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带结合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2018-06-29 02:40荀佳慧许石双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弹力步长步行

荀佳慧,董 静,许石双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吉林 吉林 132013)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因各种原因阻塞,而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1-3],是我国成年人群因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据资料统计,约有33.3%~50.0%的患者在3个月内无法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4],从而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明显影响。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运动想象结合弹力带训练的方法,效果显著,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康复科入院治疗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包括:①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卒中诊断标准[5],且经MRI或CT确诊;②初次发病,病程小于6个月;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④均为单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标准包括:①下肢骨关节重度疾病;②精神类疾病;③未完成完整的康复治疗周期等。康复师向患者介绍康复方法后,由患者自由选择康复方法,最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7和39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8例。患者平均年龄(57.3±6.7)岁,平均病程(36.3±9.8)d。左侧偏瘫患者20例,右侧偏瘫17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患者平均年龄(57.6±7.1)岁,平均病程(35.8±8.9)d。左侧偏瘫患者21例,右侧偏瘫18例。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康复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如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常规的步态训练等[6]。观察组患者采取弹力带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①弹力带训练环节:弹力带总计有8种型号,每种型号之间的差异在于弹力力度的不同,即当弹力带伸长至原来的2倍长度上,弹力依次是1.1、1.4和1.7 kg等。康复师视患者肌力情况,选择适宜弹力带供患者锻炼使用。先进入基础训练环节。患者端坐于床上,将弹力带一段系于患者患侧脚踝部位,康复师手持弹力缎另一端,指导患者做伸膝运动。然后进行步行训练。康复师将弹力带固定于患者健侧肩部,为了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可在健侧肩下放置软垫。将弹力带向患者腿部拉伸,依次在大腿部、膝关节、小腿和足部缠绕,弹力带固定好后,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康复师视患者情况,决定训练时间,每次训练时间以30 min为宜,防止患者因训练时间较长而产生过度疲劳[7-8]。

②运动想象疗法环节:患者训练完成后,康复治疗师将患者引入安静的病房中,为患者再次进行弹力带训练示范,并根据每个动作的不同,为患者想象和关联相应的动作,讲明此时的下肢肢体感受。然后患者按着训练师的引导,进行想象训练[9],巩固弹力带的训练效果。

1.3 观察标准

①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法的下肢功能评分部分为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患者评分数值越高,表示康复情况越好。

②患者平衡能力评分:以BBS平衡量表为标准,对患者平衡能力进行评分。患者评分数值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好。比较患者的步长和步行速度。其中步长指患者行走时,双足足跟的距离长度,并以患侧足作为计算对象。步行速度以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法为标准进行测量。

1.4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在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再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患者平衡能力评分结果

患者平衡能力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在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者平衡能力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再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患者平衡能力评分结果(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患者步长和步行速度比较结果

患者步长和步行速度比较结果如表3和4所示,可见在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步长和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再次对步长和步行速度进行测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3 患者步长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 4 患者步行速度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随着我国高血压和肥胖率的逐年递增,脑卒中发病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早已成为各医院治疗工作的重点[10]。患者发病后,除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外,肢体功能障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约有33.3%~50.0%的患者在3个月内无法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

在患者的康复治疗方面,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诞生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在弹力带方面,其实早在100年前就已经被人们健身和康复锻炼所使用,其属于一种易于小型康复训练工具,主要优点包括易于携带、便于使用、无惯性、能够模仿日常多种动作等,是一种低成本的康复训练方法。运动想象疗法完全是一种模拟虚构的康复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虽然患者没有任何的运动动作,但在康复师的引导下,患者在大脑中会对运动过程进行模拟想象,以此激活大脑中与此运动相关的特定区域,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训练效果的作用。

通过弹力带结合运动想象的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优势,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如以本次康复治疗为例,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情况能加理想,增加了患者步行时的步长和步行速度,证明了该康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楠楠,罗浩元,刘集鸿.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9):22-25.

[2] 钟代曲,蒋晓江,沈盈盈,等.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12):1428-1430.

[3] 吴承龙,钟芳芳,章燕幸,等.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49-550.

[4] 章惠英,金娜,章雅青,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5):538-539.

[5]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6] 宋成刚,杨珩,舒丽伟,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4):193-195.

[7] 于大君,刘志华,张洪翠,等.弹性悬带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卒中杂志,2011,6(6):435-437.

[8] 刘蓓蓓,丁志清,丁勤能,等.Thera-band弹力带结合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对偏瘫患者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2):145-146.

[9] 王俊,廖麟荣,杨振辉.运动想象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42-543.

[10] 许微微,董明,李威,等.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9):94-96.

猜你喜欢
弹力步长步行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魔方小区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步行回家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
如虎添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