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兰州地区为例

2018-07-14 01:25杨志刚
运动 2018年19期
关键词:跆拳道兰州教练员

杨志刚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跆拳道是韩国的一项以技击格斗为核心、修身养性为基础,以磨炼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近年来,大众跆拳道运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兰州地区的跆拳道馆、社团不断成立,参加健身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对大众跆拳道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已经成为广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锻炼场所之一。但是,大众跆拳道运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大众跆拳道馆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收费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对大众跆拳道运动在兰州地区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访问,从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学员、教练员的基本情况等多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提高大众跆拳道在兰州地区的办学质量、促进大众跆拳道馆的规范化和有序发展、体育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众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图书馆相关期刊,并借助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获取与本研究有关的信息。

1.2.2 问卷调查法以兰州地区的5所大众跆拳道馆和道馆中的20名教练员、100名学员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率为100%。

1.2.3 专家访谈法走访跆拳道方面的专家,就大众跆拳道运动在兰州地区的现状及问题、如何提高大众跆拳道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开展等问题进行专家访谈,同时访问部分高校跆拳道教师,获取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信息。

1.2.4 数据统计法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兰州地区跆拳道馆的基础设施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兰州地区的跆拳道馆的场地大多数是租借空闲场所,这些场所空间狭小、简陋,达不到跆拳道正常训练的要求;在器材设备方面,训练器材陈旧、数量少,而且运动保护性设备缺乏,从整体上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与训练的需求。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进行跆拳道训练所必备的物质条件,场馆的大小与质量的好坏、器材设备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跆拳道训练的效果,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教练员、学员训练的积极性。

2.2 兰州地区跆拳道馆学员情况

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学员,从学员的规模可以看出此项运动的开展情况。据调查,兰州地区的跆拳道学员大多是在校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其中有49.1%的学员是小学生,有24.5%的学员是中学生,有11.5%的学员是大学生,有14.9%的学员来自社会其他阶层;学员年龄相对集中,主要是中小学生。可见,学员来源单一、年龄相对集中,不利于跆拳道运动的广泛发展。

中小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女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排前3位的是自卫防身、新颖好奇、强身健体。男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第1位是“学习更多跆拳道搏击类知识”,排在第2的是“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女生排序第1的是“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排在第2的是“学习更多的跆拳道搏击类知识”。由此可见,女生学跆拳道的动机中,自卫防身的需求更强烈。另外,女生也希望通过跆拳道练习达到减肥健体的目的。

学员参加跆拳道锻炼动机直接关系到跆拳道训练的成绩。据调查,学习跆拳道的主要动机有时尚流行(占调查总比例的34.8%)、自卫防身(占调查总比例的37.9%)“磨炼意志(占调查总比例的19.9%)、为了晋级升段,获取证书(占调查总比例的7.4%)等。学习跆拳道“时尚流行”的动机原因是跆拳道运动发展策略的科学性、跆拳道运动竞赛体制操作的简捷性、跆拳道运动所具备的观赏性。“自卫防身”的动机原因主要是想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和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磨炼意志”的动机原因主要是为了克服自身性格的弱点。“为了晋级升段,获取证书”的动机原因主要是想今后为跆拳道的发展做出贡献。可见,兰州地区跆拳道学员参与锻炼的动机呈现多样化,这有利于大众跆拳道运动在兰州地区的开展。

充足的训练时间是提高锻炼效果的保障。据调查,兰州地区部分跆拳道学员每周训练时间只有2h左右,每周训练的次数也只有1次左右,每次训练仅有120min,训练的时间集中在周末、节假日、放学后、工作之余等空闲时间,而且每位学员不能确保每次训练都能够参加。可见,兰州地区的跆拳道学员训练次数少、时间短,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不高,训练组织也比较松散,训练质量较低。

