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2018-07-19 05:55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航天工业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航天生产文化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王弋弋/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所创造的文化,它反映企业个人和群体对安全的认识和行为,安全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积极倡导安全文化,就是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使人在身心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环境中生产与生活。据统计,有2/3的安全事故是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因而,总体来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的失误和不安全行为。

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企业建立起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不论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会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安全文化能够形成一种氛围,能够把管理者和员工的价值观、安全意识、行为引导到安全生产的总体需要上来,并对广大干部员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使员工形成心理认同的整体力量,主动关心安全生产状况,自觉履行安全责任,并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符合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一、安全文化的内涵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是不够的。当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因此需要用安全文化手段予以补充。安全管理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由管理者无论在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员工遵章守纪,运用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

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基本功能包括:

导向功能。企业安全文化提倡、崇尚什么,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其注意力必然转向所提倡、崇尚的内容,将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

凝聚功能。当一种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观被该企业成员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激励功能。文化力能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通过发挥人的就人力物力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疏漏。被管理者为了某些利益或好处,如省时、省力、多挣钱等,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然而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就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安全行为,并可能“传染”给其他人。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安全文化手段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智慧能力,对人产生激励作用。

约束功能。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企业安全文化虽然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约束,但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

二、航天科技安全文化现状

随着我国航天工业不断发展,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事故控制手段不断增强,做好航天工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控制事故发生,能够保障广大员工的基本权益。从原材料加工、设计、施工、运输、贮存和使用到最终产品功能的实现进行全过程的安全、健康保障与控制,以满足安全生产、人员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工作从最初的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和处罚力度,到加强作业人员个体安全防护,再到加强安全科技研究,实现本质安全,逐步加深对安全生产工作和事故控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航天安全文化。

1.集团级《安全文化手册》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历届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单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和“零伤害”理念,以“严、细、慎、实”的作风创造了很多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积淀了浓厚的安全文化底蕴,为安全发展、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为进一步弘扬安全文化,用文化引领安全生产,自2012年起质量技术部组织编写组,在党群工作部的指导下总结提炼安全理念、不断完善丰富航天安全文化内涵,编写完成了航天科技集团《安全文化手册》。

《安全文化手册》分为安全理念篇、安全行为篇、安全管理篇、附则4个部分,其中安全理念篇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战略、安全价值观、安全思想观、安全道德观等方面,如图1、图2所示。

图1 航天科技集团安全目标

2.院级《安全文化手册》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从2008年开始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文化“四个一工程”为切入点(制定一个安全文化发展规划、编印一本安全文化手册、形成一套安全文化考核评价办法、建设一系列安全文化建设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优化、安全科技创新等活动,着力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创新安全价值观念,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观念;推进安全制度建设,落实安全责任,以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力;构建行为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努力优化安全环境,减少危险有害因素,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持久的安全人文环境。

3.所级安全文化

在“学法、立制、监管”六字工作思路引领下,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倡导“人人都是安全生产员,天天都是安全生产日”的安全文化理念,用“创新安全技术,规范安全管理”的发展理念与行为规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研究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步入持续改进的良性运行轨道。

三、航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管理层的安全承诺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层将对安全生产的认知、态度等通过一定方式传播到员工层,使整个企业拥有统一的认知和态度。安全文化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决策层是安全文化的源头,其对安全文化的支持态度决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效果。

领导承诺是指决策者对企业安全的态度。具体体现在:确立安全目标、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提供充足的安全投入、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等。只有企业决策者从根源上重视安全,才能支持开展各项安全工作。

安全方针和目标是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生产要求的总原则,也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目标,企业将据此将安全文化,即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将对安全生产的态度、要求传播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每一位员工。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既要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也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使安全工作得到不断的提升。这一点可以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和价值观。

