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亲吻祖国》的艺术风格与演唱处理

2018-06-29 07:42谭辉琼
戏剧之家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亲吻乐句旋律

谭辉琼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 佛山 528300)

每一首歌都是有灵魂有骨架的,《亲吻祖国》这首歌曲十余年来历久不衰,除了动人的旋律外,更离不开词曲作者的贡献,这首歌曲倾诉了对祖国凝重的爱恋之情,包含了浓浓的情意和爱国情怀。词曲音域宽广、高亢嘹亮。词中有关于戈壁、泰山、长城、黄河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演唱过程中要结合其特定的背景、风格、情感等多方面进行锤炼,因此在学习该作品的时候体会作品中包含的细腻情感尤为重要。

一、歌曲《亲吻祖国》的创作背景

《亲吻祖国》是由国家一级编剧雷子明、著名作曲家戚建波所创作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现代音乐技术并探索中国现代声乐创作道路的现代民族声乐新作之一。该作品是在香港回归期间的有感而发,全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对祖国深深的爱恋,然而他在词曲中并没有按常规来抒写对祖国的思念,而是运用反向思维以海外游子的身份想象归国的眷恋,亲切而又不失大气。青年歌手王丽达正是凭借《亲吻祖国》这首音乐作品夺得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

二、歌曲《亲吻祖国》的音乐分析

《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曾这样定义道“风格是样式、表达方式、表达类型,以结构、和声、旋律、节奏和气质独特的用法表现着自己,以历史、社会和地理因素作为条件,展现自然环境和传统习惯。”作曲家戚建波的大多作品是以赞歌、颂歌被大家所熟知的。《亲吻祖国》就是一首以结构、和声、旋律、历史因素等来抒发对祖国思念与赞美的歌曲。

(一)曲式分析。

该作品是一首G大调的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整体曲式结构如下所示:

该作品前奏部分共有20小节,共分为3个乐段分别是A、B、A(完全再现)还有最后5个小节的补充句,作品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每4个小节为一个乐句,结构布局匀称、清晰。A段主和弦开始结束在G大调的属和弦上为开放型乐段,其中a与a.同头异尾为方整型乐句,b与b.为非方整型乐句。B段与A段类似,d与e为对比乐句,该曲最后结束在G 大调属和弦上为开放型乐段。

(二)旋律风格。

该作品属于古典风格歌曲,节奏稳定,旋律的强弱拍位置清晰。开始以悠扬庄重的交响乐进入前奏部分,节奏舒缓连绵,透露着浓浓的赞美之意同时带有亲切熟悉的感怀,让人为之震撼。乐曲刚开始的旋律为小三度下行的进行,紧接着又跟随着纯五度上行和二度下行进行,并出现了较大跨度的音程(纯五度)和整首作品的最高音(G大调里面的二级音)。这是迥异于其他声乐作品之处,作品一开始出现音程较大幅度的跨越并不显突兀,而是在旋律听觉上深情饱满,并迫不及待倾诉内心的情感,旋律中连音、滑音的出现为整个的旋律线条营造了绵绵的深情,也是对祖国不可分割的爱之表达。全曲就是以这种浓浓的深情展现祖国回归之际游子的情怀。

(三)歌词风格。

《亲吻祖国》这首歌词的内容抒发了回归祖国时的赞美之情。歌词情绪是热切和期盼的,内涵深刻,富有歌唱性,善于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培养高尚情操,尤其是歌词中出现的六个“亲”字,词中描写泰山、戈壁、中原大地犹如诗画,长城、黄河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的形象。“亲”字在乐段中连续的叠加更有亲切之感,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歌词中“亲”字是亲切情深的,第三乐句“亲”字是前两个乐句中“亲”字情感的进一步加深,分割已久但并不陌生反而更加熟悉。“长城、黄河、华夏的丰功伟绩”这些词中刚中带柔充满着自豪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伟岸形象和功绩。衬托出“我”与祖国的骨肉相连,无论走到哪里都改变不了。

