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企业档案文化建设

2018-07-19 05:55航天档案馆
航天工业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文化

/航天档案馆

作为历史积淀和原始记录,档案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人类把自己的发展历史寄寓于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之中,档案则成为文化发展的具体承载和现实表现。主动开发档案的文化价值,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

企业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产物,其潜在的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的档案部门如何突破自身局限,强化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强化文化服务能力,是值得档案工作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档案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档案忠实地记录了企业一路走来的变化与发展,全面记忆了企业管理与生产、科研与经营的实施和变革。在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资料中,折射出企业曲折前行的发展历史,蕴含着企业丰富而宝贵的文化精髓。企业档案承载着企业文化活动的历史积淀,如先进的生产技术、创新的管理经验、珍贵的知识成果、鲜明的企业精神、辉煌的发展成就等,企业在这其中积累智慧,积淀文化,发展文明。作为文化的载体,企业档案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远,文化底蕴真实而厚重。

2.档案是企业文化积累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各种原始记录伴随企业活动源源不断的产生过程中,企业通过档案工作有意识、有组织地收集有留存价值的生命印迹,以保障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蕴含在档案中的直接或间接的文化因素日积月累地聚集、丰富。各种形式的档案开发工作在挖掘、利用档案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在激活与重构企业记忆,使企业文化得以提炼、整合与凸显,进而使文化建设的成果得以保存并形成新的档案资源。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日益丰富、深化与鲜明,伴随着企业发展而传播开来、传承下去。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累基础上,更离不开文化推动的强大力量。开发档案文化资源,兴档案文化建设之举,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提升能力,以文化引领发展,这也是众多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同时,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事实上,通过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使静态的档案“活起来”“亮起来”,正是实现档案文化价值保值与增值的重要手段。而在积极实施档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开发档案资源,提供各种优质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使档案工作和档案部门更多地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彰显自身的作用,以“有为”成就“有位”,得到企业乃至社会的广泛认同与重视。

二、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

1.树立坚定的文化意识

企业档案的构成有其特殊性。冰冷的基建档案、理性的产品档案、枯燥的会计档案等使企业档案部门更容易缺失文化自信。因此,要摒弃长期的惯性认识,从只关注档案的凭证价值、参考价值,到重视档案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要从丰富的档案门类中建立文化自信,从直接的、间接的文化因素中建立文化自信,从企业多样的文化需求中建立文化自信。企业档案部门要以文化服务为己任,做好档案文化资源的建设、保护及开发利用。

2.树立主动的服务意识

企业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部门主动作为的过程,要用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觉。在企业档案部门中,以任务性文化服务作为点缀的时代应尽早结束,要做到主动策划,全盘谋划,深入挖掘需求点,研究设计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这样才能迎来档案工作的新突破,实现档案服务的再升级,为企业发展助力,为社会进步助威。

3.树立开放的传播意识

相比综合档案馆,企业档案文化资源更加不受重视,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力明显不足。而能真正实现改观、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基本手段在于改进传播方法、渠道与能力。一方面,企业档案部门要在开发档案文化资源上“花力气”;另一方面,要在提高档案文化的传播成效上“下功夫”。只有以新载体、新形式、新渠道对档案文化加以传播,才能有效展现档案的文化魅力,扩大档案的文化影响力。

4.树立积极的开发意识

保密与开放是档案工作的基本矛盾之一。企业档案,尤其是军工企业档案中含有大量不适于公开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内部信息,保密责任重于泰山,使得受众更为开放的档案文化建设受到不少制约。因此,档案人员要在严守保密底线的基础上,研究馆藏,积极利用符合条件的档案文化资源。同时,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推动档案降解密工作的开展,使可以公开的档案及时得到利用,为档案“活起来”创造条件。

三、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实践

1.丰富与优化馆藏档案文化资源

馆藏档案资源是进行档案开发、实现档案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企业档案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档案文化建设的成效。

一是企业档案部门要注重档案文化资源的完整收集。企业有各自明确的归档范围,这是保障企业档案完整性的基础。伴随着时代的变革,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档案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完善归档范围,尤其要关注更具企业文化特色的、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有代表性的档案资料。例如,航天企业所产生的涉及发展历史、先进人物、先进管理经验与思想、名人档案、文化活动等内容资料,以及具有航天特色的质量文化、成本文化、班组文化等一系列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内容资料,都要应收尽收,尽可能充实档案文化资源宝库。

二是主动开展档案征集工作。企业档案馆应树立“大档案”理念,自觉学习各级综合档案馆的先进经验,主动开展档案征集活动,广泛征集、接收散落的社会档案资源和民间档案资源,丰富档案文化资源种类,提升企业记忆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企业档案的征集工作可以人文性专题为主,丰富企业档案的文化内涵,凸显行业特色。

三是积极建立口述档案。口述档案是构筑历史记忆的重要基石,可以有效地填补历史空白,优化馆藏资源。口述史料往往文化价值高,可利用性强,经过挖掘可以成为优质的档案文化资源。

2.拓展档案文化资源服务范围

一是服务企业,助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首先要服务于本企业、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中心工作,精心选题,主动推送。要配合主旋律,着眼于实际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企业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抓住时机,及早谋划。这个“时机”既包括重要的、有纪念意义的各种时间节点,也包括企业正在或将要开展的重要活动、主题工作。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高瞻远瞩,立足全局,富有预见性。

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追求工作效果。除了积极推出各种文字性编研成果,还可编制画册、声像片,举办专题展览、服务企业展室,并寻求借助企业内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创新工作,实现档案的文化影响力。

二是服务社会,参与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关系国家、民族的生命力。而企业文化、行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文化建设服务于社会市场,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档案工作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企业档案部门要敢于突破自身局限,鼓起勇气,“摸着石头过河”,向社会文化市场迈出脚步。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发适应社会需要的档案编研产品,展现企业或行业的恢宏历史,介绍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宣传企业优秀人物,彰显企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广泛传播具有鲜明特色的、成熟的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合作,善于借助平台,使企业档案走进社会,走近大众,如走进学校办讲座,走进社区办展览,甚至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等;可以为媒体直接提供档案资料,借力媒体强化宣传效果;有条件的可以合作推出文化产品,以满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及文化休闲需要。

三是提高企业档案人员参与档案文化建设的能力。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档案人员管理文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效果。首先,企业档案工作者要进行观念的改革,树立正确的档案文化建设理念,深入认识企业档案的文化价值,深入理解档案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大力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对实现档案的服务功能和档案价值的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档案人员要主动提升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档案人员熟悉馆藏资源,清楚检索途径,掌握专业技能,通过培养文化思维,提升文化服务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能力,是新的时代赋予企业档案工作者的新要求。最后,档案人员要具有档案开发的情怀,对待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要具有使命感、责任感,主动作为,乐在其中,竭尽全力,精益求精。

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将使企业档案焕发无限生机和活力,既可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文化建设对企业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企业档案部门要直面变革的需要,直面自身的不足,积极实践,勇于进取,努力推进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开展,全力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