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8-07-31 09:18邱伟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语文

邱伟敏

自学,就是受教育者自主、主动地去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过程。所谓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借助有关知识、技能有效地完成学习活动的能力。学生种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自学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较好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可以从“教书匠”的窘境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方面,以下几点我认为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正确看待课堂。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能够正确看待课堂,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可是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注入式,喜欢满堂灌,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是变成“主宰”,没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变成读书的“仆人”。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的真正目的:讲是为了做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做到用不着教。“讲”和“教”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用不着讲”“用不着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与学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给予和接受的关系。教师要对学生传授知识,但要让学生自觉地去获得知识。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自习习惯。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字音字意以及相应用法字典都说得非常清楚。让学生拥有和使用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因此,备齐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有些学生遇到不明白的生字词喜欢问老师,这种现象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如果学生一旦向老师发问一些生字词,要建议并引导学生自己在字词典中去寻找答案。

我们不能把预习课文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字词而已,而应该注重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练习。掌握字词只是预习的任务之一,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其作用逐渐有所淡化,特别是到了高中,预习应基本做到三方面:1.积累新语言,做到理解音、形、义,并且能运用;2.大致了解作品内容,基本能复述;3.能初步整理出读文章的感悟。

在预习中,还应提醒学生学会“存疑”:这篇课文在某些方面,比如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写作方法上,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或者有异议。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在课堂课后向老师请教。

一般的课后练习,大都从应试训练角度,侧重于巩固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功能十分欠缺,很少触及应如何自己巩固,怎么分析,怎样把握……等等,这些都属于个人能力范畴,需要平时积累,而非考前预测卷的突击所能达到的能力。

一些比较简单的课文,甚至可以先布置开放性的课后思考题,并说明下节课要提问,然后在这节课上重点启发学生,让学生听课的时候更有目的性,课后也能更多方面地自主地去探索问题。并且要让学生把思考的结果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条理性的文字,这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一个很好的锻炼。

三、鼓励学生在自习过程中敢于质疑。

疑问,是学习的动力。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所思考进而有所获得,必先教他们有“疑”。然后在这个过程有两个应注意的方面:

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激发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要放下架子,营造平等的和谐氛围,主动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起探究。

其次,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是基本的方法。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问题,学生也根据预习提出疑问。在课堂中注重于解疑,师生共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有关句段,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找出答案。学生答不完整或答不了的,教师再作启发或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质疑解疑,學生就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主要包括两方面:读什么和怎么读。

读什么:学生往往在课外阅读中沉迷于“武侠小说”或“言情小说”。因此对学生必须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不是“猎奇”或“过瘾”,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告诉他们最好选择一些思想性、知识性、科学I生较强的,与课内学习联系较紧的书刊来读。

怎么读: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课外时间不多。因此,有必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的书刊特点采用相应的读法,以达到花较少的时间读较多书的目的。阅读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说,配套的课外读本以及一些主题深刻、构思巧妙、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的文章要“精读”。而对于课内学习关系不大的读物则采用“略读”,了解个大概就行了。

五、正确引导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自学

进入21世纪,网络时代悄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今天的中学生更是这一新生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们对此应懂得一个道理:堵不如疏。那么,怎么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语文自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进入优秀网站,利用网络进行自学。网络世界资源无限,应有尽有;资源共享,各取所需。但是大量的信息对于时间精力都有限的学生来说,阅读、取舍都是困难的。如果任由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里遨游,无疑会使他们迷航其中,无功而返。所以教9币的首要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找到路径,在多如牛毛,但良莠参差的教育资源网站中,迅捷登录与课文知识相关的优秀网站。

2.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网上资料不可胜数,但只有那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才有价值。因此,要“多快好省”地找到需要的资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缩小阅读范围,精选资料;快速阅读,进行扬弃。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怎样去学知识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