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的改革探析

2018-07-30 09:36吕梦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健美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高校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已提上进程。高校体育的发展如今也存在着较多问题,健美操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1】,但目前高校的体育健美操教学并没能发挥其最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文针对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参考意见,从而促进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更好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

如今,高校体育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发展智力体力全面型人才。但在整体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且由于高校健美操的特性,对学生参与度以及老师的教学要求都较高,从而影响着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的效果。

一、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现状

健美操是将体操、音乐和舞蹈融合在一起的体育运动方式,能够很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舞蹈和音乐的感觉,强健体魄,很好的修饰身型,对学生有着诸多益处【2】。并且学生本身对健美操就有一定的热情以及兴趣爱好,但高校体育健美操的教学应当使得健美操的学习朝着更高的境界发展,但很多高校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以及内容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问题如下:

(一)缺乏教学理论和训练技巧

根据对高校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自身形体方面较为重视和在意,但是课堂的教学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形体训练要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一些同学肢体协调,学习起来较为轻松愉悦,而有的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差,体质弱,心理素质以及对体育学习的态度都有不同【3】,所以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一的讲授和学习健美操的动作,缺乏教学理论和针对性的训练技巧。会给学生增加学习的难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成绩考核制度影响学习效果

高校体育健美操一般都作为了高校体育学科中的一门选修课程,与其它科目一样参与期末成绩的考核。而学生选择选修课首先是因为兴趣,将兴趣变为强制性的达标测试,不符合教育目标。学生由爱好变成为达标而进行机械的训练,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此外,在同一课程中,尤其是健美操这类多方面要求的课程,很多学生先天有缺陷,不能够很轻易的达到考核标准,这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将一门轻松地课程,变成了统一标准考核的课程,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素质教育思想不够深入

如今各高校都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朝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的观念并没有完全深入。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个体发展、身心健康教育进行综合性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潜能。同时当今社会需要的也是高素质的人才,但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个体发展的规律和特性,片面追求考核形式,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尤其在体育教学上,只重视智育,忽视体育等多方面发展。

(四)课程目标设置存在局限

高校在体育健美操等课程上的设置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具体课程内容可划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只满足于基本的教学讲授,并没有系统的开发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健美操课程,所以整体上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没能很好的掌握这一门课程的技能。没能构建终身体育的教育意识。

二、高校体育健美操改革对策

(一)完善体育健美操教学及训练内容

将健美操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切实根据选课同学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合理安排,对健美操教学老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完善教学理论和系统技巧,编创多种综合性健美操,针对学生的性别等进行区分形式的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教学理论,将健美操与时下新兴的音乐和舞蹈相结合,坚持健美操本身具有时代感的特征,使得健美操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健美操的作用,强化基本功的训练,达到健美操的最初效果。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塑造身型,协调肢体,加强对舞蹈和节奏的理解和运用,塑造良好的个性,丰富大学生活,同时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综合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评价系统

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作为众多选修课程的一部分,始终没能摆脱单一的成绩评价系统标准,这就使得原本较为活跃发展的课程,同普通课程一样,以最后的合格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完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收获,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综合课程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得体育课程突破原始课程评价标准的束缚,从而推动学生和课程的进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最终成绩进行区分评比。由于学生在最初选择的过程中是以兴趣为引导,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着先天性的肢体不够协调,最终成绩不能够达到评比標准,但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所以如果采用单一的评价体系,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过于片面,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深入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培养高素质人才

如今普遍各高校素质教育观念的落实极其不到位,都坚持智育方面,和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没有促进学生德育、体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尤其体育健美操在高校中属于体育的大范畴,发展并未得到重视。因此,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是发展健美操教学的关键,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发展【4】。坚持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一个分支,也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尤其是高校的体育健美操教学,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转第319页)(上接第206页)此时的学生正是思想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机,高等教育作为最后的关键节点,必须坚持教育发展的要求,深入落实终身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为培养全方位发展,高素质人才提供教学指导。

(四)完善课程目标设置,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的改革,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课程目标的设置,本身健美操课程就区分于其他类别的教学,所以只有在课程目标上下足功夫,才能达到改革的最佳效果。首先在课程目标设置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和身心的发展。教学主体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建设终身体育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素养;第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坚持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健美操课程的独特性和活跃性,创设多种类型的健美操课程,不进行单一的讲授,而是多种形式,高参与度,高活跃度的教学内容,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保证健美操教学内容的不偏离,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的教学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度,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完善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的改革发展。

结论

高校体育健美操改革属于高校体育改革的大范畴,而整体的体育教学改革属于一个创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想使得高校体育健美操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达到最好的效果,要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于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课程目标上、教学形式上、教学内容上进行丰富和完善,保证学生的参与度,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体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健美操的练习中,陶冶身心,塑造良好的身型,增强韵律感。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落实高校体育健美操的改革,符合终身发展体育的思想,从而达到最初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阮慧,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探讨,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20):100-101

[2]赵明哲,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研究,青少年体育,2017(1):93-94

[3]张延青,贵州省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劳动保障世界,2017(27)

[4]郭双,李武祥,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研究,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6):86-87

作者简介:吕梦(1987.0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

猜你喜欢
健美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在高校健美操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