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话语分析视域下政府形象构建的话语策略研究
——基于《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18-07-09 13:12红,周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篇报告政府

张 红,周 迪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 010080)

一、研究背景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按照法律规定,于2018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对上一年度政府工作的总结并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既展示政府任职期间所做的政绩,是树立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又详细叙述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关乎民族、民生大计[1]。

目前,国内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翻译领域,如:胡开宝(2014,2015),王铭玉(2014),陆仲飞(2016)等;政治管理领域,如:陈瑞欣(2016),陈天祥(2017)等;文体学领域,如:崔亚妮(2010),刘玉坤(2012),丁爱兰(2014)等[2]。而国外的研究聚焦于:政治话语方面,如:Fairclough, Wodak, Schiffner等;认知话语方面,如:Van Dijk, Chilton, Scollon等;评价理论方面,如:Martin、Thompson等[3]。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用文体、话语或翻译学理论等对语篇或某个用语进行深入的剖析[4]。本文聚焦于系统功能语法,从积极话语分析视域尝试着对《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研究,以此探讨政府形象塑造与构建过程中的话语策略。

二、理论基础

1979年,“批评话语分析”这一概念出现在Roger Fowler的著作《语言和控制》中。随后,Fairclough指出了批评话语分析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在1996年,Caldas Coulthard主张构建出一个没有性别、种族、年龄的和谐社会,同年,Kress对批评话语进行了反驳,认为不应该只有批评而没有积极的改进方法,应该从批评、消极的行为中解放,并转化为有建设性的、积极的行为。

于是,澳大利亚学者马丁于1999年在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展示中率先提出“积极话语分析”的全新命题,并在2000年指出,需要在语篇分析中寻找新目标,并非致力于批评,而聚焦于设计。设计即撇开消极想法,有意识地勾勒出美好的蓝图。2002年,Luke支持Kress的想法,主张通过建设性的手段运用权力[5]。

总之,积极话语分析旨在构建话语双方的关系,从语言设计角度使用积极态度对待事件,旨在解决冲突、矛盾,促成和谐。积极话语分析有三种分析方法:一是多模态式的研究,既包括语言文字的研究,又包含对图片、声音等的研究;二是多层次的研究,它可以从语音、语义、词汇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多功能的研究,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三功能出发,向四周进行辐射和拓展。系统功能语法是从语言特有的社会性角度对语言功能展开研究,以此剖析语言的基本特征,阐释语言的意识形态。因此,文章在积极话语分析视域下,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展开分析。

三、政府形象构建的话语策略研究

(一)“人民福祉的创造者”形象的构建过程

概念功能是说话者依靠语言的及物系统及语态分析经验和逻辑功能。值得肯定的是,及物系统能够直接反映演讲者的所作所为和意识形态[6]。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共计594句,文章根据概念功能对该语料的及物系统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及物性系统六大过程统计表

根据表1统计可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文本主要以使用物质过程为主,数量占85.1%,因此,文章主要从物质过程入手对政府构建形象的过程进行分析。

1.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指做某事的过程,包括动作发出者,动作动词和动作目标。文章使用PowerConc1.0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动词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

文章使用Power Conc1.0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词频累计20次的主要动词进行统计发现,政府通过使用积极有力的词汇,能够表现出政府的决心。以具体文本为例:

表2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动词使用频数统计表

例1.政府指出,2018年将深入推进对经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例2.政府将大力深化我国人才发展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鼓励企业提高相关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

根据韩礼德的著作《系统功能概论》一书中对物质过程的理解,他认为,物质过程即施动者做某事的动作,可以将其理解为“do something”。根据具体的例句,可以发现,政府在演讲中高频次使用了积极有力的动词,如例句中“推进”“建设”“深化”“鼓励”“提高”等一系列动作动词,大量动作动词的使用能够突出政府推动我国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决心。虽然在2017年,政府已经完成各项任务,各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政府仍然坚持为国家经济、政治等发展提供服务。总之,政府高频次使用物质过程进行演讲,塑造出一个务实、服务人民和国家的整体形象。

2.高频词分析

对演讲文本的高频词分析,既能够把握语料的整体词汇信息情况,又能够对突出的某一现象进行分析。文章借助于Power Conc1.0软件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整理情况如表3:

表3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前20项高频词数量统计表

依据表3,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文本的前20项高频词中,11个高频词为物质过程,其他9个作为物质过程中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出现。以报告为例:

例3:依据2018年政府的工作报告显示,主张发展并壮大新经济动力能源。

例4: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提出,需要改革并完善我国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

例5:政府即将在2018年为国民减税,促进国民经济转型,激发市场活力。

根据韩礼德的著作《系统功能概论》一书中对物质过程的理解,物质过程可以理解为“do something”。因此,根据例4,聚焦于位居高频词首位的“发展”一词,“发展”作为动作动词,施动者是政府,动作目标是新经济动力能源。在例5中,“政府”作为施动者,“改革”和“完善”作为动作动词,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管理制度则是受动者。在例6中,“经济”和“市场”作为受动者,施动者是“政府”,动作动词是“转型”。而作为受动者的名词在一定程度上是动作的象征。根据以上三个例句的分析,可以发现,政府运用“发展”或“改革”等动词,或者“经济”“市场”等作为名词受动者,既可以展示出政府的所作所为,即:将继续发展新经济动力能源或改革完善制度等,造福人民,又显示出政府的决心。总之,政府通过多次使用动作动词以及受动名词,塑造出一个为人民造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形象。

