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2018-07-09 11:22赖慧浓
教师·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实践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各学校都在集中精力进行摸索、实践,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文章作者对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21

作者简介:赖慧浓(1981—),男,广东和平人,广东省和平县青州镇中心小学校长,一级教师,本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有限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很难得到提高,甚至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不能忽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为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和塑造能力,我们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入信息技术成为了更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各方面的 要求[1]。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情境

由于广大山区学校接收信息的渠道相对闭塞,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同时,大多数都坚持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实践进行充分融合。教师需要明确其中重要的一点内容,即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积极主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进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仅凭课本文字教学很难让学生感受和联想到家乡的美,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索和编辑出精美的课件,合理设计相关的背景音乐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家乡的美景、当地的歌谣及风俗习性,先从感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地方的朴实美。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家乡的美丽照片进行投影展示,还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家乡美,通过用眼发现家乡美、动手编辑家乡美的方式,让学生对家乡的观念从思想上得到升华,从心灵上得到启迪。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际中,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感观性和参与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的精神修养,明辨是非、善辨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和其他的课程有所区别,思想品德课更注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表达思想情感。思想品德的内容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来说,教材需要掌握的内容不多,但是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和感受,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不间断的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学会拒绝》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没有过多的人生体验,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渴望体验社会,愿意进行各种尝试,但是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对事情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常常迷失自我,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在进行此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当教育小学生抵制不良的诱惑,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视频和公益广告、微电影等,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了解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使小学生在面对不良行为的诱惑时,能够坚定自身,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坚决抵制诱惑[2]。

3.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教师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要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品德引导,使学生能够自我注重道德品质提升,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在信息化時代,教师可充分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库来辅助教学。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找一些动漫类或卡通类教学图片和教学视频进行教学,这样比传统的拿着课本说教的形式要更生动、更形象。对中、高年级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学生,教师则可通过更有专题性的图文报告和视频解说来丰富课堂内容,也可鼓励学生分组到有条件的学生家里完成网络作业,比如让学生自己通过图书、电脑网络或家长手机配合等途径搜集毒品的危害、青少年沉迷游戏的害处、爱国诗词有哪些、我国古代的孝悌故事有哪些等。学生会通过交流与合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相关作业,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口头汇报,分享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感悟,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而在他们的交流、合作、分享和反思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实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二、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

1.设置课前视频或者调查活动

笔者在初次进行现代化教学实践时采用的是在上课前让学生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根据视频完成题目。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笔者选择了小学六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作为实验课。通过实验发现,思想品德这门课不能设定框架,如果在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交代完毕,学生就会产生思维定式,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和教师的互动也会有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开拓自己的思维,这使得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通过对这一堂课进行反思,笔者认识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前教学视频中,教师不要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可以采用新的方式,比如在课前主要进行教学重点的讲解,在课中主要进行教学难点的讲解。同时,还可进行如下创新:第一,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资源作为教学材料,根据材料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线进行讨论。这些内容比较接近教材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这样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挖掘其中的内涵,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升华。第二,思想品德课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寻找学生身边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这样的素材可以通过课前调查获得。比如,教师提前设定一个话题让全体学生在线进行讨论,说出自己对这个话题的所思所想,并将这些内容作为现代化教学的切入点。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为正式的教学活动积累了很多的素材[3]。

2.在课堂中进行合作探究和检测

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活动参与情况进行反馈,比如,都反映了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调查等进行合理评价,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劳动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对没有参与的学生也起到鼓励作用。另一方面,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法如下:第一,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演讲。要让学生自己去搜索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成PPT或者写演讲稿,让学生对演讲进行相互比较、评分。第二,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和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歌曲或编成歌谣,让所有学生一起歌唱,唤醒大家的意识,在歌唱的过程中,学生会将积极的情感转化为内心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当前,各学校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明确了信息技术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应用、如何进行课程的设计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改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

参考文献:

[1]周俊荣.浅谈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学周刊,2017(9):170-171.

[2]田红斌.浅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J].科学时代,2016(11).

[3]刘爱霞.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 (11):286.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实践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