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8-07-28 10:00张欣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摘 要:《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核心基础课程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经济和管理意识,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普遍重视这门课程,但由于学科自身比较抽象,模型多,理论性强,假设多,专业术语多等特点,学生又普遍反映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大,笔者在此对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探索的一些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想法。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1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微觀经济学》课程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它既不同于农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课程,也不同于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学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行业和市场是怎样运作和演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以及它们怎样受政府政策的影响等等。《微观经济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这门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理论抽象、要求学生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以及较强的用图形说话的能力。

1.1 理论抽象

一方面,《微观经济学》的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再现,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内有关理论的总结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几百年发展为前提的,而且每一个结论的成立都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设之上,这与我们国家的国情、市场经济发展的概况、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均不同,这些差异必然增加我们理解的难度。同时,理论知识原本就是抽象的,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模型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再加上微观经济学概念、定理、规律很多,相互之间又极易混淆,对于初学者来讲,总会存在理论与现实理解之间的差距。

1.2分析过程使用图形多,且比较复杂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过:“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图形知识才能掌握经济学,图对于经济学家如同锤子对于木匠一样必不可少。”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坐标图来形象直观地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图形在经济学中非常有用,用于说明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情况。微观经济学每一个理论的得出与论证都与图形紧密相联,但这对于刚刚步入象牙塔的学生而言,要学会正确地运用图形解释经济问题的确有些难度。

1.3要求学生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

许多经济理论的得出是通过数学推导而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因变化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自变量变化及变化程度的,《微观经济学》中最常用的经济模型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法等等都要求学生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财经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有很多学生微积分知识还没学,这时要求他们将数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经济学分析中,无疑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心理负担。

总之,如上所述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现实条件等各种因素决定了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相当大。笔者结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

2.存在问题

2.1对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多数微观经济学教材对经济理论的分析都是先假定条件,然后采用数学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对经济问题下结论,或者用图形表述经济理论,这些都让学生感觉枯燥,难懂,好似学了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学生认为理论都支离破碎,无序堆积,认不清到底要研究什么和解决什么。出现这些心理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握微观经济学的整体框架结构,没有学懂微观经济学。而且学生都是从高中刚上来,不能很快适应这种新的思维方式。

2.2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取多媒体教学以来,教师可以传授很多的知识,但是这个过程中速度快,内容多,复杂的图形在多媒体上可以更精确,但是由于速度快,学生感受不到画图的过程,会出现课堂上对知识理解了,而课下再看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图形怎么推导出来的现象。

3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探索

3.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

每学期开始,教师应当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作简单介绍,对课程性质及其重要性详细强调,例如在学习专业课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的时候都是以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另外,经济学知识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可以提出一些现实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

3.2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体系

理论讲授是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手段。笔者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首先介绍基本的框架,在讲述每一章内容之前,都有一个本章提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视野,然后再介绍具体的内容,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理解基本的经济概念,了解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律,授课过程中采取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层展开,脉络清晰,通过主线的引入,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整门课程的精髓,同时,在每一章结束后都加一个本章小结,总结一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笔者讲授微观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选择为主线,主要体现在这五个方面:第一,单个消费者行为的最优化。即研究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怎样选择使得他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消费者均衡;第二,单个厂商行为的最优化。即研究单个厂商在成本预算既定的前提下,怎样选择使得他的利润最大,从而实现生产者均衡。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在成本既定时,如何选择使得所获产量最高,(2)在产量既定时,如何选择使得所付出的成本最低。为此,将问题深入一步区分不同的市场结构,进一步考察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与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确定产量与价格的最优化行为;第三,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最优化。即研究消费者根据什么原则供给多少生产要素,厂商根据什么原则需要多少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第四,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同时最优化。即研究将消费者、厂商、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联系起来的整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五,政府目标决策的最优化。即研究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3.3 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厂商的生产经营决策与居民的消费决策都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案例分析是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优秀的案例是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将这些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能带动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提高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效用理论时,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笔者结合学生自己上完体育课喝饮料的例子来说明,第一杯、第二杯和第三杯依次感受到的效用是不同且递减的,例如短期生产理论中,可以结合学生运用有限的教室打扫工具,通过增加劳动数量来体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能将枯燥的理论运用到鲜活的经济现实中,学生感受到微观经济学就是身边的学问,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 理解理论,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4加大课堂讨论的力度

课堂讨论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对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不论是理论讲授还是案例分析,都离不开课堂讨论这一重要形式。通过讨论可以使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向双向互动式教学,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5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一,对于基本概念,学生要通过分析,举例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第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决定,其中涉及大量的数学关系,理论性强,要实现将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不小的难度,所以要给学生布置练习题,通过做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特别是通过做计算题来加深对微观经济理论模型的理解。第三,自己动画图,强化理解。微观经济学图形多,但是不能只看不画,画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6 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演变性的学科,由于这门学科的特點,必然要求微观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和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更新较快,那么任课教师的这桶“水”,决不应是“陈年老水”,而应是不断地从知识发展的奔腾江河中汲取的“新鲜水”,任课教师应及时掌握知识点的更新,如新旧理论的增减,同时及时调整相应的案例分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3.7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为一体,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积极地听取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但是,课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上课时过多依赖课件,整门课程知识点完全通过点鼠标放映课件讲授,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包含很多的数学推导和图表,完全依靠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授,即使利用动画使得推导过程一步步显现,学生也不容易跟上。因此,在讲授公式推导以及有关图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好结合板书进行讲授,通过“黑板+粉笔”的方式推导和画图,能够充分地带动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让学生看清推导的整个过程以及各种逻辑关系,形成知识间的连接,也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比如,在讲到古诺模型中厂商的产量选择的时候,最好板书推导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8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信息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提供了巨大的支撑,要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上教育资源,经常登录经济学论坛、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家等网站,聆听专家讲座,参与学术讨论,这些经济学网站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各种各样的案例,又能够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生动的经济实践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静.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6(34):206.

[2]李仁君.论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J].海南大学学报,2017:130-135.

[3]程莉.浅谈微观经济学教学[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7(5):101-107.

[4]夏业良.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河南科学,2016(6):1005-1011.

[5]周怀峰.普通本科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2014中国经济专家研讨会论文集,2014:152-163.

作者简介

张欣(1985.4)南阳,女,汉,助教,硕士研究生,经济学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