2.3 兰州地区跆拳道馆教练员情况

从年龄结构上看,跆拳道馆教练员30周岁以下的占68.18%,30~40周岁的占27.27%。教练员年轻化将给大众跆拳道运动在兰州地区的传播带来活力和希望。

从教练来源结构来看,34.09%的来自体育院校毕业生,27.27%的来自退役的运动员,9.09%的教练来自退役军人、警察,29.55%的来自社会其他职业。他们中有81.82%的是兼职,只有18.18%的是全职。由于兰州地区大众跆拳道道馆的临时聘用较多,受跆拳道馆效益的影响较为严重,造成责任心不强,使教学质量和效果普遍较低。

从技术等级来看,教练员有等级证的有38人,占整体的86.36%;无等级证者的有6人,占整体13.64%。这说明兰州地区的跆拳道道馆的教练员以有等级的教练员为主,且一级教练员占总调查人数的6.8%,二级教练员占总调查人数的79.56%,其余是三级或无级别教练,占总调查人数的13.64%。

从获得等级培训的途径来看,主要是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在校学生及教练员的培训班。据调查,9.1%的跆拳道教练员没有等级和参加过任何培训,说明各道馆要加强对跆拳道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从执行教学计划情况来看,兰州地区跆拳道教练员有97.72%的教练员无年度教学计划,有81.82%的教练员无阶段教学计划,有68.18%的教练员无课时计划,即使有教学计划,按计划执行的教练员也寥寥无几。这使跆拳道教学缺乏科学性,违背了科学性原则。其主要原因是跆拳道教练员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欠缺,缺乏严格管理制度和监管力度,从而导致学员的系统锻炼难以得到保证,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跆拳道教学的质量。

从教学形式看,兰州地区的跆拳道导致馆的教学是在教练员的带领下所进行的集体性练习,属于集体教学形式,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兰州地区跆拳道馆的建设与发展,为跆拳道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兰州地区的跆拳道馆的问题主要在发展规模、管理体制、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道馆的教学、训练质量直接影响到道馆的生存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管理水平高、服务好、教学质量高的跆拳道馆,具有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趋势;反之,面临的即将是倒闭。教练员的素质和水平,是大众跆拳道在兰州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大部分教练员学历在高中及以下,年龄小,跆拳道专业素质差、技术不专业。

3.2 建 议

3.2.1 加大监管力度为了解决兰州地区大众跆拳道馆的管理问题,建议由政府带头,联合体育部门、工商部门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层,对兰州地区大众跆拳道馆进行管理监制,并派专人负责。针对大众跆拳道在兰州地区的办馆条件差的现象,建议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跆拳道协会、分会的各规章制度。同时,也应防止为谋取经济利益而乱设“小作坊”式道馆。

3.2.2 加大对道馆资金的投入为了解决场馆简陋和器材匮乏等办学必备因素,建议采用社会、企业赞助和政府投入资金扶持相结合的融资机制,加大对跆拳道道馆的支持力度。

3.2.3 加强师资培训力度跆拳道教练员在跆拳道训练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员对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大众跆拳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提升兰州地区大众跆拳道教练员的素质。建议,一方面,针对现有跆拳道教练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教学训练能力。另一方面,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如聘请高校具有高职称、经验丰富的跆拳道教练员任教;引进兰州市退役跆拳道运动员加盟教练员队伍中,他们的加盟会解决很多教学训练问题,退役跆拳道运动员大多有十几年以上的训练经验,由他们来指导训练工作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4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跆拳道运动文化氛围跆拳道组织要积极通过比赛、表演、网络等手段扩大自身影响,大力宣传跆拳道健身、防身、增强自信的时效性功能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跆拳道。各高校、中小学要把跆拳道列入学校体育竞赛内容,制定跆拳道竞赛的制度,定期开展本校或校与校之间的跆拳道竞赛活动,活跃学校的体育文化气氛,促进校与校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各校跆拳道馆和社团加大宣传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种跆拳道表演。

猜你喜欢
跆拳道兰州教练员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跆拳道奶奶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嘻哈跆拳道
兰州琐记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