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2018-08-02 00:47吴树文广州市真光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轴核心微课

◎ 吴树文 广州市真光中学

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风靡中国。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将以前单向的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师生交流和合作探究的双向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显得较为单一,即便已有老师关注到了过程性评价,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难以得到保障,传统评价体系难以与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匹配。因此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以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并促进和保障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就日趋重要。限于笔者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研究还尚不成熟。[1]故笔者不揣浅陋,试图结合历史学的五大核心素养来构建历史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

一、历史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分析

历史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应符合历史教学目标要求和高中生认知规律,这才能使评价贯穿全过程,重视学与教结合。在分析历史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特征时,需要对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的方式进行恰当的分析,力求达到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水平,多维度进行学习评价。[2]

(一)以核心素养为纲的评价尺度

不管教师是采用哪种教学模式,评价尺度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学五大核心素养就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对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评价标准应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学生掌握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来设计评价体系,以达到诊断、检测、激励、引导、调节、反馈等功效,保障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实施的效度。

以核心素养为纲来指导评价体系的建构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历史课程建构和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素养的达成度紧密结合,使课程类型和课程逻辑结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达到高中历史课程育人价值,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输出人才。

(二)形成一中心两主轴三方式的多维度评价

所谓一中心,是指构建评价体系时,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其重要意义不再赘述。两主轴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作为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设计者的角色。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作合理化,系统化安排。尤其高中教师,是做好衔接高校和社会人才的重要保障者,既教书亦育人。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如何兼顾好两者关系并开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轴。

学生作为评价主轴之一,是翻转课堂中最大的变化。传统的评价很难对教师教学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更难全面对学生各环节的学习过程做出考核,监测教学的前进轨道并调整。而翻转课堂中教学项目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再者,教改之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不断强化。因此,学生的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学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学习者和评价者多角色赋予,在评价中,应体现学生主体性,学生与教师皆为评价与被评价对象。这有助于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故而,在教学评价中应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

所谓三方式,是指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和交互式评价三种评价方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不断的调整教学活动,在课前和课中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因此,在注重终结性评价同时,需知翻转课堂是在终结性评价基础上还应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安排、学习计划等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两种评价相结合,更好的关注和促进核心素养的教学。[3]

质性评价[4]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通过综合、比较、归纳和演绎等,对教与学两主轴做概念和程度上质的规定。这有利于改变传统评价中重视定量研究的做法。翻转课堂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量化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水平,但也要明白这并非唯一尺度,肯定定性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积极探索和思考问题,擦出智慧的火花。

交互式评价是指要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并解决基础知识,课中需要小组互助,自主探究以及师生互动,这些形式的教与学都有助于交互式评价的开展。此外,由于涉及到走读学生问题,那么家长也可以在课前监督学生观看微课。这样评价体系的构建也需要家长参与。[5]

二、历史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对历史翻转课堂的分析,在一中心两主轴三方式的架构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的情况下[6],初步尝试构建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7]

(一)教师的教学评价

教师作为翻转课堂的主导者,应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部分中突出一中心,并用三方式来贯穿教师教学这一主轴。

课前,教师需准备微视频和课前任务单,视频选取和任务单制作要符合既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核心素养的第一和第二水平。学生完成任务单的相关情况也是检测微视频的选取和课前任务单设置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标准之一。翻转课堂是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多模式,采用个性化视频教学,因此在视频的选取上需尽可能的符合学生的口味。由于针对性教学,故而翻转课堂教学在面对什么层次学生,从理论上来说都是适合的。

课中,教师应由传统的传教者转变为引导者,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教师在分析学生课前任务单后,应针对性的准备课堂阅读史(材)料,并拟定相关问题。课堂问题应具有发散性和探究性,不是对课前任务单进行重复的提问。教师提问后,应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探究,在小组探究之时,教师可参与到个别小组的讨论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分析好哪些学生或是哪些小组在这课学习中是跟不上进度的,以便有针对性的参与讨论,最终达到核心素养的第三和第四水平。课后,教师需对学生建立追踪档案,以利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及时掌握每节课所学内容。据此分析,笔者构建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见下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四级指标 五级指标微课选取与制作 教学目标匹配度 达到核心素养第1.2水平,即了解、区分、选择、组织课前评价微课质量(语言,讲解和内容)课前任务单制作 问题设置与微课的匹配度整理和分析作业情况 归纳重难点、分析易错点教师的教学评价课堂评价史(材)料准备 有层次体现、与教学目标匹配 达到核心素养第3.4水平,即运用、说明、互证、解释、分析和探究设问情况 有效度和难度教学内容 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探究 需体现核心素养对探究能力的重视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帮助学生个性化点拨课后评价 建立学生追踪档案 针对辅导建议

(二)学生的学习评价与家长评价

由于学生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主体,因此学生学习成效在翻转课堂的评价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故而有必要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单独开列成为另一主轴。

学习评价这一主轴也通过三方式来贯穿。在学生的评价中,由于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对于学生未必能够很好的理解,笔者认为应将其改为易懂的表述词,或是达到教师课前设定的目标。这样,教师在制定目标和准备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去到哪个位置,也是学生学习能够到达哪个水平的重要指引之一,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地位。

课前,学生需完成观看微课并完成课前任务单,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的达成度。学生需在教师的任务指引下,完成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并在此阶段能够基本达到核心素养的第一和第二水平。学生要在课前对不明了的知识点进行查阅,并想办法弄懂,如实在无法弄明白的,存疑课堂发问。在课中,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和给出探究的材料,这要求学生有开拓的思维,并在课前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能力。确定问题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引或是独立思考,或是小组合作。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和探索知识的热情,都需要纳入评价指标。教师在课上应适时对积极探索的学生和小组进行恰当奖励,以正面引导学生的探索方向。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教师辅导完成课堂任务单,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进行成果的展示和汇报。教师判断学生完成的质量后,做出点评。学生也在交流和分享中锻炼了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适时的布置个性化作业,学生则根据个性化作业弥补知识漏洞,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跟上教学进度。而掌握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开阔眼见,提升知识储备,使学生各取所需。出于科学的评价维度考虑,家长应课前监督作用纳入体系内。据此分析,笔者构建了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见下表:

参与讨论和合作情况承担任务情况有无新问题生成课堂任务单成果 是否准确和清晰课后评价 个性化作业完成情况与课后反思 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家长评价 课前评价 观看微课并提交作业 完成认真度与耗时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四级指标 五级指标课前评价 观看微课并提交作业 完整观看微课和课前任务单,记录错误题目和疑惑知识点能够将课前任务单目标完成,记忆相关史实思考问题的次数和水平 能够解决史实记忆性题目,会从材料提取并归纳要点,理解、分析、辨别、综合和探究史料并对其做相应解释回答(解决)问题的次数有无新问题生成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评价课堂评价

在2017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翻转课堂是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渗透融合的结果,应会更加普及和推广。然而,只有科学的翻转才能保障课堂的顺利实施。走笔至此,以期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主轴,采用多种评价结合,并针对课前、课中和课后三过程,构建适合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更好的促进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1]刘强、周林、郭珂:《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综述》,《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5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56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57页。

[4]具体概念可参照: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57-58页。

[6]王永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研究》,《教学与管理》2015年第15期。

[7]贾玉娟:《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主轴核心微课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把握新时代 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双主轴双排刀复合机床的研制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基于FANUC0i系统的多主轴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