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2018-08-10 06:32邵振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素质教学

邵振伟

【摘要】体育是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英文是physicale ducation,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体育教学是按照一定的体育教学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不仅可以起到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技能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大学体育 心理素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246-02

大学体育的教育对象是高校学生,高校的体育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育教学需要理论教学也需要实践教学,需要室内知识讲授也需要室外活动。因此,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性的教学,其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意志

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其核心是克服困难的能力。一个人的意志能力主要通过克服困难的能力来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意志力则主要通过克服困难来建立。在体育教学中,重点在于体育运动,而运动过程中人的身体总要承受一定的负荷刺激,因此在身体上、心理上就会出现各种超常态的变化,如呼吸加快、肌肉酸痛、疲劳过度和情绪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学生为了克服运动给人体带来的不适,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这个付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顽强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环境和课程内容,适当提高要求等,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培养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如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运动,教师可利用这点,规定学生完成一两项身体素质的练习,先完成者,优先选择。但对一些体质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适当降低难度、要求,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如降低篮球架和排球网的高度,使他们体验投中和扣中的愉快感。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机械的,没有积极意义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负担。体育教育因其特有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性,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通过高考的大学生暂时摆脱了升学的压力,身心综合发展的要求日益显现。他们对生活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人生的意义重新思考,不愿再為了分数而强迫自己学习。在学习时,他们会更多地考虑兴趣。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就愿意多付出时间和努力,不能引起兴趣的事物可能根本不愿意理睬。因此,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显得更加重要,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身心特征,增强体育活动项目的多样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降低活动的竞技性。由于大学一般都校园宽广、体育设施比较完善,用于教学的器材健全,学生能亲身参与的机会增多,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充满期待。一堂让学生充满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就能让学生心情愉悦,从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平等对待,满足学生的运动爱好。

三、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体育教学是一种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而且是室外活动室的重头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仔细听讲,更要身体积极参与。这种身体参与不仅是一种智力的参与,更多的是体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在老师完成讲解和示范以后,学生就要模仿和练习动作技巧。在模仿和练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和动作学习能力就会立刻展现在众人面前,这种学习效果检验的现时性、充分暴露性,会使学生产生被评价和对比的心理。这无形之中就会增加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感到紧张。模仿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强的学生的优点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而模仿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差的学生会表现尴尬,丧失信心,甚至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是,大学生正处于成熟和幼稚之间,心理是脆弱和敏感的,如果教师合理引导,学生们就会提前做好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时就会不茫然、不慌张、不气馁、不焦躁,做到泰然自若,无所畏惧。如果老师不合理引导,对于那些动作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差的学生冷嘲热讽,就会加重学生的自卑感和挫败感,导致学生情绪失调。

四、鼓励学生并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心理品质

在一些体育项目中,如游泳,单杠等,不仅要求参与者有一定的技术水准,还要求学生拥有自信勇敢,不怕挫折的精神。刚一开始,学生可能由于很少接触这些项目而信心不足,教师除了应当让学生掌握各种动作要领之外,还要打消学生在做动作时的犹豫不决。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激情融入其中,如可以频繁使用积极的语言或者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在学生顺利完成一个动作后为他们鼓掌以示庆贺;在学生失败时尽量少责怪,多鼓励,向学生灌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提倡不断挑战自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品质。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从而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这样做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和他们是在一起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他们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进而迸发出更大的能量。通过此类项目的练习,学生往往受益匪浅,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仅磨练了意志,更锻炼了胆量,增添了信心。我们所弘扬的这种坚忍不拔精神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内涵。现在的坚忍不拔不再是忍受物质的匮乏而是勇于克服一切困难、永不满足、永攀高峰与自我竞争的精神面貌。弘扬坚忍不拔的精神,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增进健康,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矛盾时期和人生抉择的关键时期。正确、积极、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大学体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环节中一块不可或缺的部分,良好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才非常重要。大学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能力,还要让体育运动成为其今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心理素质养成与训练.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19).

[2]蔡贤辉.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26).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心理素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