕之后,不能结合题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学生遇到题目:早晨起来,水管里的水与水龙头经过一夜的反应,水里会产生什么物质?答案就是氧化铁,而学生却不知所然,这就导致了死搬教科书的现象出现。

2.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充当接收者,懒于积极思考和主动发问。灌溉式教育是中国教育现存的最大的弊病,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却不能真正理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家长考虑到安全或升学,妨碍了学生们在化学学习时的发展能力。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更没有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完成教学目标。

4. 整个社会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曾这样说。而化学又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跟文科性的学科相比,理解的东西更多,记忆的东西不是很多,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接收教师授课的基础上加强自我理解。

二、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从上述现状,人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高中化学实际教学中,下面几个问题依旧存在:

1. 教师的教学模式太单一,缺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启发。

受高考影响,高中生和教师们在升学率方面都有巨大压力。为了应对高考,教师通常会在时间较短的课堂上讲授很多的学习内容,进行压缩,故不可避免地设计出虽然严谨却不具有弹性的教学框架和流程,无法使学生创新自己的思维。此外,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片面看重标准的答案,不分析和培养学生们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思考的路径的建立。

2. 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知识,存有思维懒惰性

由于教师单向地指导和掌控学生学习,学生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批判思维,不想独立实践和自主探索,因而造成思维懒惰,进而影响他们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不利于发展其创新思维。

3. 家长忽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毋庸置疑,家庭也会极大地影响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我国家长只在乎孩子的成绩,也担忧在化学实验中会发生许多危险,这样只会阻碍学生们将知识学习联系到现实生活中,且更阻碍对学生创新的意识进行培养。

4. 传统的教育方式所具有的障碍

高中化学中,教科书通常由篇章构成,妨碍了学生串联和思考内在逻辑方面相互联系的知识。

三、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措施

1. 对课堂进程进行科学设计,启发创新思维

针对课堂教学,教师应张弛有度地进行把握,不搞满堂灌和一言堂,而应在课堂上营造激励思考、启发创新的气氛,从而形成化学教学的新型环境。该环境中,学生是主体,启发是导向。在他们教学中,高中的化学老师应完善自己基础的知识,同时去激励自己的学生积极的找教材和日常的关联,使得学生敢于质疑和批判,进行独特的创新,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加强其在化学知识体系层面的构建。当然,创新思维不仅对教师要求很高,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低,要做到创新思维,学生不仅要对化学知识理解地十分透彻,更要有自己的观点。

2. 强化化学实验的教学环节,刺激创新意识

在该学科的高中教学中,学生对通过实验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怀有极大兴趣和热情。掌握好这一环节,能有效深化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激发其创新的意识。在此环节中,教师应以保障学生安全为基础,积极地去鼓舞学生们进行创新的实验操作。个别有条件的学校应让学生们将他们教科书上的实验全都去亲自操作,明白其中道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让学生亲自设置实验用的装置,设计实验的模式,然后分析实验方案,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叫学生去做有兴趣的课下作业,可以叫他们去用家里的厨房等经常用的物品去操作实验,明白里面的道理。举一个案例:在讲解化学必修一教科书中金属钠相关知识时,某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第一步是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取得认识,并让同学一边做实验一边仔细地记录实验现象。第二步是学生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仔细分析,从而归纳得出钠的化学性质。最后一步是讨论。归纳和总结金属钠在物理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存在方式、保存方法和用途。分析这一案例,该教师设计了一种自主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很好地体现了把学生的發展放在突出地位的新教学理念,即要通过亲自实验、积极讨论、主动提问等多种途径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化学的学习活动中;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之,培养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科教兴国的要求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多变性为切入点,按照求新变异和独创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红,李艳梅.中学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技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

[2]许尚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创新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闫丽霞,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