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

2018-08-08 08:35发自北京长沙
清风 2018年7期
关键词:矛盾干部群众

文_本刊记者(发自北京、长沙)

“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积极鼓励、倡导、要求广大干部在面对矛盾困难时具有责任担当,迎难而上,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政策,对敢想敢干、能干善干的干部予以支持。按理说,广大干部都应该不畏困难,面对困难与矛盾完全不应该退避三舍。事实上,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的共产党人数不胜数,他们无疑是社会的脊梁。

然而,有反腐领域的研究专家却指出,现实中,有的干部却是避重就轻,敷衍了事,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说穿了,这样的干部就是在面对矛盾和苦难时有思想惰性和懒政习性,他们缺少的往往不是能力和水平,也不是智慧和思维,而是缺乏敢于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精神。

“无为而治”,实质就是畏难懈怠

面对矛盾畏畏缩缩、不敢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形象多种多样,一些官员“为官不为”的现象尤其令群众厌恶。习近平总书记对“为官不为”现象深恶痛绝,予以严厉批判,“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此类官员进行了大量查处与处理,足以让全党全社会为之警醒。

《中国纪检监察报》最近报道了这样一起事例:某单位一把手为了所谓的“政治前途”,干工作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没有明确要求的事一概不沾,没有具体规定的工作坚决不干。乍一看这名一把手挺“讲规矩”,实则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工作干好了是成绩,但干不好是问题,弄不好自己还被问责,又何必去干?”啥也不干,居然还自我标榜“无为而治”。

报道称,“无为而治”的作风病,当前在某些地方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有的年纪轻轻,不是把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以实绩获得群众认可、组织看重,而是念着“熬”经混日子;有的正值壮年,干工作却“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再“闯”和“创”了,相信只要不出问题,就能“等来位置”;有的年龄快“到杠”了,只求平安着陆,不求提拔进步,因为此时一出问题就“啥也没有了”。这样的“无为而治”,是缺乏党性、不敢担当、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也多次听到群众反映某个地方官员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你看那个干部,怕得罪人,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干部怕吃苦,就算他的文化再高又有什么用呢?”诸如此类的群众评论,实际上是对不敢直面矛盾的一些干部的画像与讽刺。

对于类似的“疲软干部”,从事基层工作的知名时评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党中央高举利剑,惩贪治腐、严纠“四风”,让个别干部产生了畏惧心态,怕出事、怕坏事,于是干脆当起“甩手掌柜”,不谋事、不干事、不管事;奉行“懒政”哲学,“当天和尚撞天钟”,不担当、不作为、懒作为。甚至有干部自认为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丢了“铁饭碗”,还期待熬够了资历,混个“政治前途”。

中共中央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根据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同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着力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来自中央的政策既是给抱有“当天和尚撞天钟”“无为而治”慵官的当头棒喝,也是为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鲜明导向。

面对群众困难,怎能“简单搪塞”

据《安徽日报》报道,安徽某市有个小区10年没办房产证,面对居民频频上访,相关部门拿政府文件说事,一直拖着不办。该市市委主要领导接访,问相关部门两句话:你们认为该不该办?当时没有办房产证是不是小区居民的错?被问者回答也很干脆:“我们认为该办,不是居民的错。”市委主要领导讲了一句“那还等什么!”就这样,久拖10年的事情当场解决。这是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近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举的例子,对这样的事情提出严厉批评。

为什么该小区10年了还没办下房产证?从回复的内容看:因强电工程尚未通过验收,导致不能办理综合验收,不具备办理不动产权证条件。那么,市委主要领导接访之后,为什么又能办了呢?还是要从回复的内容看:目前,骆岗街道正积极协调住建、供电等部门,加快推进小区综合验收及不动产权证办理等各项工作。换言之,“能办了”的关键原因是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住建、供电等部门,加快推进小区综合验收及不动产权证办理等各项工作,以此满足房产证办理的各项法律规定事项,以解决此前法律不允许的问题(即以前强电工程尚未通过验收)。

“人民群众的困难问题,法律规定不能办的,我们据此就简单地用法律规定搪塞,不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揣着明白装糊涂,担着责任‘不办事’,这就是‘懒政、怠政’。”该报道最后评论道,“少数干部不把人民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有困难找我们时,本来可以积极地帮助群众想办法、找出路,解决困难;但我们只是简单地用法律规定搪塞,懒政、怠政,慢作为、不作为。这可能就是省委书记发怒的原因。”

“简单搪塞”甚至是拿出法律法规暂时没有明确的理由,来简单地机械式拒绝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乃至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的官员,其实质也是不敢面对矛盾迎难而上。“如今有的干部也许是想有所作为的,但是他们害怕去创新,不敢去尝试,他们担心一旦‘试错了’就要担责任。所以出现了一些干部对某些事情心知肚明,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也只敢中规中矩地按照条条框框去行事。表面看来,他们兢兢业业;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是没有勇气去承担责任。这样的干部对民众的诉求是麻木的,对党的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纪委干部类似的心声。

迎难而上,改革需要敢于担当

焦裕禄是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党员干部的好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镜子照照自己。焦裕禄到兰考后,面对的是风沙、盐碱和内涝这“三害”。面对90多万亩饱受“三害”侵袭的土地和36万遭受饥荒威逼的人民,在短短475天里,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斗盐碱,重塑了重灾区战胜灾难的信心。焦裕禄这种敢于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改革开放事业是庞大而涉及方方面面的伟大工程,在探索与推进中势必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矛盾,甚至有的旧矛盾还没解决,新矛盾又陆续出现。是退避三舍,还是迎难而上?大量的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都用勇气与担当给予了回答。

迎难而上,绝不是傻干、蛮干,而是要敢干、实干、巧干。再如,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发展等等工作,同样需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与担当精神,才能真正将社会经济发展落到实处。这方面,湖南宁乡高新区的负责人就在思考、在行动。“比如说,在有的地方,企业要落户、要生产、要扩建,需要跑发改、规划、建设、人防等等职能部门,往往多头对接,费时费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将这些职能部门都“聚”到一起,让企业只跑一个窗口就可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宁乡高新区党工委经过反复论证,最后施行推行“行政审批局式”的集中审批模式。园区将发改、规划、建设、人防、联验及招标与政府采购等审批权集中到区规划建设部门,真正做到一口受理一站审批。“为此进行了大量调查,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常常加班加点跑企业、跑有关部门,即面对矛盾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2017年,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建设锂电池隔膜项目。宁乡高新区管委会发挥“园区项目办+‘行政审批局’”模式特色,推进园区项目服务、调度、管理、审批和手续代办“五员合一”模式,为项目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同时利用园区“行政审批局式”集中审批模式,提供高效服务,项目项目从规划条件、项目立项到项目工程规划许可、项目施工许可证全过程审批仅用时10个工作日。该项目再一次刷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高新速度。

在谈到克服困难、办出高质高效园区的感受时,宁乡高新区负责人表示:“迎难而上,把事办成、办好。为企业合理合法办事,为广大群众解决问题,再难也得办,再难也要办好。”在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正是有了广大干部的迎难而上的攻坚精神,才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得以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猜你喜欢
矛盾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矛盾的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