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扩张型心肌病医案1例

2018-08-15 00:44苏世豪韩丽华柴松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舌体舌质双下肢

苏世豪 兀 倩 韩丽华 柴松波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2015级,河南 郑州 450002;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2016级,河南 郑州 450002;3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8)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类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该病较为常见,病情常进行性加重,病因呈多样性,预后较差。其相类于中医“心胀”,“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首见于《灵枢·胀论》,其病位在心,与肺脾肾有密切的关系。从病因病机分析,韩丽华教授认为心气血不足为该病基础,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忧思过度,或感受邪毒侵心,而致心气血不足,心阳不振等。

1 病机概要

扩张型心肌病,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相类于中医“心悸”“胸痹”“胸闷”“水肿”等病,其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外邪侵袭、饮食失调等,损伤心之气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流注全身。《医醇剩义·胀》言:“心本纯阳,寒邪来犯,阴阳相战,故烦满短气而卧不安也。”感受寒邪之气,损其心阳,心之气阳不足,失于温煦,血运无力,故心神失养、血脉瘀滞。心本乎肾,“心气根于肾气,心阳赖肾阳之温煦。”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心主火,肾主水,阴阳互根,水火既济,二脏相互影响。

韩丽华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心,涉及肾、脾、肺等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多因正气本虚,卫外不固,邪毒乘虚而入,邪陷心包,或瘀滞心脉,渐至心体胀大,心气耗散,损及心之阴阳,终致阳气虚衰,心脉鼓动无力,出现血脉瘀滞、水湿泛溢而发病。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相互影响。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 《实用内科学》

临床表现: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可发生栓塞和猝死等并发症;心脏扩大:心影可呈球形,X线检查心胸比>0.5,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尤以左心室扩大明显,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2.7 cm/m2;心室收缩功能减低: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射血分数小于正常值;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继发性)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 等所致的心肌疾病,以及中毒性心肌病等,才可诊断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3 医案

曹某,男,33岁,已婚,河北省衡水市,现居郑州,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6年10月31日初诊,以“间断胸闷、心慌、乏力6年”为主诉,诊断为“心衰病,心肾阳虚,水湿内停;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重度高压,心功能4级”。患者6年前患病毒性心肌炎后间断出现胸闷、心慌、乏力等症状,曾先后于复旦大学附属一附院及郑大一附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培哚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效一般,曾多次住院治疗,症状控制欠佳。1月前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查彩超示:左室内径78 mm,射血分数36%,①全心扩大,②心肌收缩幅度弥漫性降低,③二尖瓣、三尖瓣大量反流,④肺动脉高压,⑤左心舒张功能降低。症见: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萎黄,动则胸闷、心慌、疲乏无力,活动、劳累后加重,活动明显受限,双下肢轻度水肿,纳差,腹胀,眠一般,二便调,舌质淡暗,舌体胖,少苔,脉沉弱。血压:107/61 mmHg,心率:110次/分。

首诊处方:红参15 g,附子20 g,干姜15 g,桂枝15 g,黄芪30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猪苓20 g,泽泻20 g,车前子20 g(包煎),炒葶苈子20 g,益母草30 g,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紫石英20 g,大枣15 g。7剂,水煎 (400 mL),日1剂,早晚温服。同时配合西医内分泌治疗,嘱避风寒、畅情志、清淡饮食、勿劳累、控制摄水量,减轻心脏负荷。

11月7日二诊,心慌、胸闷、乏力较前好转,纳眠较前无明显改善,二便可,舌质淡暗,舌体胖,少苔,脉沉弱。血压:112/81 mmHg,心率:120次/分。改红参为15 g,附子为30 g,干姜为20 g,黄芪为40 g,猪苓为30 g,泽泻30 g;加煅磁石30 g,首乌藤30 g,酒山萸肉30 g,炒枳壳15 g,姜厚朴15 g,甘草10 g。7剂。

11月14日三诊,心慌、胸闷、乏力较前好转,纳眠好转,二便可,舌质淡暗,舌体胖,脉沉弱。血压:109/83 mmHg,心率:85/分。守上方,改附子为40 g。7剂。

西药地高辛减半,余同上用法。

11月21日四诊,因天气变化出现咳嗽,咯痰,质清,咳喘,流清涕,恶风恶寒,无发热,胸闷,双下肢水肿,纳差,眠较前好转,二便可,舌质淡暗,舌体胖,苔白,脉沉弱。血压:112/81 mmHg,心率:120次/分。处方:桔梗15 g,荆芥2 g,百部12 g,紫菀花12 g,白前12 g,茯苓15 g,五味子12 g,细辛6 g,蜜麻黄10 g,附子10 g,桂枝12 g,炒僵蚕15 g,干姜10 g,葶苈子15 g,泽泻20 g,鸡内金15 g,砂仁15g(后下),炒山楂15 g,白芍12 g,大枣10 g,甘草6 g。14剂。

