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的管理艺术

2018-08-06 13:45龙丕浪
魅力中国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教学

龙丕浪

摘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把小学办好,关键在于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人物,也是关键人物。更是重要的决策人。校长的管理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治校策略等都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管理;教学

校长作为国家教育制度执行者和学校管理指挥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校长的有效领导和管理关系着学校的未来以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但是随着由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的约束已经不能成为学校管理模式的重心,而人处于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的核心位置。作为新时期的校长,应认清当今教育形势,从学校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对学校实施科学的管理。

一、教学目标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目标,还要求教师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设计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及“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小学校长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它是学校管理中工作量最大、工作对象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校长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决策地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每个学校,关键要通过校长来领导全校师生实施并推动进而变成现实。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各个学校中的实施状况。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对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學校教学管理模式使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困境重重。

三、小学校长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

从传统的经验上讲,对质量的管理只是注意对质量的检查,也就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管理,严重地忽略了对教学全过程的创造管理。由于教学的质量并非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出来的,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将其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对教学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对教学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加强管理。也就是说,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的布置、批改等进行管理。在目前看来,我们国家对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学生课内外的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的管理还远远不够。究其后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没有得到严格的统一规定;2.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顾忌自身,没有实现各科作业的和谐统一;3.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相对来讲较重;4.部分学校因为客观条件受到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或者活动仅仅流于形式等。因而,要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宏观调控,还要加强各科之间的有效协调,同时还要提升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以及加强学校对于课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安排、检查等,促使其课外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实现管理的实效性。

四、转变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方法

转变小学校长教学管理方法有:1.深入课堂。校长通过深入课堂来了解教学实际情况,是对教学工作最具体的检查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校长身在课堂,能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和教学信息,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加强教学改革与管理,进行科学决策,准确及时地提供依据。才能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成为学校课改程改革与实践的领路人。2.关注教师。校长要关注教师个体、挖掘教师潜能。办好学校,校长是关键,教师是基础。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呼唤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策略,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与方法”的转变。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比较大。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校长更要结合小学教师的特点,关注教师,帮助教师在新的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潜力,为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3.科学评价。小学校长教学管理也要由以往的终结性、选拔性的评价标准转变为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的诊断性、多元性、综合性、过程性、激励性,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从传统的以“分”为本的评价标准转变为现在的以“人”为本的评价标准。把学生和教师的因素放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首位,真正使全校师生得到全面发展,人性得到完美体现。

五、完善小学校长制度管理

计划的落实靠有力的制度作保证,制度是进行教学管理的"法",有了这个"法",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它能促使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能使学校产生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学校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教师教研进修制度""目标教学研究课制度'论文发布制度" 等,从而使教研活动、教师的培训工作有了时间、内容的保证。为了抓好备课工作,学校要规定一些"整零备课制度'教案检查评比制度'开学第一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作业批改要求''优秀作业评比制度""帮差培优制度"等。建立健全和执行这些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常规化。

六、健全评价,激励校内竞争

评价是教学管理的手段,对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达到科学性强、可信度高,就能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教育部基教司的精神,我们要健全教案评价机制、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单元形成性评价机制、质量分析评价机制以及对教研组、年级组的管理评价机制、学校管理工作自评机制等,在校内形成一种和谐竞争的局面。总之,评价工作是对教育教学总目标的验收,是检查职责是否尽到,操作是否合格,科学地运用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激励着全体师生进入全面竞争的氛围。

总之,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的任务不只是坐在办公室传达新的教学理念,还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熙.小学校长的管理艺术[J].学校管理,2004,(5)

[2]程盛.论小学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管理[J].吉林教育,2007,(2)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