安全政策是企业安全方针和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安全政策保证安全方针的顺利实施,具体包括:一是安全投入政策。安全投入是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系统的安全性,消除事故隐患,治理作业环境,预防事故发生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主要包括购买先进设备、改善作业环境等硬件投入,也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开展安全活动等管理投入。安全投入的多少和是否能够正确合理使用,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对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安全激励政策。安全激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建立的一种行为准则。在这种准则下,安全与不安全行为均被进行评价,并给予公平的奖励或惩罚,其中物质激励包括金钱财物方面的奖罚,精神激励包括荣誉、升职的机会等。激励措施不仅能规范员工的行为,也可以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安全的关注,使其真正认同企业的安全文化。

安全程序是指在具体执行和操作层面上通过制定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分别从安全管理层面和技术操作层面为安全方针与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依据。安全管理制度是管理层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的内容应符合航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安全操作规程是从技术操作层面制定的能够确保各项作业和操作安全的规章、程序和标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

图2 航天科技集团安全制度体系

2.安全文化的传播

安全文化的传播需要一个或几个部门共同进行策划、组织、实施和考核,一个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能够使安全文化顺利的传播下去,使每一个员工持续接受安全文化宣传教育,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安全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预防事故发生。

传播方式是安全文化传播的方法和途径,既包括安全培训、安全会议等自上而下的方式,又包括报告等自下而上的方式;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也包括安全标识等物与人之间的传递。

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企业根据自身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通过企业管理者或外聘专家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文化素养。安全培训主要包括培训方案的设计、实施、考核和持续改进4个方面。

安全活动是指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等各种轻松的方式将决策层的安全理念传递下来,在活动中巩固并检验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掌握的程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赛、安全文艺演出、安全书画、摄影展等。

安全会议是指企业为解决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问题而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会议。会议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能有效地将决策层的安全态度、理念、意见等传递给全体员工,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获得员工的反馈意见。

安全报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反馈过程,是员工向上级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作业场所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整改状况等。企业管理层只有了解员工层的想法,才能不断完善方针、制度,改进操作规程和培训教育等。

安全标识指企业通过各种信息载体向员工传递有关安全的信息,包括安全标志、安全信息栏、安全宣传栏、安全板报等传统方式,以及局域网、移动通信网络等现代通信方式。

3.员工层的行为

个体行为是指受个体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的员工的安全或不安全的行为,员工行为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事故的发生。

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文化的宣贯,使员工将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运用理念作为个人素质考核的基本标准。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参加安全活动、安全会议等方式建立员工正确的安全意识,并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强化,使员工从心底认识到安全是为了自己,消除偷懒、侥幸、想当然的心理,从而使其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按安全标准、程序操作。

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三违”行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主要通过培训教育、检查考核与规章制度制约等方式。

工作环境。作业环境是指作业现场的环境,包括作业现场的自然条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也包括员工精神状态、工作压力等精神环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拉近员工与企业的距离,还能大大激励员工安全生产的决心。良好的工作环境能使员工潜意识地进行安全操作,杜绝违章。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的行为是在个体行为的基础上提出的,不仅要求员工自己遵守各种规章、安全操作,而且要帮助别人遵守规章,留心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员工要将自己的安全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关心他人,注意他人的情绪变化,提醒安全操作,将安全作为一项集体荣誉。国内外的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中,“能动互助”或“团队互助”是企业安全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安全文化的成果通过班组来实现。

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建议

航天工业内部企业众多,各个单位科研生产任务不同,造成各单位承担的安全风险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各单位的安全文化应在航天企业文化的大框架下充分体现企业自身的特点,凝聚、提炼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开展一次“专项工作或行动”就能建立起来企业的安全文化或必需取得什么效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可以与企业文化、宣传、培训等部门联合起来,鼓励党政工团共同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形成多层次、全体员工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队伍,通过长期、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日常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逐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确保成功是航天事业不同于其它行业的高要求,也是航天员工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的目标准则。要确保成功,就要提高安全生产工作质量和标准,就要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更新安全生产观念。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安全生产,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员工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将安全文化引入到航天安全生产工作中,这是一种新的安全生产理念,必将更好地促进航天企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航天生产文化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航天梦
年味里的“虎文化”
航天梦,我的梦
逐梦航天日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谁远谁近?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