12月5日五诊,外感症状好转,仍有活动后胸闷、心悸加重,手足冰冷,双下肢水肿,纳可,眠一般,二便可。舌质淡暗,舌体胖,苔薄白,脉沉弱。血压:100/60 mmHg,心率:65次/分。处方:红参10 g,附子50 g,干姜30 g,肉桂6 g,黄芪60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猪苓30 g,泽泻30 g,车前子20 g(包煎),炒葶苈子15 g,大枣10 g,益母草30 g,龙骨20 g,牡蛎20 g,煅磁石30 g,酒萸肉20 g,炒芡实20 g,姜厚朴15 g,甘草10 g。14剂。

2017年3月9日六诊,活动后仍觉乏力,双下肢无浮肿,血压心率控制尚可,舌质暗红,舌体胖,苔薄白,脉沉弱,舌质暗红,舌体胖,苔薄白,脉沉弱,血压:108/75 mmHg,心率:64次/分。守上方,改附子30 g,干姜20 g,肉桂10 g,黄芪40 g,去泽泻。25剂。

4月20日七诊,活动后仍觉乏力,双下肢无浮肿,血压心率控制尚可,舌质暗红,舌体胖,苔薄白,脉沉弱,血压:105/70 mmHg,心率:61次/分。守上方,25剂,改姜厚朴为12 g。15剂。

5月22日八诊,活动后乏力减轻,双下肢无浮肿,血压心率控制尚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血压:100/68 mmHg,心率:65次/分。守上方,加川芎12 g,白芍30 g。30剂。

7月13日九诊,活动后乏力明显减轻,双下肢无浮肿,血压心率控制尚可,口干,眠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血压:112/73 mmHg,心率:64次/分。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内径61 mm,射血分数58%。守上方,加山药30 g,麦冬20 g,首乌藤30,牛膝30g。30剂。

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按:患者6年前患病毒性心肌炎,六淫之邪袭心,损伤心之气阳,血脉瘀滞、水湿泛溢。温阳为本案之重,桂附则为必用之品,附子振元阳,而桂枝以温通心阳。附子性至刚至猛,生而纯阳,个体对附子耐受程度不一,应从小剂量10~15 g起用,根据病情,可用至50~60 g,必须注意地高辛,应逐渐停用,谨防增加附子毒性。桂枝温通,行太阳、膀胱水气,心悸、浮肿者当用。益气为本病之要,贯穿始终。益气之最,当属参芪。人参可阴可阳,能温能清,可升可降,实双相调节之佳品。对于本案,当用红参、生晒参、黄芪益气行水,凡未经气化之水液皆停而不走,当用黄芪,视病情之轻重,可用30~120 g。同时,干姜、桂枝助心、脾、肾阳气,可散水、湿之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以健脾、利水湿。后因患者感受外感风寒之邪,正气本虚,风寒之邪束表,肺卫失宣,气机不畅,水道不通,津液蓄积而为水饮,外溢肌肤,发为浮肿,治以扶正祛邪、疏风宣肺。临床治疗上,需观其脉证,随证治之,并结合西医检查以协助诊断治疗。

4 结语

扩张型心肌病,基本病机为正气本虚,迁延日久,后以心阳虚衰多见。首先,正虚为其基本病机,治从少阴,当分寒化、热化之症。若从寒化,则见气虚脉症,兼见畏寒、肢冷,迁延日久可因气虚血行无力而致瘀,阳虚不得气化水湿而见浮肿。若从热而化,除气虚外,尚见阴虚阳亢,多汗、盗汗等症。分清病性寒热,随证治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同时,由于此类患者心脏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多伴有器质性病变。因此,患者重建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规律的生活、工作方式极为重要,甚则严重影响到本病的预后情况。并且,患者需要对一些前期症状及病程进展有足够的重视,多与患者沟通,坚定其信心。因本病常伴肺气不足,卫表不固,易被外邪侵袭,加重病情、复发甚则影响生命,患者平素需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同时戒烟忌酒,充分保证睡眠。

综上所述,扩张型心肌病,改善生活习惯与药物治疗并举,应辨病、辨证相统一,以气虚血瘀为根本病机,以缩小心脏为最终治疗目的,治疗上以益气为主,兼以温阳、活血、利水,以期补虚治本,标本兼治。

[1]韩丽华,王振涛,莫晓飞,等.“心胀”浅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5):62-63.

[2]陆曙,戴飞.《灵枢》“心胀”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3172-3173.

[3]曾垂义,王振涛,韩丽华.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590-2592.

猜你喜欢
舌体舌质双下肢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基于一种局部图像增强和改进分水岭的舌体分割算法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舌体胖瘦精细分类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舌体大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
望舌可预测中风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