(二)“诚实负责的奋斗者”形象的构建过程

人际功能是说话者通过语言建立人际关系,韩礼德指出,它是由三部分组成,情态系统、语气系统及人称系统[7]。而马丁教授拓展了人际功能,进一步提出了有关评价理论的相关支撑,它集中于“情感”“情态”和“强化”三方面,由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组成。因此,文章将利用PowerConc1.0软件从模糊标记词、强化标记词、参与标记词三个方面挖掘政府形象构建的话语策略过程。

1.模糊标记词

模糊标记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百分比、具体数值或其他措辞。

它主要以凸显说话人的地位为主,使信息以观点形式呈现,而非客观事实。说话者在阐述事物时,会多方面兼顾考虑,如:语言的准确性、可靠性等,为听话人提供商量的余地[8]。因此,政府在对2017年工作总结的前提下,将会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部署,而模糊标记词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政府将做的部署。文章借助于PowerConc1.0软件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模糊标记词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整理情况如表4:

表4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模糊标记词使用数量统计表

根据统计,“基本”一词在语料中共计出现34次,去除不表示模糊意义的频次,共计8次表示模糊标记意义。模糊标记词的具体使用意义以文本为例:

例6:政府将在2018年积极发挥供给结构的投资,预计将在公路和水运方面投资1.8万亿元左右。

例7:政府指出,2018年把城镇调查的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把城镇登记的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由于未来因素的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政府恰到好处地使用模糊标记词对2018年的既定目标进行模糊化,为其工作留下余地。例句中的“左右”“以内”等词,突出了政府在工作中不妄下海口、夸夸其谈,这不仅强烈地展现出政府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而且突出强调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作风。因此,政府通过使用模糊标记词塑造出一个严谨、认真、对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

2.强化标记词

强化标记词,与模糊标记词截然不同,指说话者对内容的确定性。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出现:“必须”形式、“一定要”形式,形容词或副词形式,特殊句式等。以具体文本为例:

例8:政府认为,一定要用高度负责的精神,服务人民和国家。

例9:政府决定在2018年必须得破除市场要素配置障碍。

政府报告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必须”“一定”等词显示了政府的坚决态度。政府在部署工作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而强化标记的使用恰好能够满足政府报告的目标。同时,强化标记词的使用,能够使人民紧跟政府的步伐,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因此,强化标记词能够展现出政府在部署工作时坚定、果断的工作态度,从而塑造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3.参与标记词

参与标记词是说话者直接进行情感诉诸的主要手段,说话者通过互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说话者通常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或者“我国”等形式实现参与标记。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有两种分类,内包和外排,而参与标记侧重于前者。以具体文本为例:

例10: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拥有高度负责的精神竭力为党和国家做好各项工作。

例11:政府认为,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共使用参与性标记共计42次,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形式在报告中,发挥了两大作用,其一,以例13和例14为例,“我们”代表政府机构全体人员,一方面对国家及人民进行承诺,显示政府阶层的治国策略和决心,另一方面突出了政府的所作所为,造福人民的显著成就。其二,“我们”包含着广大人民,这样体现了政府的亲民形象,缩小与人民间的距离。因此,政府通过使用参与性标记塑造出一个亲民、负责的政府形象。

(三)“凝聚人心的感召者”形象的构建过程

语篇功能借助于主位述位系统和信息结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语篇整体的发展。布拉格学派最先提出语篇的主位、述位概念,前者是信息的出发点,后者是语篇剩下的部分。韩礼德将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分为:放射型语篇模式、交叉型语篇模式、阶梯型语篇模式和聚合型语篇模式。放射型语篇模式指语篇主位相同,述位不同的模式;而聚合型语篇模型指语篇主位不同,述位相同的模式。交叉型语篇模式指前一语篇的主位是下一语篇的述位的模式;而阶梯型语篇模式指前一语篇的述位是下一语篇的主位的模式[9]。

文章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主位推进四种模式进行分析时发现,放射型语篇模式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整体框架,同时,也贯穿于工作报告内部不同的层级。以具体的文本为例:

例12:在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工作回顾情况中,政府报告以“五年来”作为每段的起始,增强了报告的演讲气势。随之,先后用以“坚持……”和“过去五年……”为起始的句型作为每段的起始。

例13:政府在对2018年工作部署中,主要以内部层级出现的放射型语篇模式为主,政府在计划减轻企业税收方面的建议时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通过例句发现,放射型语篇模式一方面能够清楚明了地向人民传递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整体语篇的气势,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号召人民积极投入到政府的工作部署中,支持政府的工作。因此,政府采用放射型语篇模式进行工作报告,可以塑造出一个“凝聚人心的感召者”形象。

四、结束语

文章以积极话语分析视角入手,对政府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塑造出的政府形象进行解析。研究发现,政府使用高频词和物质过程进行剖析,政府塑造出“人民福祉的创造者”的形象;政府多次运用模糊标记词、强化标记词和参与标记词,构建出“诚实负责的奋斗者”的形象;政府使用放射型语篇模式塑造出“凝聚人心的感召者”的形象。总之,政府在2018年工作报告中综合运用多种话语策略,塑造出亲民、务实、负责任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江潇潇.语言三大元功能与国家形象构建[J].外语研究,2017(1):11-15.

[2]辛斌,高小丽.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 1-4.

[3]LUCAS,STEPHEN E.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

[4]王振华.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5.

[5]胡壮麟.积极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J].当代外语研究,2012(7):3-7.

[6]王和私,王芙蓉,尹丕安.美国国情咨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4): 49-52.

[7]曾亚平.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奖演讲[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 19-21.

[8]潘艳艳,董典.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建构中国形象和大国关系的话语策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3):50-56.

[9]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科技出版社,2003:63.

猜你喜欢
语篇报告政府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报告
报告
报告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完形填空三则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