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木通果皮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2018-07-02 07:55张恒文
现代食品 2018年9期
关键词:木通过筛固液

◎ 张恒文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三叶木通俗称八月炸、八月瓜,又称山瓜、野香蕉等[1-2],其药用价值历史悠久[3-4]。三叶木通果实营养丰富,是目前一种正在开发的新品种水果,但其果皮占到总重量的70%左右[5],一般被视为废弃物而丢弃,不仅污染环境,也造成资源浪费[6-8]。木通果皮中含有的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骨骼老化、抗衰老、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抑制突变、降血压、保肝利胆等多种作用[2]。本文研究了乙醇的浓度、时间、温度和固液比等因素对三叶木通果皮中绿原酸提取的影响,为三叶木通果皮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BS224S型电子天平,RE-52AA型旋转蒸发仪,Shimadzu 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HB-IV双A型循环水式真空泵,HH-S8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绿原酸标准品,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三叶木通于2017年8月至2017年9月采集于天水地区,均属于野生资源。

1.2 三叶木通果皮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1.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甲醇作溶剂,准确配制15 μg/mL绿原酸对照品溶液250 mL。精确移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0、10、20、30、40 mL和50 mL,分别置于50 mL的容量瓶后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0、3、6、9、12 μg/mL和15 μg/mL的绿原酸甲醇溶液。以甲醇作空白,对绿原酸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4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最大吸收波长为327 nm。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A=0.05C-0.006 5(R2=0.999 8,n=6)。

1.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将三叶木通果皮干燥、粉碎、过筛(60目)后准确称取1.00 g置于50 mL圆底烧瓶中,加60%乙醇溶液30 mL,在水浴锅中80 ℃温水回流2 h后,过滤、浓缩、加甲醇溶解,再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精确移取5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

1.3 单因素试验

1.3.1 乙醇浓度的考察

准确称取4份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三叶木通果皮粉末1.00 g,分别加入30 mL 50%、60%、70%和90%乙醇,在水浴锅中80 ℃温水回流2 h后,过滤、浓缩、加甲醇溶解,再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精确移取5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在327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得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0.339%、0.392%、0.406%、0.309%。

1.3.2 提取时间的考察

准确称取4份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三叶木通果皮粉末1.00 g,分别加入30 mL 60%乙醇,在水浴锅中80 ℃温水回流1、2、3、4 h后,过滤、浓缩、加甲醇溶解,再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精确移取5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在327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得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0.388%、0.392%、0.366%、0.298%。

1.3.3 提取温度的考察

准确称取4份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三叶木通果皮粉末1.00 g,分别加入30 mL 60%乙醇,分别在50、60、70、80 ℃的水浴中提取1 h,过滤、浓缩、加甲醇溶解,再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精确移取5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在327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得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0.268%、0.328%、0.372%、0.396%。

1.3.4 固液比的考察

准确称取4份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三叶木通果皮粉末1.00 g,分别加入10、20、30、50 mL 60%乙醇,其固液比分别为1∶10、1∶20、1∶30和1∶50,在80 ℃的水浴中提取1 h,过滤、浓缩、加甲醇溶解,再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精确移取5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在327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得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0.322%、0.387%、0.394%、0.392%。

1.4 正交试验

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将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和固液比(D)作为考察因素,绿原酸的得率作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的关系见表1,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表

表2 正交实验结果表

表3 方差分析结果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的考察结果

乙醇浓度为70%时,绿原酸的提取率出现一个峰值,随着乙醇浓度增加,绿原酸的提取率显著降低,表明乙醇浓度过大不利于绿原酸的溶出,所以乙醇浓度在70%左右最合适。随着提取时间延长,果皮中绿原酸的提取率却逐渐降低,当提取时间为2 h,绿原酸提取率达到最高。当达不到回流温度时,不利于绿原酸的提取,只有达到回流温度才能提高提取率。固液比在1∶20~1∶50范围内绿原酸含量趋于平衡,结果当溶剂用量为30倍时,提取率达到最大。

2.2 正交试验证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单因素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的影响基本一致,对极差R进行分析后得知,各因素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固液比(D)、乙醇浓度(A)。

由方差分析结果表3可知,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固液比(D)4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A3B2C2D1为最佳提取工艺,即提取温度为80 ℃、时间为2 h、乙醇浓度为75%、固液比为1∶20时,提取效率最高。

对最佳提取工艺A3B2C2D1进行6次重复验证,绿原酸得率分别为0.370%、0.371%、0.373%、0.372%、0.373%和0.374%,平均得率为0.372%,重现性较好,说明通过此方法优选的提取工艺较为稳定,合理可行。

3 讨论

从上述实验结果与分析中可知,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实验影响显著,而固液比对提取率影响不大。因此,在实际提取三叶木通果皮中绿原酸时,要注意提取时间和温度的影响,提取时间不宜过长,容易导致绿原酸的氧化降解,反而会降低绿原酸的提取率。由于固液比因素对实验影响小,所以实际提取时,可选择较小的固液比,从节约资源方面考虑,此方法经济可行。本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绿原酸,提取效率较高,提取速度较快,是实验室提取绿原酸的一种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方法,

[1]刘孟军.中国野生果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金洪光,李玉全,李同建,等.三叶木通果皮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6):1306-1307.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4]张艳君,党海山,杨路路,等.药用植物三叶木通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32(3):58.

[5]刘占朝.三叶木通研究进展综述[J].河南林业科技,2005,25(1):18-20.

[6]仲伟敏,马玉华.三叶木通优选单株果实的营养品质特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1):140.

[7]张孟琴,张丽娜,王朝阳,等.三叶木通果皮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1):250-253.

[8]张孟琴,田爱琴,林纪元,等.三叶木通果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154-157.

猜你喜欢
木通过筛固液
我国新一代首款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成功首飞
压裂液配制用固液混合装置结构优化
焦糖布丁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研究进展
小牛粒
曲线拟合方法测定土工布有效孔径
木通的新生
论述木通科木通人工栽培的研究概况
美好小确幸:杏桃酸奶布丁小蛋糕
白木通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