三、歌曲《亲吻祖国》的演唱处理

(一)咬字与吐字技巧。

清晰的语言是观众与演唱者情感交流的重要环节,因此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极为关键的。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咬字头,即把字头(声母)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予以咬准。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即把字腹(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型予以引长吐准、并收字尾。在《亲吻祖国》这一首歌曲作品中,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始的,即字头,歌曲要刚开始的时候,如太深太深的“太“字属舌尖音,具体来说发“t”音属于舌尖中音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其发音,发音是我们要运用好舌尖的部位,不能含糊不清。之后“祖国啊,让我亲亲你”这一句中的“你”字也是属于舌尖中音,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

(二)高音控制技巧。

高音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气息的控制,歌曲一开始“太深太深”中第二个深就进入到了高音,我们在演唱时气息不要放的太快,要慢慢地呼出,“祖国啊,让我亲亲你”中的“亲”是一个音域较高的地方,此时要合理地通过真假声的结合,依靠气息的运用把声音放在头腔的位置去演唱,作品中的“亲”字是出现高音频率最多的字眼,“亲”字最能表达情感,所以高音的演唱情感运用得当也很重要,情绪要激动饱满,既刚烈有力,又要深情和缓,感觉要集中,声音要刚中带柔。要想在演唱中富有清晰嘹亮的声音就必须正确处理和运用呼吸、发声及共鸣的技能,气息也要进行强弱的控制,作品中高音部分属于由强到弱的控制,在演唱过程中气息下沉,保持发音管道的通畅性,气息通畅了声音的音色才会发挥出来。

(三)歌曲的情感处理。

《亲吻祖国》这首歌曲旋律流畅大气,歌曲中有浓浓的情深深的意。该作品是一首适合女高音来进行演唱的歌曲,是一首相对较舒展缓慢的作品,歌曲低音区厚实深情,到了高音区瞬间变得高亢嘹亮,演唱时把握情感难度较大,作品前四句是比较规整的起承转合式音乐结构,第一句演唱“太深太深太深的记忆”中其中第二个“太深”进行了一个五度的跨越,歌曲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在前四句我们要从“太深太深”、“太久太久”、“亲亲”这些字眼加以显现,把细腻的情感融入进去,在演唱第一乐句时要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第二句无论是从旋律上还是歌词上都是第一乐句的升华,演唱时要比第一句强些,这样听起来才能对比鲜明,到了第三句是情感的再次爆发,发展到中间部分出现了“诗中的戈壁,亲吻我那神奇的中原大地”,这几句演唱时需要靠想象来激发出自身的音乐感觉。歌曲到最后“让我亲亲你”是这首歌所有情感的突破口。整首歌曲演唱者在演唱时脑海当中要勾勒出想象的画面,让自身融入其中,才能产生与观众情感共鸣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亲吻祖国》这首歌曲音域宽广、高亢嘹亮,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深的爱国情怀,该作品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在思想性上,都具有深刻的内涵,歌曲凝重、深情,为我们展现出祖国伟大母亲的沧桑巨变和生动的画面,是一首充满美感而又充满爱国情操的优秀作品。通过对歌曲《亲吻祖国》的歌唱与研究,掌握了作品的旋律结构和情感运用,才能达到感人肺腑、出神入化的境界,才能提高歌曲本身的魅力。总之,歌唱艺术是无止境的,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提高艺术审美品味。

[1]马薇.立足传统广采博收不断扩展---民族唱法范议[J]民族艺术研究,2000.

[2]张繁华.歌唱中的情感表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报,1998(04).

[3]熊卫.论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J]中国音乐,1997(01).

[4]毕海燕.从中国古典声乐论著看民族唱法的特点[J].中国音乐,2002(01).

[5]孟小师.声乐教学中的感情处理[J].音乐天地,1997(04).

[6]晨枫著.中国当代歌词史[M]漓江出版社,2002.

[7]郑爱萍.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人民音乐,1998(02).

猜你喜欢
亲吻乐句旋律
春天的旋律
一生为客恨情多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亲吻玫瑰花
亲吻宝宝会惹祸?
秋风亲吻着祖国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